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属长治实验学校设计理念浅析

2018-08-16 01:17
山西建筑 2018年20期
关键词:长治教学楼实验学校

贾 丽 娜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0 引言

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是知识产生的源泉,是思想碰撞的土壤。古代圣贤于户外授课,在公共开放空间讨论问题,近现代中国教育往往倾向于知识的封闭式单项灌输,“教—学”成为固定模式,缺乏互动性,当代学校的发展则日趋多元化,多样化的交流成为学习的重要手段,传统教育模式的封闭空间正在被开放自由的交流需求所冲击。

1 项目概况

1.1 区位分析

北大附属长治实验学校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屯留县位于东经112°28′~113°3′,北纬36°13′~36°30′之间。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岳山东侧。屯留县气候四季分明。

1.2 基地分析

学校选址于长治市屯留县城区东南方,用地西面为已建成的久安路,南面、东面、北面为规划道路,总用地面积141 412.8 m2。基地现状为农田,地势平整。

1.3 规模及定位

北大附属长治实验学校是北大青鸟文教集团与山西丰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总建筑面积约14万m2,开设117个教学班,约4 122名学生(其中,幼儿园450人,小学1 728人,初中1 080人,高中864人)。

2 北大精神的传承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出色的大学之一,历来都是万千学子奋斗的目标,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人精神的高度概括,未名湖,博雅塔,北大西门,北大红楼等标志性的场景,构筑物和建筑物,已经成为人们心中北大校园的象征。

北大燕园的规划由美国建筑师H.K.Murphy负责设计,整体建筑布局采用了主次分明的轴线系统,并以此为脉络展开。轴线两旁建筑成组团布置。北大中轴的气势与秩序让人印象深刻,北大建筑组团井然有序。北大西门是北大经典设计之一,西校门曾为北京大学的正门,坐东朝西,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高约七八米,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郁的古典建筑风格。

博雅塔,未名湖畔的博雅塔是北大燕园的象征,古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的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北大西门规划为中轴对称,进入西门后,以办公楼为对景,三栋办公楼品字形布局秩序井然,围合的建筑布局辅以两片大草坪以及一对华表,整体形成稳重古朴的广场氛围。北大附属长治实验学校同样中轴对称,进入大门后以大礼堂作为对景,两侧教学楼和行政楼如同一对门阙位于两侧,三座建筑品字形的布局同样形成庄重稳定的广场气氛。

这样的设计手法成为北大附属长治实验学校的出发点。北大附属长治实验学校作为北大青鸟运营的精品学校,理应致敬经典,传承和发扬北大的传统。

3 开放校园空间设计

传统学校动静分区明确,但受客观条件限制,校园内很难创造出积极、丰富的交流空间,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存在强烈的目的性和纪律性。综合开放校园的特点,我们应该把整个基地都打造成适合孩子们各种活动的开放的大公园,形成丰富的交流空间。

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空间具有的特点:

1)空间共享性,规划高效布局模式,实现校园资源共享;2)文化创造性,融入多元和谐文化,塑造丰富校园文化;3)办学特征性,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4)场所多样性,探索教育新旧融合,组建多样交流空间。

历来的西方教育都强调共享交流,认为交流乃是校园文化之精髓,无独有偶,中国传统的书院格局严谨有序,强调空间的有序流动和转换,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领域性和场所感的交流空间。校园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回归共享交流的教学理念。北大附属长治实验学校作为第二代学校,在设计上强调共享交流,既符合国际学校的办学特点,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本质回归。

营造多样的交往空间:

交流——学习需要充分的交流,需要大量的交往空间,交流的发生往往结合了极大的偶然性,而非有意为之。校园中各处都有的交往空间让交流无处不在,让学习无时无地的发生,而不单单是在课堂之中。

“非功能空间”——形态转换,在校园的设计中,“非功能空间”被赋予了极大的潜力,道路、走廊、平台甚至空地。上课、下课、吃饭、活动的“必经之路”都被小心翼翼的布局着,在轻歌曼舞的小湖边,在柳絮纷飞的亭子里,人们直面“信息零距离”的渴望。零距离的到达,零距离的接触,零距离的交流,催生更多的偶然性发生。利用共享廊道,创造丰富的竖向景观,为学生营造一处富有活力、开放式学习和交流的校园。

3.1 规划结构

校园以“井”字网格为规划结构,将各个功能区块围绕信息文化中心组织成为一个整体。功能布局有分有合,不同年龄的教学组团通过中心文化带的共享设施,形成分区明确,互动融合的校园格局。

校园格局的中心是南北向轴线。以北大西门为原型的南入口大门、礼仪广场、大礼堂、休憩花园、学生食堂等一系列建筑空间共同组成了校园的主轴线。主轴线两边的建筑结合北大校园格局以及山西建筑的形象特征,围合出了若干方正的“书院”,共同打造了有机的校园整体格局(见图1)。

3.2 交通流线

为保障学生安全,校园内部完全人车分行,通过设置于2层的步行风雨廊连接各功能区,同时也成为师生社交生活的开放平台,满足国际化校园的创新需求。

1)人行流线。

校园的主体范围均为步行区域,运动,生活,教学几大区块距离合理,步行系统分为地面和2层连廊,整个步行体系形成一个立体的交通系统。同时,考虑了学生上学与就餐的方便,中小学的宿舍、教学楼、食堂均可通过2层室内连廊到达。真正形成了大校园的综合体格局。

2)车行流线。

校园内的食堂后勤出入口均位于校园最北侧,避免了对校内环境的影响。同时校园的接送车流也位于北面,靠近宿舍区方便接送。在东北角教师公寓设计了一个地下车库,供教师停车用。校前入口附近靠近行政综合楼设若干临时车位,方便临时外来人员和行政楼内部人员使用。

校园主轴线依次串联:校前广场,礼仪广场、艺术综合体、学生活动广场。礼仪广场以“品”字形围合而成,体现了学府的庄重。与校前广场相互呼应,形成严谨的校园前区。学生活动广场自然布置,体现学生的活泼与活力。

4 教学综合体的设置

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十分明确的,为了把建筑发展到超越简单、实用功能的程度,人们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并了解居住者的精神世界。建筑对教学的影响早就被人所知,故而设计好教学建筑对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将校园的不同功能体都由横向布置转变成竖向布置,成为一个整体的“教学综合体”,创造丰富的竖向开放交流空间。教学综合体即教学建筑综合化、集中化,将教学中的各个功能空间整合到一起设计,集中化设计可以将有限的信息、资源和设施集中到一起,提高利用效率、尝试为学生提供充分而富有层次的交流机会和场所。

教育综合体:内容、方式、建筑、环境、关怀的综合;

丰富的交流场所:开放式、平等的、人文的学习交流空间;

扩大的共享空间:共享空间的组织串联促使交流活动多样性;

多样化的公共教学空间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综合能力提升的环境。

1)小学教学楼。

教学区:小学组团包含了教学楼与室外运动区。教学楼实际为一个教学综合体。内部包含了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图书室、运动馆、教室办公等内容,使该教学楼自成一体。同时考虑小学规模较大,在小学组团规划了200 m的小型操场以及若干球场供小学单独使用。小学教学区通过通廊与北侧生活区,东侧大礼堂,西侧运动场,南侧行政楼紧密结合,不仅增加交通便捷性,同时结合庭院创造丰富的交流场所。

小学综合体地上4层,共48班,总建筑面积18 931 m2。

2)中学综合体。

中学教学组团基本包含了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全部教学内容,与小学综合体类似。其内部也包含了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图书室、运动馆、教室办公等内容,室外场地方面规划了400 m的标准操场,以及与教学楼自成一体的看台和若干室外球场。中学教学楼中间设置了6.6 m宽度的“交流街”,直跑楼梯可以直接联系上下楼层,使这个空间成为综合体的核心空间。中学部与高中部通过连廊与生活区及大礼堂相结合,东侧连廊结合看台创造立体空间,与运动场相结合。

初、高中部教学楼综合体地上共5层,局部4层。初中部为30班,高中部为24班。总建筑面积36 338 m2。

3)食堂综合体。

食堂综合体:建筑地上3层,总建筑面积11 855 m2。包含餐饮,游泳馆,超市,烹饪教室以及后勤用房等综合功能,设有2层大平台,通过架空通廊连接小学、中学宿舍,成为生活区的枢纽,与教学区同样联系紧密。食堂1层包括库房、粗加工以及超市;2层为小学餐厅和初中餐厅,通过连廊联系小学部和初中部,方便学生到达;3层为高中餐厅和教师餐厅。

4)礼堂。

艺术综合楼:建筑地上3层,总建筑面积8 953 m2。艺术综合楼包含了大礼堂、琴房、琴棋书画等功能教室、传媒中心以及多功能厅等功能,是全校文化艺术活动的集中地。东西连廊将艺术综合楼与中小学教学综合体相连,便捷而高效。

5 传统文化融合

融入本土文化,筑晋南燕园。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太行山南段,东倚太行山,历史悠久,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

长治建筑多用灰砖,开窗较少,门窗讲求进深,整体厚重古朴。多采用院落、组团布局,整体性很强。在本方案中充分汲取长治建筑的优点,使得整个学校具备充分的地域性,融入周围环境。以北大的精神实质为指导,以晋东南的建筑特色贯穿始末,从而实现北大附属长治实验学校——上承北大经典,下接三晋地气的设想。

猜你喜欢
长治教学楼实验学校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当当鼓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长治学院外语系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新乐市实验学校书画作品
基于遗传算法的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