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2018-08-14 09:42杨天芸曹克亮
山东青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性格兴趣

杨天芸 曹克亮

摘 要:本文探讨了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其中,兴趣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主要是兴趣和职业发展会互相影响。本文通过当下部分大学生选择成为家乡村官这一事例探讨这一关系。

本文中关于性格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则主要探究了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共同的性格习惯,甚至是一些择业时的偏好,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父辈十分不同,他们的性格势必会影响他们对于职业发展的理解、规划。本文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当代大学生择业时性格带来的主观职业障碍。

因此,本文分为三部分:一、大学生兴趣和职业发展的相互影响。二、大学生群体性格可能带来的主观职业障碍情况。三、总论大学生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职业发展;主观职业障碍;大学生;兴趣;性格

一、 大学生兴趣和职业发展的相互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兴趣较之父辈,显得更加丰富也更加小众。大学生们广泛的兴趣使得他们的眼界较广,这一方面在择业上的影响,则是对职业的选择也更为宽松。他们不拘泥于传统价值观中对于择业的固有判断,而是更为灵活,甚至是更为实际地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

因此,在他们身上,大学生兴趣和职业发展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变化,就业不再是单一的兴趣指向或者是经济考虑。当下所谓的“佛系青年”们,兴趣广,接受度高,有自己的主见。他们考虑职业发展问题时的切入点十分有趣。可以说,他们既追求经济效益又追求职业能够带来的主观满足感。兴趣不是唯一的就业取向,但是他们认为,且在实际生活中确实也是这样,通过兴趣选择工作,通过工作也能培养兴趣。

因为兴趣选择工作符合传统价值观,这里不多作赘述。通过工作培养兴趣,则是大学生们利用新思想、新方法带入普通的、甚至是传统观念中大学生们不怎么青睐的岗位中,不断学习,深入探索,最终职业上的满足感转化为了新的兴趣。所以说,兴趣和职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是当下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返乡竞选村官。在这一事例中表现出的特性和共性,最能解释大学生兴趣和职业发展相互影响的关系。

“尽管全国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多种多样,不同学者在对大学生村官的界定上差别不大,要观点如下。大学生村官是指政府选拔的,农村担任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1]

应届毕业生是首次面对就业问题,他们的选择往往和兴趣有关。

大学生选择当村官,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兴趣的综合选择。霍兰德(Holland)职业性向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众多大学生选择了回乡当村官这一传统价值中并不被看好的职业。Holland(1973)根据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将劳动者划分为六种类型,相应的,将职业也划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realistic)、调研型(investigative)、常规型(conventional)、艺术型(artistic)、企业型(enterprising)、社会型(social)。大多数人实际上并非只有一种职业性向,业性向越相近或相容性越强,个体在职业选择时所面临的内部冲突就会越少。

而反过来职业发展对兴趣的影响,则可以用另一个理论来解释,Schein 的职业锚理论。大学生在日常村官工作中遇到困难的应对方式往往带着和以往不同的全新思维,这样的思维——问题组合往往会带来工作上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是大学生的才能和天赋,这种职业上的满足感,会引导大学生对手中的工作产生兴趣,从而增加工作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兴趣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在大学生实际工作中,总体起到了十分良好的影响。兴趣和职业发展互相影响、促进,在大学生工作,如返乡做村官,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大学生群体性格可能带来的主观职业障碍情况

当代大学生,特别是所谓的90后大学生,有一些性格共性,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主观职业障碍的特点如部分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较高,另一些大学生却主观职业障碍很低的两极分化的情况。

文献[2]中对于主观职业障碍的定义是“对于自己职业准备完成情况的好坏,对于自己能否实现自己各个职业发展阶段的目标,大学生自己会有一个主观的判断,主观职业障碍就是衡量这种主观判断的一个指标。”

部分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缺乏信心,也就是主观职业障碍较高。而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可以从流行文化中管中窥豹。

如之前流行的“云养蛙”中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大学生和二十年前日本青年的状态有一定相似,对于职业发展的追求没有那么迫切的所谓“进取心”。主观上对工作的选择,甚至在之后的职业生活中,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还有“订阅号”“抖音”等流行文化,表现出一种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这一点在职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知识体系较不完整,工作中呈现出一种琐碎的倾向。

而另外一部分大学生却呈现出一些不同的情况。

微博、微信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工作机会。这一代大学生,从小浸淫在互联网文化中,对于信息的搜索具有一定技巧。同样的,这种技巧,反应在职业发展中,是对许多新兴职业具有比往届大学生更积极的探索。这一部分的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就比较低,对于工作有更积极的探索,更充足的信心。

当代大学生对自由职业的看法也与往届大学生不同。每年有大量大学生投身自由职业。这也是由于现代大學生的个性更强烈,对工作时间也要求更宽松自由。这类大学生的主观职业障碍就较低,心里对未来就业会更有想法,就业信心更强。

这样两极分化的情况,是性格对职业发展的一种影响。可以说,性格和职业发展的关系极其密切,但这种关系的影响好坏,目前不能轻易下结论。

但是性格和职业发展的关系有利于研究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特点,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三、总论大学生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因此,大学生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十分紧密。其中,兴趣和职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总体上是一种良性循环。而性格和职业发展主要是性格对职业发展有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不能说是好是坏,但是性格和职业发展的关系能够反映出一些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对于研究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苗.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与工作适应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33)

[2] 吴雪梅.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及其特点研究.西南大学.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性格兴趣
猫的性格爪知道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