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基建工程水泥需求对市场影响的分析

2018-08-16 11:47廊坊开发区中油龙慧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王智涵赵智勇
中国水泥 2018年8期
关键词:错峰水泥企业

廊坊开发区中油龙慧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王智涵 赵智勇 王 波

近年来,随着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推广,基建行业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公共设施、交通运输设施以及电力热力设施等项目接连推出,有效拉动建材市场需求。水泥是基建项目最重要建材之一,平均消耗成本占基建项目总成本5.53-9.41%。大型基建项目建设可以有效带动水泥需求增长。本文依据2017 年全国基建项目投资计划、开工情况、行业政策,分析基建行业对各区域水泥消费的影响,并就供需合作方面给出建议。

一、2017年水泥市场情况

2017年,水泥行业的发展特点可以总结为:行业联合、错峰生产、产能过剩、利润提升。

(一)基本情况

2017年,全国水泥产量23.16亿吨,同比减少0.2%,占现有全部产能的76%,水泥行业利润总额877亿元,同比增长94.41%。利润总额已经位居历史利润第二位,仅次于2011年历史最高点,水泥年度产量基本不变,行业利润大幅增加。

(二)价格走势

2017年,全国水泥市场价格涨幅较高,以P.O42.5散装水泥为例,均价超过400元/吨,比2016年年底均价涨逾40%,超过2001年至2016年期间的价格平均值(320元/吨)近100元/吨。

(三)环保因素影响

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3环境达标仅92个,达标比例依然不足30%,25个省、市在环保达标压力下积极开展水泥错峰生产,同比增加31.58%,错峰时间亦明显拉长,例如:山东、河北、内蒙古停窑时间位列前三,平均停窑166天。

(四)行业整合情况

近年来,各大水泥企业利用兼并重组、相互参股、委托经营、资产交换等方式进行市场整合,优化市场布局,提高了市场集中度。例如:中建材投资海螺创业、同力水泥等7家企业;山东淄博成立水泥管理公司,实现统一销售、统一监控、统一供应、统一物流,优化水泥产能布局和市场资源配置。2017年,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加快,前十大集团熟料产能占比已提升至57%,市场占有率达45%。

2017年,水泥行业总体产量同比略微减少,水泥价格持续攀升,除环保治理、错峰生产、行业整合等因素带动外,基建项目投资规模增长在需求面对水泥产能释放、库存低位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2017年全国基建工程投资、开工情况

(一)全国基建项目投资基本情况

2017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4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2.24万亿,增速达19%,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60%。2017年底全国累计投资施工项目有88.94万个,同比增长13.97%,达到历史新高。

(二)基础设施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数据:新开工项目64.7万个,总投资5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6%、6.2%。

2017 年,基建项目投资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增速约19.6%,增速高于地产投资11.8个百分点,水泥消耗约8亿吨,占全年水泥产量约30%。基建项目一般能持续3-5年,水泥需求量大、持续时间长,带动了水泥行业的产能释放与利润提升。

三、基建重点区域与当地水泥市场情况

(一)2017年基建重点区域与需求特点

1.政府公开信息显示,基建项目重点区域分布在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等,其中广东安排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200亿元;陕西基建项目600个,年度投资4820亿元;福建基建项目1487个、总投资3.57万亿元等。

图1 2017 年基建项目中标金额分布图

超过千亿以上的城市有17个:包括成都、重庆、杭州、南京、武汉、广州、乌鲁木齐、深圳、福州、呼和浩特、西安、济南、合肥、宁波、昆明、郑州以及洛阳。

(二)重点区域水泥布局情况

1.西南区域

基建重点城市:成都、重庆、拉萨。中建材、海螺水泥、东方希望、华新水泥等企业在四川、重庆布局均匀集中度高,目前无产能压力。西藏仅高争、华新两家主要水泥企业,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缺口大,价格全国最高,重点工程限价,外来水泥运输成本高。目前,西藏开展的G109国道升级改造公路项目、拉林铁路等工程对当地市场刺激较大,当地水泥市场价格达到1000元/吨。

2.华东区域

基建重点城市:南京、杭州,所属江苏及浙江市场主要由中建材、海螺、红狮、金峰等水泥企业主导市场,市场竞争激烈,且是下一步环保治理重点。

3.华南区域

基建重点城市:广州、深圳,所属广东省水泥产能利用率高,大企业间竞争理性,华润、海螺、台泥、中建材等龙头企业引领能力强,中小企业跟随紧密,市场价格稳定。

4.华中区域

基建重点城市:郑州、武汉,其中河南省水泥企业有天瑞、中建材,水泥生产限产因素多,行业集中度一般,受基建行业项目新开工影响市场价格波动大;湖北省水泥企业有拉法基(含华新)、葛洲坝等,行业集中度较高,市场价格稳定。

5.西北区域

基建重点城市:乌鲁木齐,所属新疆水泥企业有天山水泥、青松建化等,产能严重过剩,错峰、供给侧改革推动力度最大地区。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域,是中国向中亚国家输出产能、提供技术支持的桥头堡。

综上所述,基建项目大规模增加对水泥行业整体产能释放,利润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西藏、新疆等地行业集中度高、产能严重过剩区域效果明显。

四、打通供需痛点,强强联合打造高效水泥供应链

(一)水泥供需对接痛点

1.高端对接,落地难

十二五期间,中建材、海螺水泥等企业已与大型建筑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但因水泥企业经营权分散,建筑央企采购权分散,供需之间多头对接,供需资源难于整合,至十三五期间仍未改变。

2.生产不稳,难保供

2018年4-5月份,随水泥生产淡季到来,各地区环保压力大户开始陆续发布夏秋错峰生产计划,基建项目水泥需求难于保障,增加施工生产成本。目前,江苏、广东省、重庆市、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等省、市已发布停窑计划。

3.需求不稳,难预测

基建项目普遍存在“三边工程”现象,边设计、边施工、边采购,水泥年度采购计划及月度需求计划随施工进度变化大,难以准确估算。另外,基建项目有“未批先建”现象,受政策影响,易产生水泥需求“泡沫”。2018年,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8〕23号)开展PPP项目核查工作,退库或取消示范项目规模达6700亿,多地已建项目停工,水泥需求超预期大幅减少。

4.信息不畅,效率低

基建行业信息化水平一般不高,需求信息不能通过ERP系统及时传递到上游水泥企业,订单仍旧采取线下传递,交付信息手工计算、对账,准确性、及时性低,造成交易效率低下。

(二)建议

受政策影响,2018年上半年基建项目投资和建设出现了暂缓趋势,水泥产能释放得到抑制,水泥行业发展不能进停留在内部整合上,应开展上下游资源融合。

1.水泥龙头企业应与大型基建企业之间强强联合,成立水泥专业销售平台公司,整合销售渠道,共同研究产业政策,准确应对政策变化与工程需求不稳定性。

2.水泥企业可成立大客户事业部,通过专门销售部门为大型建筑企业提供贴身服务,提升合作效率,拓宽销售渠道。

3.大型基建企业应与水泥企业共同研究安全库存储备,保障限产周期内的施工需要。

4.大型基建企业应通过打通ERP系统,与供方协同优化供应链运转效率,提升需求预测能力,提高供需信息传递效率,促进按需生产,降低生产与储备成本。

5.创新引入供应链金融业务,降低水泥交易成本。

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内经济趋于稳定,基建规模必将下降,水泥行业仅依靠行业内部资源整合及降低管理成本,将不能有效保持利润规模。为了更好生存发展,水泥行业与基建行业应加强上下游合作,打通供需痛点,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产业链成本,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共赢,抱团取暖才能度过寒冬。

猜你喜欢
错峰水泥企业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企业
企业
企业
瓜农春管忙 错峰上市“抢”市场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让你赏樱不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