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8-08-18 07:27杨德磊李志张苗苗何洪金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清除率消融微波

杨德磊 李志 张苗苗 何洪金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350000)

甲状腺结节属于临床外科的常见病,女性的患病率略高于男性[1],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不显著,常于体检时发现,但常常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患者情绪的焦虑与不安,并降低睡眠质量,目前,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主要给予患者手术治疗[2]。我院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以探究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见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微波组,每组30例。微波组患者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8.45±8.65)岁,男10例,女20例;结节直径为0.6~3.2 cm,平均直径(1.65±0.52)cm。传统组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8.52±8.70)岁,男11例,女19例;结节直径为0.5~3.0 cm,平均直径(1.68±0.50)cm。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传统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即将患者肩部垫高,对其实施全身麻醉处理,并将患者头部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于患者胸骨上缘约2~3 cm处沿颈部横向作一4~6 cm弧形切口,沿颈白线对其实施切开分离,纵向切开甲状腺被膜,使甲状腺充分暴露,然后对甲状腺动静脉分支实施分离并结扎,切除病灶处甲状腺,缝合手术切口,并放置引流管。微波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手术开始前,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体位,使其颈部充分暴露,然后对颈部使用彩色超声进行探查,观察颈部淋巴结是否存在肿大、钙化等现象,并对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态、部位、血流信号及回声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节和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气管以及喉返神经的关系,将患者肩部垫高,对其实施局部麻醉处理,并将患者头部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对患者实施超声造影,然后对其实施常规消毒、铺巾,使用超声再次探查结节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再对甲状腺的结节周围注射5~20 mL生理盐水,使其形成隔离带,以免损伤喉返神经和气管。然后使用尖刀于穿刺点作一切口(1 mm),在超声引导下,将微波针刺入目标病灶,打开消融仪,直至超声造影显示微波消融区的造影剂充盈缺损范围完全覆盖结节边缘即可关闭消融仪,结合结节大小及回声情况合理设置消融时间,消融治疗结束后,退出消融针。

1.3 观察指标 随访1年,研究比较微波组和传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甲状腺结节体积、结节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分为治愈(超声检查显示结节全部消失)、显效(超声检查显示结节体积较治疗前缩小1/2)、有效(超声检查显示结节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但小于1/2)及无效(结节体积未缩小或出现增大现象),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睡眠质量评定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2组患者睡眠质量,分值范围为0~18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4]。

2 结果

2.1 微波组和传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的比较 1年后,微波组和传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前微波组与传统组PSQI评分分别为(14.16±2.32)分、(14.32±2.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微波组与传统组PSQI评分分别为(7.54±1.65)分、(9.43±2.3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微波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微波组和传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微波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结节体积比较 治疗后半年,微波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体积[(3.52±0.25)cm3]较治疗前[(0.62±0.14)cm3]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微波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结节体积比较(cm3,n=30)

表3 微波组和传统组患者的结节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3 微波组和传统组患者的结节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微波组患者的结节清除率为96.67%,和传统组患者(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比较传统组患者(23.33%)明显更低(P<0.05)。见表3。

2.4 微波组和传统组患者复发率的比较 随访1年发现,微波组和传统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复发率为0%。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较高,以女性群体较多见,以往,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主要对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但临床调查发现,传统手术虽然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但该手术的切口较长,创伤较大,瘢痕较明显,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患者的满意度不高[5]。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微创技术亦取得了较显著的发展,比较于其他技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势[6]。本研究为探究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的疗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主要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将消融针植入目标病灶内,通过发射电磁波的形式产生微波能量,从而高温加热组织,并迅速使其出现凝固性坏死,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7]。比较传统手术,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创伤更小,美观度更高,且治疗效果较好,易被患者接受和认可。

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半年,微波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体积[(3.52±0.25)cm3]较治疗前[(0.62±0.14)cm3]显著降低,且微波组患者的结节清除率为96.67%,和传统组患者(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数据显示,1年后,微波组和传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组间比较统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可显著缩小甲状腺结节体积,治疗效果较显著,所以,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均能取到较显著的效果,结节清除率均较高。此外,研究发现,微波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比较传统组患者(23.33%)明显更低,这提示比较于传统手术治疗,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更少,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改善其生命质量。另外,随访1年发现,微波组和传统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复发率为0%,这提示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的疗效较可靠,患者术后复发的机率较低。对睡眠质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微波组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在缩小患者甲状腺结节体积的同时缓解了患者的焦虑心情,改善了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了预后生命质量。

在《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和微波消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分析》一文中亦详细分析了手术切除以及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通过研究其发现,手术切除组的结节清除率为94.64%,和微波消融组患者(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微波消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较手术切除组(33.93%)明显更低,通过研究其认为,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和传统手术切除治疗的疗效相当,但微波消融治疗的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可靠。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较显著的效果,结节清除率高,且并发症更少,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清除率消融微波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消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微波感应器的原理和应用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肝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