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知识上抢跑 而在习惯上领先

2018-08-13 06:26晋城市阳城县佳佳幼儿园原莎莎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7期
关键词:适应期拍球幼小

■文/晋城市阳城县佳佳幼儿园 原莎莎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幼小衔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但往往被很多家长所忽视,导致孩子在进入小学阶段后出现长时间的调整适应期,而且容易诱发一些心理问题。今天,我以一个幼儿教师的角色,和大家聊一聊幼小衔接那些事。

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是这两个阶段教育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由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它主要包括外在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儿童内部心理成长的衔接。它的主要目标是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注意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误区一:幼小衔接就是加强知识储备

家长们在大班阶段普遍会给孩子灌输大量拼音、汉字、计算方面的知识,但这种教育方式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不相符,也与教育规律相悖。适当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孩子尽快适应角色间的转换,但作为家长则要把握适度原则。一个可行的途径就是通过游戏互动和体验式的参与来培养孩子的能力、习惯、品行乃至性格,这要比让孩子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高明得多,而亲子间的语言交流和情感流动无疑会为这种方式增色不少。

误区二:幼小衔接只是针对孩子的事

现实中,部分家长抱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幼小衔接只针对孩子,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只要孩子能够适应即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家长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往往决定着孩子“衔接”是否顺利以及调整适应期的长短。作为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幼小衔接这件事上自己是不可缺位的,要提前与孩子进行一致性沟通,加强孩子的角色定位,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立性,引导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误区三:幼小衔接就是选择一所名校

名校固然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但名校并不适合于每一位孩子。家长们往往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更为着迷,而理所当然地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情况和家校之间的沟通现实。在教育资源日趋均衡化和教育制度日趋完善的今天,也许家长们需要换一种理念: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四:幼小衔接就是面上的事

“我忙前忙后为你准备好了一切,你却还是这个样子。”家长们往往会生出这样一种喟叹。其实,这是家长们过于重视显性准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隐性支持所致。书包、文具等“硬件”固然重要,但孩子内在的心理准备和适应等“软件”同样不可或缺。与其不停地对孩子强调“你要上小学了,你应该……”不如带孩子去实地观察体验一下小学生活,有了外在的观察和亲身体验,孩子在心理上就会做好相应的调试和准备,衔接起来就会更顺利,调整适应期就会更短。

三、三大能力、五大习惯

当我们对幼小衔接有了正确清晰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与习惯。

(一)倾听能力

要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家长首先要善于倾听孩子。在孩子想和你交流时,蹲下来和孩子保持同一视线高度,看着孩子的眼睛,耐心倾听并予以回应。家长是孩子的镜子,我们怎么做很重要。

(二)专注能力

小学一节课3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错过大量教学信息,对孩子的发展影响很大。

怎么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不妨多让孩子拍皮球和跳绳。皮球表面的颗粒会通过孩子的接触达到感官刺激的作用。每天坚持30分钟的拍球运动,右手拍球100个,左手拍球100个,双手交错拍球100个。而跳绳则可以提高记忆能力,确立数字概念,培养平衡感。

(三)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师都希望学生在回答问题可以大声、清晰地表达。而绘本恰恰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锻炼表达能力。亲子共读,一起讨论绘本的画面与故事情节,让孩子给我们讲故事,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写的习惯

孩子做作业时,应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扰他。每学习半小时,可以休息10分钟。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

(五)听的习惯

家长可以布置一些小任务让孩子去做,引导孩子在听家长讲话时要用眼睛注视家长。倾听不仅是一种学习习惯,更是一种学习能力。

(六)读的习惯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可以每天坚持亲子共读,选择有趣味的书给孩子看,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在家时,可以将孩子的书放在低矮的书架上,以便孩子取放翻阅。

(七)说的习惯

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路途中可以与孩子聊一聊幼儿园的情况,一方面听听孩子在园的表现,另一方面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八)运动习惯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不要把孩子托付给电视或手机。

此外,身教重于言传,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应该做到。愿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温柔坚定地陪伴孩子度过人生的每个阶段。

猜你喜欢
适应期拍球幼小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拍球技能培养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拍球真好玩
零适应期教育模式对双语师资培养的启示
女教师产后返岗适应期的“危”与“机”*
拍球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