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图标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018-08-13 06:26阳泉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图标儿歌

■文/阳泉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陈 静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小班幼儿正处在习惯养成的起点,大多数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生活方面表现出不会独立进餐、不会整理衣物、不会自理大小便、不会洗手、不愿独立午睡等,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容易发脾气,抗拒幼儿园的集体规则等。因此,在幼儿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有必要通过快速有效的方法,帮助小班幼儿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遵守规则的意识。因此,适宜的图标就成为培养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重要手段。

小班幼儿往往对颜色鲜艳、内容生动的事物充满好奇,图标作为一种生动有趣并包含具体意义的符号,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所以,使用生动有趣的的图形、符号,既有利于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对教师组织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推进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一、在图标的引领下逐步树立规则意识,尽快适应群体生活

对小班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比较陌生,加之自控、自理能力较差,对于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出现行为偏差。因此,我们尝试利用直观形象的图标来帮助小班幼儿认识和理解规则。如:在晨检环节。晨检是教师迎接幼儿入园的第一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们为幼儿设计了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蘑菇”晨检袋,用来插每个幼儿的晨检卡。为了便于小班幼儿识记,我们在晨检袋上用分色分类的图标标出幼儿信息,比如有些幼儿是绿色的水果,有些是红色的水果,通过家园共育,我们请家长为幼儿在家中使用的物品上标记相应的颜色、水果类型,通过在家中的强化,幼儿晨间入园便能自觉、轻松地找到插卡位置。同时,幼儿使用的杯子、毛巾都与晨检卡号及颜色是对应的。我们为幼儿营造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初步树立起规则意识。幼儿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的技能,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并乐意去遵守班级的规则。

二、在游戏中认识图标,渗透规则

《幼儿园工作规程》已明确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专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条指导原则,指出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把常规教育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图标,进而渗透规则,逐步在游戏中养成良好习惯。如:喝水环节,虽然有图标,但幼儿不按规则排队等待、拥挤导致洒水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结合实际我们设计了“红绿灯”活动,让幼儿在“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起等一等”的游戏中运用图标进行规则渗透。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了排队和等待,喝水环节也变得有趣起来。另外,教师设计的富有童趣的“小鱼向前游”饮水量标识,让幼儿通过拨动小鱼移动,从而对应自己的饮水量情况,除了方便教师了解幼儿饮水情况外,还用游戏化的设计鼓励幼儿多饮水。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后,幼儿便乐意遵守规则进行排队并自觉饮水。

三、在故事中理解图标,感悟规则

针对幼儿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我们把常规教育和故事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故事中感悟规则。同时,教师把一些规则绘成图标,让幼儿结合故事理解图标并愿意遵守规则。如:刚入园不久,幼儿在用餐时总是将饭菜洒落得到处都是,还常常粘在脸上、衣服上,于是我们设计了故事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并将一些故事情节绘制成图标,让幼儿在边看图标边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图标的含义,从而让图标在用餐环节中起到提示幼儿的作用。通过故事活动的开展及图标的张贴,幼儿在之后的用餐环节中便有意识地避免洒落饭菜,有些幼儿还主动监督其他小朋友有没有把饭菜撒到外面,自觉地维护起班级规则。

四、图标、儿歌相结合,强化规则

儿歌具有形式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韵律朗朗上口,便于幼儿接受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儿歌几乎天然地成为了幼儿教师手中最好的教材。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为图标配上儿歌,更有利于幼儿对图标内容的有效掌握。幼儿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刺激,加深了对规则的理解认识,从而自觉遵守。比如利用“叠衣服”的活动,根据儿歌《衣服宝宝来做操》进行讲解:“一只小手抱一抱,两只小手抱一抱。身体往上翘一翘,衣服乐得哈哈笑。”教师配合儿歌设计了叠衣服的流程式图标,张贴在衣帽间、生活区,让幼儿根据流程图配合儿歌,自主探索基本的生活技能。有些幼儿还尝试在此儿歌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如折叠有帽子的衣服时会说:“一只小手抱一抱,两只小手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衣服乐得哈哈笑。”总之,图标与儿歌的有效结合,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促进了幼儿生活技能的掌握,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运用指引性图标,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语言性质的规则理解得还不够完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生活中各种规则绘制成形象生动的彩图或标识,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来引导幼儿去遵守。如:在盥洗室张贴“六步洗手法”流程图,帮助幼儿掌握洗手的方法、步骤;在户外活动区张贴一些游戏示意图或绘制器械的位置图,既方便幼儿有序开展游戏活动,也帮助幼儿将使用之后的器械放回原处。例如小班幼儿对骑单车特别感兴趣,可这也让教师很头疼。一些幼儿常常没等教师说完规则和活动内容就迫不及待地冲到小车旁边,总想第一个当小司机,一眨眼的功夫,“是我先抢到的” “我还没有骑呢”“老师,他推我,他不让我骑”……争吵声、抱怨声此起彼伏,好不容易帮幼儿分好组,解决完小纷争,又一个混乱的场面出现了。骑完的车子在院子的各个角落随意停放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除了设计了一些关于引导幼儿排队的“一米线” ,还张贴了提示幼儿合作游戏的示意图,并且特别在地面上画出了“单车专用停车位”。教师在组织活动前用“遵守规则的小司机”进行游戏导入,并提示幼儿停车入位,幼儿看着车位的指示便能将小车整齐地停放好。因此,图标可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学习,对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起到促进作用。

六、运用鼓励性图标,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学会赏识幼儿、鼓励幼儿进步。此时,除了使用口头表扬外,当幼儿有进步或自觉遵守规则时,可以选用鼓励性的图标:爱心、红旗、星星、竖起的大拇指、笑脸或幼儿自己绘制的“奖牌”等来及时鼓励幼儿。爱心可以代表友爱同伴;红旗、星星等代表获得的进步,竖起的大拇指代表“你真能干”“做得很不错”,笑脸代表“继续加油,你一定能行”,自制奖牌代表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教师善用各种激励方式能够带动班级更多的幼儿自觉主动遵守规则,逐步形成长效机制,让好的习惯得到巩固。

无处不在的图标帮助幼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利用图标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并非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调动家园之间的合作,二者目标一致,有机结合,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氛围,善于从生活点滴中发掘有价值的教育契机,积极尝试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图标儿歌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图标
睡觉儿歌
中国风图标设计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有意思的厕所图标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