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8-08-14 09:42曾慧芳文妙虹
山东青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高校

曾慧芳 文妙虹

摘 要: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下,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本文从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化建设三个角度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对策性研究,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而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落实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重要的着力点。

一、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一) 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高校发展优势。高校基层党组织中蕴含着大量理论资源和优质人才,可为解决高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集思广益,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教育、科研、管理的第一前线,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所以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其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以期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凝聚力和活力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仅仅停留在读文件报纸、举办专题讲座、开座谈会、写学习心得等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上,学习内容简单枯燥,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部分党员对党组织生活存在认识上偏差和误区,对各类党组织活动,存在抵触情绪,缺乏热情,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

(二)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高校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着“重业务,轻政治”的现象,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导致思想政治素质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现象。随着大数据、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掌握现代传媒、信息网络技术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但部分高校基层党员干部现代传媒、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不强,不能自如地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党建工作中,影响了党务工作的的质量和效率。

(三)权责不明确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二级学院实操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更多被局限在党委工作中,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很难体现出来;二是权力偏重问题,出现以党代政现象;三是党政交叉兼职现象依然存在,党务兼行政,往往导致以政代党的局面,导致党政关系不协调,配合默契度不高,影响二级学院管理效率和党组织的影响力。

三、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性分析

(一)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增强凝聚力和活力

基层党组织除了可以沿用举办专题讲座、开座谈会、写学习心得等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外,还可以对党组织活动进行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如:开展主题讨论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主题教育网站,开通党支部QQ及微信平台,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让全体党员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国际国内局势,自主进行理论学习,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同时,也可将基层党组织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已有资源优势,根据各个二级学院的专业特点,利用重要的纪念日创建主题党建活动,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红歌歌咏比赛等项目,把基层党组织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避免了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增加党员之间的交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1、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素养,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首先,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其次,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再次, 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构建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还需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信息网络技术教育,争取外出考察交流的机会,在强化党性意识同时,拓宽视野,提升技能,提高党务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3、 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建设

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估机制建设,通过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组织生活开展、日常理论学习、党建活动创新、岗位履职尽责、党员模范作用、民主评议等多角度进行360度立体考评的基础上,得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估结果。

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激励机制建设。在做好客观公正科学的考核评估之后,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成績突出的党务工作者,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如:“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等。也可利用发展性激励方法,给予适当的提拔,增强自我成就感。这些都有助于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制度化建设

制度化建设可以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有序的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应做到以下两方面:

1、建立健全党政职能分工制度

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明确党组织各部门工作职责和任务,结合岗位需求,制定更为细化量化的KPI指标进行考核和测评,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各施其职、互相协作,建立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避免以党代政、以政代党、党政交叉等局面的出现,不断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提高管理效率和党组织的影响力。

2、 健全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民主生活会上,领导干部和党员之间敞开心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增进基层党组织内部团结,改进日常党务工作作风,增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0日

[2]习近平在全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3]王洪叶,新时代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年11月

[4]张殿栋,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纵深发展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2月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高校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学生党支部干部队伍建设的瓶颈及创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