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

2018-08-14 14:35赵雯雯
文理导航 2018年15期
关键词:健康人格途径意义

赵雯雯

【摘 要】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对幼儿进行人格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亲近自然中,促进幼儿人格的发展等途径,采取一系列教育措施,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幼儿;健康人格;意义;价值;途径;措施

幼儿是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友爱等人格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的阶段。教师要努力尝试多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结合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

一、对幼儿进行人格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幼儿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健康的人格

幼儿的人格有着遗传的影响,但是后天的环境的因素对人格的发展也很重要。教师要创造优越的环境,发展幼儿的人格。优质的环境能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早期的人格教育,这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共存的过程。幼儿园是幼儿人格社会化的重要场地。教师要对幼儿进行人格的影响,对幼儿进行早期人格教育,促进幼儿的人格发展。

2.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健康的人格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经济的现代化,更需要人们之间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和谐的人是要具备优秀的健康的人格的。教师不能忽视对幼儿进行人格的培养,要重视幼儿智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幼儿人格的发展。教师要培养幼儿好的心理素质,要塑造幼儿的良好的品格。

二、对幼儿进行人格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一)亲近自然中,促进幼儿人格的发展

幼儿教师要让幼儿多亲近自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培养幼儿热爱花草树木,热爱植物动物等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的眼里,一草和一木都有着人一样的生命和感情。教师要让幼儿多出去走走,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理解,帮助他们了解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让幼儿在和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产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培养幼儿的健康的人格,促进幼儿的人格的发展。

(二)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人格的发展

1.教师组织游戏能培养幼儿的合群性和独立性。

教师要让幼儿多参与游戏活动。教师尤其要让幼儿参与角色游戏,让幼儿学会和人友好相处,发展幼儿的合群性。教师要让幼儿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体会到合群、合作的快乐,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群能力。在游戏活动里,幼儿参与了不同的角色,在游戏里懂得了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快乐,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多重角色关系。这能实现幼儿的教育目标,也能实现人格教育。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能够培养幼儿的自立能力,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以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

2.教师培养幼儿的谦让的品德,教会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教师可以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主动学习、自由活动中,积极关注别的同学,给同伴帮助和引导。教师利用游戏情景让幼儿学会谦让和关爱,让幼儿带来人际关系的良好互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羊过桥的活动,经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感受到小山羊和小绵羊过河中,相互谦让的美好品德,这样,两只小羊也最终成为了好朋友。教师要让学生在游戏中受到好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谦让,学会关爱,教会学生自我教育。

3.教师帮助幼儿积累人生经验,对幼儿进行逆境的锻炼,帮助幼儿磨练意志品质。

教师要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教会幼儿战胜困难,提高幼儿的承受能力,教会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打好幼儿的心理基础。此外,教师可以给幼儿明确的规则指导,引导幼儿自己提出规则,指导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并做到。教师要保证幼儿顺利地开展游戏活动,就应该要求幼儿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服从社会整体,训练幼儿的意志品质,教会幼儿服务于社会整体。教师通过这样的游戏项目的设计,能培养幼儿的坚毅的学习品质,培养幼儿的自制力。

(三)加强艺术教育,促进人格特质的陶冶

教师要对幼儿实行艺术教育,让幼儿和世界进行沟通,保证幼儿心灵的纯洁,保证幼儿有着健康人生的精神资源。教师要对幼儿实现艺术教育,发展幼儿的自身素质和人格品质,养成幼儿的美好个性。教师要深切挖掘文学的美、音乐的美、美术的美,让幼儿的心灵得到陶冶,让美的艺术浸润幼儿的心灵,滋养幼儿的心灵,塑造幼儿的心灵,充分挖掘幼儿学习的潜力,铸造幼儿的健康活潑的个性品质,给幼儿的心灵打上阳光的底色。

(四)开展语言活动,促进人格的培养

1.教师开展词汇的教学,让幼儿体会健全人格的特征。

例如,教师教学“认真”这个词语的时候,教师可以列举某个学生上课很认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作业做得也很好。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认真的含义和体现。例如,讲解“勤劳”这个词语的时候,教师可以说某某小朋友是个勤劳的好学生,自己的事情坚持做,还帮助妈妈做生活中的事情,大人们都很喜欢他。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幼儿更加深切地理解词语表达的含义,并让幼儿自己自觉学习“认真、勤劳”,主动塑造自己的学习品质。

2.教师发挥美学作品的功能,让幼儿感受美。

教师要让幼儿感受色彩、旋律、秩序等多方面的美。教师可以向幼儿推荐优秀的绘画作品,还可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生动地描绘、以及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等,来实现教育的作用。教师要通过语言、形象、情感等结合的教育方式,发挥美学作品的功能,让幼儿在美的作品中体会各种情感,发展幼儿的情感。

3.教师给幼儿讲故事来培养幼儿的品格。

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教师一定要适应幼儿的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多给幼儿讲故事。例如,教师针对幼儿意志力薄弱的特点,可以给幼儿讲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教师针对幼儿自私自利的特点,可以给幼儿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师要引导幼儿去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的心理特点,分析人物的行为和后果,让幼儿深切体会人物的品质。教师也可以给幼儿讲解《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介绍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幼儿提供优美动听的故事,塑造幼儿的人格。此外,教师也可以针对幼儿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写一部分故事,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产生深切的思考,教会幼儿理解生活,塑造品质。

(五)给幼儿满腔的爱,呵护幼儿成长

教师要给幼儿满腔的热情,满腔的关爱,滋润幼儿的心灵。教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幼儿离不开教师对幼儿灌输的满腔的爱。教师的关爱特别重要。因为教师是幼儿心中的权威,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幼儿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因为得到教师的关爱的幼儿是幸福的,受到教师关爱的幼儿是自信的,而受到教师忽略的幼儿往往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教师对待幼儿,应该一视同仁,给幼儿更多的关爱,让每个幼儿得到阳光雨露,得到教师的关爱。

(六)教师给幼儿足够的尊重

幼儿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当幼儿为平等的个体,充分尊重幼儿的感情,尊重幼儿的心理需求,让幼儿形成美好的自我意识。教师要对幼儿足够尊重,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让幼儿对自己尊重和信任。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询问幼儿,听取幼儿的意见,让幼儿自己积极努力地做出一些决定,并关注幼儿的好奇心等,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的困惑,给幼儿积极的关注和理解,给幼儿足够的尊重。

(七)教师创造幼儿园的环境

环境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里的环境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创造主题鲜明、色彩明快的墙饰,让幼儿产生美好的审美体验,激发幼儿学习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开辟教室的角色游戏空间,鼓励幼儿开展各种角色游戏,方便幼儿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发展幼儿同伴交往的技能。教师还可以布置教室的艺术角,陈列幼儿的优秀艺术作品,张扬幼儿的个性,帮助幼儿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长幼儿的信心。教师要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体现家庭般的欢乐和和谐的氛围,将幼儿园装扮成幼儿自己的心灵之家。教师可以将环境布置成文化的乐园,让环境发挥出人格教育的功能。教师要创造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环境,促进幼儿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总之,幼儿教师要加强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本质,纠正重视智力发展轻视德育发展的观念,加强对幼儿品格的教育,加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塑造幼儿完美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冬华.浅谈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中外交流,2017(14)

猜你喜欢
健康人格途径意义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有意义的一天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