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定制+”培训

2018-08-16 01:21王光辉
现代职业安全 2018年7期
关键词:量体裁衣跨界导向

王光辉|文

笔者认为,企业应通过开展“定制+”培训,即建立企业逐级培训诉求通道,开展定制化培训,并与计划、导向、共享和激励等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培训实效。图为某企业针对消防器材使用开展的培训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

笔者认为,企业应通过开展“定制+”培训,即建立企业逐级培训诉求通道,开展定制化培训,并与计划、导向、共享和激励等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培训实效。“定制”突出量体裁衣,“+”突出多维度培训措施相融合,旨在以定制为核心,通过计划、导向、共享、激励等各方面工作的延伸与关联,大幅提升安全培训实效。

第一,定制+计划,实现计划与科学的有机统一。企业一方面应从安全培训需求侧发力,通过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形成强有力供需对接闭环,大幅提升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实用性。另一方面,应以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全面建立由个人、班组、值队到部门、厂级的培训诉求通道,以更加突出其个性、拓展、延伸等功能。

第二,定制+导向,实现个性与目标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应结合人群特征,分组设计培训方向、类型、内容和方式。另一方面应“量体裁衣”分组包干,如对于近年新进大学生,重点培养其扎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强化现场认识实习,缩短理论与实际运用结合期;对于有多年生产经验的老职工,重点强化其思想观念转变和安全生产理论学习,静下心来扎实学习新知识;针对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综合较强的中壮年职工,着力在专项技能突破上下功夫,等等。

第三,定制+共享,实现个人学习与全员学习的有机统一。一是跨界学习。例如,部门跨界,即定期举行安全生产知识座谈会、交流讲座等,促进部门间坦诚交流、互相学习;职工跨界,开展跨部门、跨专业“师徒互帮”以及专业巡回宣讲等互动体验式教学,鼓励有理论、有技术的职工承担承前启后、跨界培训职责。二是建立企业培训资源共享广阔平台。以“企业牵头、部门及专业具体实施、广大职工持续补充”为主要方式,全方位、深领域整合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等各类学习培训资源。

第四,定制+激励,实现自我提升与岗位成才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应全方位、全通道建立培训与考核挂钩、与岗位晋升挂钩的考评机制,实质鼓励多学、自学、带头学与学出成效的职工。另一方面,认真思考并探索实施以正向激励为主、“正反双向”同时运用的岗位、薪酬双动态管理机制,拓宽干部职工晋升流动空间,让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职工获得更多实在利益、更有干劲。

猜你喜欢
量体裁衣跨界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量体裁衣
量体裁衣
跨界设计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跨界通平台
量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