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景理论的互联网金融设计

2018-08-15 10:04柯丹丹
商场现代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场景理论”日渐兴盛的今天,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并融入到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借助“场景化”这一思维理念,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也被逐渐放大。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下的消费信贷为例,阐述了基于场景理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场景理论;金融产品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网络技术及其应用也以迅猛的速度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当然,“互联网+”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金融行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渐融入了如今的金融领域,打破了以往金融的经营模式,不仅为金融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更方便了金融行业的效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基于不同的场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网络理财、P2P网贷、第三方支付平台、众筹融资等新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在大学生群体中,互联网为大学生的网络信贷消费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

二、互联网金融和场景理论

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不同的场景之下,基于场景理论,可以设计出各式不同的金融产品。

1.互联网金融概况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近几年,我国金融消费市场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事实上,互联网金融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默默地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它们就很好地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融入到了传统金融业务中,使用户实现了互联网自助办理,如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易宝在线的网络投保等。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移动终端的多样化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此期间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多种金融业务模式应运而生。

2.场景理论概况

“场景”一词在目前学者们尚未给出统一的定义,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所在的位置,与附近人的关系以及发生的行为”。该学者认为“场景”不仅仅是用户的位置,因为即使在同一位置,用户感兴趣的东西也会转移或改变。总而言之,学术界对于“场景”问题的研究是以特定群体在一定环境和设施条件下的消费研究为前提,对特定区域的不同场景的研究。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场景”的含义变得更为丰富,并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从业者当中,他们将其转变成一种理论模式,利用场景理论设计新的产品。在金融行业当中,场景理论也被运用到了金融产品的设计当中,为金融行业带来了便利。

三、场景理论下的互联网金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运用互联网的金融企业也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这场竞争中独占鳌头,除了适当的风险控制外,基于特定消费用途的场景设计便成了关键。

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场景化俨然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应用也逐渐由单纯的支付或借贷等实体平台转向了包含生活消费、朋友借贷、金融理财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金融业务及生活场景中的商户创造了极大的增值空间。

生活中的场景非常多,互联网金融产品提供者在选择不同的场景或在场景识别,发现场景中可进行融合的点时,就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其进行挖掘分析,以此达到创新的目的,从而挖掘出更多有待开发的场景。

基于不同的场景,互联网金融可以发挥其不一样的特色。

基于社交场景,金融业务可以有效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保障投资者的投资,可以使投融资活动有序进行,微信这一社交软件中的微信红包就是社交场景与互联网金融结合的典型代表。

基于网购这一场景,互联网金融更是为购物提供了分期购买的分期乐服务,购买者可以不用一次性支付所有应付款项,根据自身现金流来选择分几期完成购物款支付。这就为像大学生这样没有收入或是收入水平低的消费者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场景也不可避免的与互联网金融发生了联系。在那些旅游类网站和APP不仅可以为旅客提供旅游资讯,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旅游产品团购、酒店预订以及机票预订等服务。在这些消费过程中,与金融产生联系的联系不可忽略。

四、大学生消费信贷

当下,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进入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大学生群体中,信贷消费步入校园,大学生成为逐渐成为还贷一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信贷市场逐步发展,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面临一些问题。

1.大学生消费信贷发展状况

随着金城信用银行联合广发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之后,各大银行陆续发行了牡丹学生卡、优卡等。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使得各大商业银行不得不逐渐退出大学生信贷市场,停止对大学生信用卡的申请。至2013年,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兴起,不仅各个商业银行开始重新进攻大学生市场,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也逐渐进入高校市场,从而衍生出了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新型信贷方式。

2.大学生信贷存在的风险问题

和普通的银行贷款不同,在互联网金融下的网络信贷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現民间小额借款的一种借贷模式。相比较而言,大学生信贷存在更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大学生在办理校园信贷业务时,需要填写的身份信息是保存在互联网上的,但是存在于网上的个人信息是很容易被窃取泄漏的,这给对大学生用户个人隐私问题带来了不利影响,更严重的还可能会存在利用客户信息进行非法集资的情况。

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双方对于彼此的情况都不完全了解,对信贷机构来说,依靠学生填写的基本信息并不能对其个人偿债能力达到充分地了解,这样一来,贷款机构存在很大的风险;对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社会阅历,他们可能并不完全了解信贷机构的还款流程,对于贷款的还款时间、利息、还款方式等程序也不了解,这样一来大学生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从而终止贷款。

最后,网络信贷市场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金融监管部门对网络信贷的监管也过于松散,信贷企业和大学生进入网络信贷市场门槛低,由于前面所述问题的存在,会有许多没有正规资质的借贷机构凭借这一低门槛进入网络信贷,从事类似高利贷的事件,从而给学生还款带来严重负担。

当然,大学生网络信贷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以上几点,为了改善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贷市场,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该市场进行改善。

3.大学生信贷优化对策

部分网贷公司会在大学生群体发送传单对其业务进行宣传,在宣传单上难免会出现被夸大了的广告词,由于信息不对称,我们很难辨别出这些信息的真伪。因此,在进行业务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对其业务进行描述,减少信息不对称,这样不仅可以给大学生提高准确的信息,还可以减少大学生违约的情况。

除此之外,网络信贷市场需要对其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对大学生信贷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网贷信息的进入,并及时利用宣传栏、官方网站等方式向学生发布有不良行为的网络信贷平台。

五、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渐普及,利用场景理论可以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学生网络信贷这一金融产品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如今大学生的消费需求,赢得了大学生的青睐。但是这样的信贷市场依然存在着某些缺陷,使用该金融产品的大学生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因此,基于场景理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还应进一步完善,监管部门也应紧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步伐做出相应的调整,让金融市场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邓秀焕.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前景分析[J].现代商业,2015(17):282-284.

[2]郜书锴.场景理论:开启移动傳播的新思维[J].新闻界,2015(17):44-48+58.

[3]鄂春林.基于场景视角的互联网金融资产端创新[J].新金融,2017(02):45-49.

[4]杜娟.基于场景理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设计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4):21-24.

[5]包艳龙.“校园网贷”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征信,2016,34(08):73-75.

[6]岳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消费信贷的分析与引导[J].高校辅导员,2016(05):34-37.

作者简介:柯丹丹(1996- ),女,汉族,浙江温州人,浙江财经大学,本科生,金融工程专业

猜你喜欢
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
新形势下高校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多维视角分析
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理财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大学生出国金融产品市场调查及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