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

2018-08-16 01:21铜山华润电力有限公司李京丨文
现代职业安全 2018年7期
关键词:脚手架电力企业信息化

铜山华润电力有限公司 李京丨文、图

安全信息化小组开展活动进行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已可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许多企业认识到,开展信息化工作能很好地固化业务流程、制度规范、考核标准,使岗位责任、流程、制度执行到位,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协同化,杜绝人情干扰,提高工作效率。运用信息化手段还能很好地提高企业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因素等各类安全风险的管控水平。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安全信息化建设,已从早期的简单数据处理分析向信息管理系统发展,但也有部分企业仍然存在信息化普及度低、信息化功能不全、信息化精细程度不高、信息化各模块“孤岛”运行等问题,无法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安全生产信息化的需求及现状分析,笔者结合所在电力企业具体实践,从安全信息化队伍建设、安全培训信息化、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化、大数据安全分析等4方面,对信息化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安全信息化队伍建设

为了做好安全信息化建设工作,企业应该设置安全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小组人员应由工程技术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信息化专业人员组成,并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信息化建设小组通过定期开展工作,对企业当前的安全管理现状和难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从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现场管控等几个方面提出信息化建设的方案。企业安全信息化建设小组还应该研究不同阶段信息化的发展变化趋势,组织相关人员向行业内部信息化工作卓有成效的企业交流学习,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信息化工作不断优化提升。

安全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各种资源,持续对信息化队伍人员进行培训,使信息化管理人员掌握扎实的信息化基础知识,持续学习新软件、新应用的方法,掌握维护数据处理软件的安全知识,为全面推进企业安全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同时企业还应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制定安全信息化建设奖励办法,调动各级人员在安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性。

对不同区域的电力企业进行联网,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提前进行设备故障预警

集成了培训、考勤、考试等功能的多媒体培训工具箱

安全培训信息化

安全培训是使作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内部员工,另一类是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员工。与企业内部员工相比,相关方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要更低,因此对相关方作业员工的培训应该是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重点。较为普遍和传统的安全培训方式是由企业培训人员对相关方员工进行授课培训,一般采用集中上课的方式进行,存在互动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培训效果有待提升。

而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安全培训,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企业通过构建安全培训信息化平台,可采用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的方式开展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工具箱采用信息化手段,能集成身份识别、人员管理、培训方案制定、安全培训、安全考试、问卷调查等多种实用功能。参加培训的员工扫描身份证后,系统会自动登记员工信息,并建立独立培训档案。受培员工登录培训工具箱管理系统后,可以放映多媒体培训课件,员工通过观看外接的投影屏幕完成培训,培训后可通过答题器进行无纸化考试,系统会自动记录考试成绩并存档。信息化安全培训能针对不同类型作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制作或下载有针对性的培训课件,弥补了通用性培训的弊端,提升了培训效果。

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化

如何控制现场设备及人员的安全风险,一直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研究的重点工作。传统的现场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强调了人的作用,部分企业在作业过程中使用人海战术,采取“人盯人”的方式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短期看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也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在此方面,建立基于风险和目标管控的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能让企业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上形成持久化的执行机制。

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化包含设备运行管理、作业过程管理、物资与仓储管理、班组安全管理、业务管理等多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须能有效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性的信息化管控系统。各个模块的内容设计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从基于风险出发,以高效并方便使用为目的。例如电力企业生产现场存在较多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通常电力企业的做法在现场设置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告知牌,标明危害因素数值及防护等信息。但现场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往往是实时变化的,电力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重点区域、高风险区域对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实时检测并以数字化显示,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提高职业健康监护的信息化水平。

电力企业还可以针对现场的高风险作业开发创新性的信息化管理模块。例如针对施工现场广泛存在的脚手架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可开发脚手架信息化管理系统,用于解决脚手架安全管控低效的问题。脚手架管理系统可设计为从脚手架搭设到拆除全过程实现信息化、可视化管理,该系统的流程为:首先由脚手架使用人员在网上提出申请,脚手架搭设单位负责人接收确认,然后由专业人员完成脚手架的搭设,搭设完成后对脚手架进行共同验收、拍照、签字,所有记录均在系统内留存证据。该系统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和手机,让各级管理人员实时察看施工现场各个脚手架使用情况,并能查询到搭设单位、使用单位的人员信息。

大数据安全分析

新员工入厂采用信息化的培训方式进行

电力企业中广泛存在着各种设备、管道、线路,日常运营中需要人员监视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各种设备参数,虽然目前电力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动化水平,但设备管理工作仍然要依赖员工的经验和技能水平。在作业安全管理方面,施工高峰期间现场人员数量众多,习惯性违章仍然时有发生,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技能水平仍然存在差距,造成电力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在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电力企业就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实现设备故障诊断功能。电力企业可以将设备正常参数及异常参数分别建立数据库,然后设定故障诊断算法,故障诊断模块通过实时跟踪设备参数的变化情况,能够提前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模式,从而对维护人员进行提醒,并且给出诊断处理意见,将设备安全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并可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在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大数据分析同样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例如针对现场各种违章行为层出不穷的现状,电力企业可以将图片、影视等资料形成数据库,配合现场监控等硬件手段,设计开发违章自动识别功能,该功能可以实时采集现场人员的作业行为数据,并同数据库进行对比,当发现人员违章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提醒,对现场监管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可以有效地改善“人盯人”的传统安全管理现状。

电力企业开展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向创新高效转变。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普及,各种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共享,电力企业应该及时获取相关的外部信息,持续推进安全信息化工作。

猜你喜欢
脚手架电力企业信息化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尝试,培养核心素养的脚手架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