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对策 保科研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实效

2018-08-16 01:21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李亚
现代职业安全 2018年7期
关键词: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李亚|文、图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主要从事武器装备研发设计与生产,科研试制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等事故风险。对此,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长期以来始终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尤其自2017年以来,通过举办隐患危害知识培训、修订完善制度、强化作业现场视频监控工作、开展基层“举一反三”自查、完善安全监督检查及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治理措施,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对在各类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违章操作、设备设施”等各类隐患,依据隐患整改要求,落实责任人、整改期限、措施等,认真进行了整改,一般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了100%。

对策制订及实施

根据近两年我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问题分析,我们制定了对策:

第一,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提出了精益改善课题“统计分析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管理针对性”,制定了改善目标“确立隐患排查重点,加强防范,减少安全隐患”,并将其列入2017年研究所精益工作任务。

第二,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安全管理部门收集了2015—2017年集团公司及研究所的隐患整改资料,并由专门的业务人员进行分类统计、原因分析,以及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形成了隐患分析统计及治理重点表(见表1)。

表1 2015—2017年隐患类别分析统计表

第三,根据统计分析,确立隐患治理重点(易发生违章的人群、场所、管理薄弱点等),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督促各基层单位对照自查,举一反三,进而提升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重点治理措施

第一,向员工通报隐患分析及治理表,并组织隐患危害知识培训及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设备隐患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加强生产设备设施、产品的本质安全设计等,并要求员工加强相关设备维护保养,按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特别是在项目产品本质安全性把控上,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加强设计阶段“六性”(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性)审查。另外,针对人员安全知识、技能及环境隐患如何检查,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还开展了“隐患排查和治理考评标准”(详见表2)培训,组织员工学习规范、标准,并按要求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事故案例集中警示教育

第二,从管理层面,对管理薄弱点,进一步修订完善制度。2017年,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针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新制订和修订完善了《安全生产飞行检查制度》《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科研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等73项制度,并形成了研究所2017版《安全管理手册》。同时,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将手册电子版上传到了内部网络,以方便员工学习参考。

第三,从场所环境本质安全角度,加强危险点、危险作业现场视频监控工作。2017年,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开展了危险场所视频监控全履盖工作,升级改造了一级危险点弹药库及试验场数字高清摄像机共机19个,扩容了存储空间,满足危险作业场所相关监控信息存储不少于90天的要求。对三级危险点喷漆工房、焊工房加装防爆摄像机两个。同时,定期进行弹药库、发射装药实验室等一、二级危险点等场所视频回放检查,通过实时录像,检查员工是否存在违章操作及现场隐患问题。

第四,组织“举一反三”对照自查,提升安全检查针对性。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要求各单位对照隐患分析统计及治理重点表,举一反三,自查整改,防止类似隐患重复发生。具体来说,首先辨识科研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其次,在辨识的基础上进行隐患分析和评估分级(一般和重大);最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从而消除事故隐患或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第五,加强隐患排查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要实现安全科研生产,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三靠检查监督。对此,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积极加强安全责任制执行、检查记录等过程资料等的监督检查,要求各单位每月组织进行至少一次事故隐患排查,并按照分级分类整改治理原则,对事故隐患逐一做到整改方案、责任单位与责任人、整改期限、专项治理经费和应急预案“五到位”,跟踪落实整改治理情况。对未按规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又不及时进行事故隐患整改治理的部门(单位),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将视情节依规给予相应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第六,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纳入日常安全管理及每月考核内容,根据安全检查结果进行奖惩,以促进基层单位及员工积极发现事故隐患,查找问题根源,及时整改和解决隐患。按照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发布的《安全科研生产奖惩管理办法》,根据以下原则每季度进行安全奖励:

1.员工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特色做法或创新工作的,奖励标准为100~500元/人。

2.员工发现作业现场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置,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奖励标准为200~1 000元/人。

3.员工发现现场“三违”行为,及时上报的,奖励标准为100~300元/人;及时制止、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奖励标准为300~1 000元/人。

4.在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宣传报道和安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奖励标准为100~300元/人。

5.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经安全专家评审,确实对安全生产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奖励标准为100~300元/人·条。

6.代表研究所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安全竞赛等工作,获得表彰奖励或表现突出的员工,奖励标准为300~1 000元/人。

7.对于获得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团队)的,奖励标准为1 000~2 000元/班组(团队)。

8.在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积极采取先进技术,提出重要建议,有发明创造或科研成果,成绩显著的,奖励标准为500~2 000元/人。

9.其他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奖励标准为100~300元/人。

2017年,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对及时上报并解决隐患、安全工作有创新特色的基层员工,共奖励32人次。同时,对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事故隐患排查不认真,现场存在“三违”行为的责任单位领导及直接责任人,进行全所考核通报,责令限期整改或进行处罚共36人次,其中基层领导11人次,基层员工27人次。通过加大奖惩力度,有效起到了警示教育和激励员工的作用。

猜你喜欢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睡眠研究所·Arch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一座西北小城
分析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
精细化管理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西北不惑
交通机电工程设计模式创新探讨
昆虫也会便便吗?
黔西北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