高校管理中的学生信息传递高效性提升分析

2018-08-13 02:04,韩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务处班干部管理者

蒋 豪 ,韩 丹

(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务处 四川 广汉 618307)

(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 四川 广汉 618307)

1 引言

信息传递是指人们通过声音、文字、图像或者动作相互沟通消息的意思。信息传递研究的是什么人,向谁说什么,用什么方式说,通过什么途径说,达到什么目的。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一、传达人,必须把信息译出,成为接受人所能懂得的语言或图像等;二、接受人(消费者)要把信息转化为自己所能理解的解释,称为“译进”;三、接受人(消费者)对信息的反应,要再传递给传达人(销售经理),称为反馈[1]。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传递过程

通过知识信息的传递培养人的技能是教育的本质职能。而教育中,高校的教育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递的方式日益先进丰富,但在高校学生的管理中,并没有更好地解决信息传递中的信息流通不畅问题,反而过分地相信现在信息传播技术,忽略了传达者在传递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在这不完善的传递机制下流失的更加严重。高校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信息不够准确和充分,进而可能影响他们才能的发挥、影响对集体荣誉的贡献,甚至有可能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2 高校管理中学生信息传递方式分析

以F学院为例,面向学生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有:纸质文本、电子文本等,通过文件、网络、电信等方式传递。

以F学院教务处为例,该单位设有通知公布栏,学生要获得相关信息需经常去特定的地点浏览和阅读。此外,还会在组织的网络主页或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信息,该方式实际上是上一方式的另一种展现形式。该方式对环境要求较高,必须通过网络才能接收,同时也要求学生要有经常浏览该主页或关注该微信公众号的习惯。现在较为常用的方式是腾讯QQ、微信群或校内办公系统,一般首先将信息编写成文字或图表方式,然后通过这些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学生,有的则会先下发给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再由教学秘书下发给学生辅导员,进而由辅导员传达给管理链的最底层——学生。

学生能否及时得到信息及得到信息的准确性和管理及传递机制息息相关。该学院二级学院众多,各二级学院的专业学生又参差不齐,经常出现学生未及时得到或根本没得到相关信息,或得到信息不准确情况,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而影响教务处的教学管理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障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也为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持续高效推进,现对该学院教务处在管理过程中学生信息传递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1)学生存在被动接收信息的习惯。有关学生切身利益的一些通知、考试等信息,学生缺乏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进而养成被动接收的习惯。

(2)管理者容易忽略反馈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相应渠道进行反馈。此外,管理者和学生之间本身存在心理等级上差异,学生本身也不敢或不乐意去主动进行沟通,进而导致学生接收到的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加上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本身存在滞后性,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错过处理相关信息的最佳时机,影响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3)管理层级过多,导致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失真[2]。除了发布上课、考试等相关信息外,教务处还涉及教学管理、教学督导等工作。对于这类问题,除了常规的发布一些信息外,上级领导也会阶段性地作出相应指示和要求。信息的发布由教务处管理干事进行发布,而涉及发布的信息可能来自科长,而科长的信息则是通过处长在听取上次领导后下发的。这样信息在层层传递的过程中难免会失真,导致信息不完整。

(4)缺乏完善的信息传达机制。管理者和辅导员等大多数不是管理专业科班出身,在涉及学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缺乏沟通的技巧,不善于分析学生,不善于利用恰当的时机,或者不善于控制情绪,错误的表达方式等,都有可能影响效果,导致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受到影响[2]。

3 提升信息传递高效性的措施

(1)管理者信息传递制度规范化。对于该信息传递制度的制定,应考虑涉及信息的内容、频率及接收对象等,并以相应的制度形式确定下来,具备一定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不得随意更改。管理者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可以对制度进行定期修订,不断完善以满足服务学生的宗旨。

(2)建立奖励机制,促进信息员传递信息主动性。对于辅导员,建立辅导员奖励机制;对于学生干部,建立学生干部奖励机制。在对班级评优考核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增加班级信息传递工作的考核,设立相应的比重,使得班级信息传递好的班级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分数;在对班干部的评优考核工作过程中,可以增加班干部信息传递工作的考核,设立相应的权重,使得对班级信息传递好的班干部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分数,甚至可以将该项与学生入党工作相挂钩,进一步提高班干部乃至乐意从事这一工作的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信息传递效果。

(3)借助现代化技术完善学生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管理者可以借助这一技术,开发适合学校、方便学生获取信息的信息沟通方式,使管理者和学生搭乘互联网这一快速的列车。并结合传递信息的特征,设立相应的反馈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到位。像微信上的问卷星等,管理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方式[3]。

学生信息传递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信息传递的高效性能为高校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应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借助现代化手段和形式,不忘初心,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之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猜你喜欢
教务处班干部管理者
服务现代警务新体系 构建“新公科”专业平台(顾国达等摄影 教务处报道)
竞选班干部
好处费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经验略谈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