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三大变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08-15 00:51本刊评论员
当代贵州 2018年3期
关键词:变革高质量领域

本刊评论员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坚决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判断,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说,要促进高端化发展、提升绿色化程度、提高集约化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三大变革”,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决推动质量变革。质量变革的主攻方向,是持续完善供给体系,提升供给品质。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国际质量体系看齐,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制度,激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投入创新创业实践,用高品质“贵州制造”勇闯市场,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绿色发展贯穿消费、生产、流通、投资以及生活方式各环节、各领域,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

坚决推动效率变革。效率变革要求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全面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要坚持不懈地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措施,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防止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让发展要素从低效领域流向高效领域,延展优势产业价值链,参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坚决推动动力变革。动力变革的核心是转变劳动力优势,促进劳动力从数量红利转向质量红利。进一步加大教育和健康投入,解决教育与健康不平衡问题,提高各领域劳动者素质,培养一支思想活跃、勇于开拓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创造条件让人才合理流动,防止阶层固化;培育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社会文化氛围,提升一线劳动者社会地位,培育企业家精神,让各类人才创造财富的激情与智慧充分释放。抓好精准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推动“三大变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对已制定的改革方案,必须狠抓落实、认真总结。深刻认识新矛盾、新问题,准确把握好改革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关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制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改革举措,提高改革执行力、驾驭能力,推动发展从旧轨道转到新轨道,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努力破除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产权保护、国企、土地、财税、投融资等制度改革,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高效利用民间资本;增强试错包容性,改革创新创业制度,激活“双创”活力;总结推广农村“三变”“塘约经验”等基层探索积累起来的有效经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脱贫攻坚。

推动“三大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贵州而言,“开放一定程度上比改革更重要”。只有通过更大程度的开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有效集聚各类要素资源形成发展“聚宝盆”。

积极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等可复制经验,建立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和全面实施以备案制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实行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制;着力加强开放环境、开放平台、开放通道、开放主体、开放产业、开放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构建开放新格局,优化开放型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要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关键时期的贵州,必须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全力打好防范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充分运用省内省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三大变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变革高质量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变革之路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三个经济”体现“三大变革”内涵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