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12区块油气成藏特征

2018-08-18 09:29马遵敬王旭东罗青桂金力钻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塞浦路斯储集砂体

李 辉,马遵敬,王旭东,罗青桂,秦 磊,金力钻



塞浦路斯12区块油气成藏特征

李 辉,马遵敬,王旭东,罗青桂,秦 磊,金力钻

(中海石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

为深入认识塞浦路斯12区块油气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基于油气成藏理论,对12区块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明确了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12区块油气藏具有生储盖配置条件优越、“双凹”供烃、断裂–砂体输导、近源运聚、中央凸起带富集的特征;晚侏罗–早白垩世油气沿油源断裂近距离运移至凸起背斜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遭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断背斜气藏;生烃凹陷的分布格局、中央凸起带构造抬升及由此发育的油源断裂和构造圈闭直接控制了油气藏的空间分布。

塞浦路斯;12区块;成藏特征;主控因素

塞浦路斯12区块位于黎凡特盆地的西南部,距离塞浦路斯利马索尔南部168 km,面积158 km2。黎凡特盆地(Levant Basin)是分布于东地中海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自2009年诺贝尔能源公司(Nobel Energy Inc)在该盆地发现了塔马尔(Tamar)气田以来,该区不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1–4],说明该盆地深水油气资源丰富。相对于东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黎凡特盆地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已有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于盆地南部的以色列海域;盆地西部的塞浦路斯12区块于2011年已发现了A气田,水深1 689 m,可采储量1.29×108t[5]。

前人对于该盆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区域构造和沉积领域[6–8],对于盆地西部区块缺少系统的综合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西部的12区块A气田成藏条件,总结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以便深入认识气藏的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有助于加深对黎凡特盆地油气成藏特征的认识。

1 研究区概况

1.1 区域地质背景

黎凡特盆地位于阿拉伯板块西北部和非洲板块东北部[6],盆地以东地中海正断层带和走滑断裂带为界,自北向南有“楔形”特征,塞浦路斯12区块构造位置在黎凡特盆地的西南边缘。

1.2 盆地构造

黎凡特盆地的现今结构具有明显的“两元”结构。一期断陷型盆地:自早侏罗纪区域不整合之后的断块活动形成拉张型半地堑沉积盆地,沉积了侏罗系浅水碳酸岩、下白垩统碎屑岩和上白垩至始新世碳酸盐岩。

二期坳陷盆地:中新世之后盆地构造活动趋于平缓,晚期受东部大陆边缘弧形褶皱带影响较小,以水平稳定沉降为主。

1.3 沉积地层

12区块沉积地层主要保留上三叠系以后地层,侏罗纪晚期至渐新世为断陷期,河流携带大量的碎屑物质入海,是陆缘碎屑和碳酸盐台地共同发育时期;白垩纪晚期盆地构造运动加剧,随着海水的加深,以浅海–半深海碳酸盐沉积为主。其中在中新世发育一套稳定的蒸发岩,可以作为稳定的区域盖层(图1)。

2 油气成藏条件

2.1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黎凡特盆地有多套生储盖组合。烃源岩主要为泥质页岩,生油层有四套: Jr11、Jr22–Jr23、Jr32–Jr33、Cr13–14;储层为浊积河道砂体,发育三期:Cr12、Cr15– Cr21、Ng1;紧邻烃源岩层的泥页岩作为盖层,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

图1 12区块地层发育序列(修改自Gardosh et al.,2011)

2.2 有利的圈闭和储集条件

A气田发育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背斜构造上,背斜构造自白垩世至中新世持续发育,形成时间早、继承性好,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同时区内断层具有阶梯状雁列式发育的特点,地震剖面显示深层断距小而浅层断距增大明显,深层可作为沟通油源的运移通道,而浅层形成砂泥对接,可对油气藏形成有效的封堵作用,有利于油气的运移聚集。

浊积水道砂体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优质的储集空间。CyprusA–1井5 178.00~5 180.00 m井段岩心分析可识别鲍马序列,5 179.75~5 180.00 m由致密砂岩和砂质泥岩组成,见平行纹层,具有鲍马序列中B段的特征;5 178.75~5 179.75 m岩性为中砂岩,见交错层理,发育碟状构造、泄水构造等滑塌变形构造,体现了牵引流和重力流复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鲍马序列中C段沉积特征;5 178.20~5 178.75 m井段岩性为中砂岩,发育平行层理和斜层理,由致密砂岩和砂质泥岩组成,局部见水平纹层,说明主要为垂向沉落,而局部又具有牵引流的特征,符合鲍马序列D段的沉积特征;5 178.00~5 178.20 m井段岩性为泥灰岩,为细粒物质在深水中直接沉降的结果,与鲍马序列E段特征吻合。

CyprusA–1井的C砂的含砂量70%~80%,D2砂的含砂量更高,达到了90%左右。从单井的物性分析可以看出,C砂的净毛比为55%,孔隙度为20%,含气饱和度为61%;D1砂的净毛比为44%,孔隙度为50%~54%,含气饱和度为61%; D2砂的净毛比为57%,孔隙度为20%,含气饱和度为61%;由此可见碎屑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为油气提供了储集空间。

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3.1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1)构造背景与油气成藏。12区块最大的特点是中央隆起发育一系列幅度不等的背斜,被后期断层切割成断背斜构造。这些继承性的背斜构造有利于油气大规模的聚集成藏。从黎凡特盆地目前发现的含油气情况来看,Tamar、Leviathan、Tanin、Dolphin等邻区已发现气田均处在良好的背斜构造背景之上。

(2)构造幅度与油气成藏。继承性背斜构造幅度的大小控制了油气的充注程度,同时也控制了油气田的规模和储量。

(3)断层封堵性与油气成藏。从已发现的CyprusA–1井的气藏证实其东侧的断层具有较好的封堵性,结合本区发育的断层为正断层,具有压扭性质,因此对油气运聚起到有效封堵作用。

3.2 沉积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1)浊积河道砂体展布对油气成藏的作用。可容空间的变化使浊积河道砂体展布有一定规律,图2为不同沉积时期河道的刻画,随着河道砂体的迁移摆动,储层储集性能存在一定差异,造成区块内不同时期的油气富集程度有较大差异,A区块气藏主要富集层段为C砂、D1u砂、D1L砂和D2砂。

(2)沉积微相(优势储集相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CyprusA–ST1、C–2两口井同在浊积河道,小单层之间电性特征存在较大变化,小单层处于不同沉积相带上,影响了储层的储集性能,从而对油气藏的成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图2 地震相河道砂体预测

4 油气成藏模式

基于上述成藏条件与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结合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分布状况,平面上油气藏主要富集在二期坳陷盆地中的背斜或断背斜构造主体,纵向上主要集中在C、D1、D2砂层中;储层均为上部砂岩,坳陷期(断)背斜储油,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背斜隆起两侧形成的次凹为“双向”供源,且在深部存在断层–砂体油气运移的“中转站”,沿断层垂向运移至上部储层,成为砂体–断层复合输导体系,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因此,A气田油气成藏模式具有“双凹双向”供烃、断裂–砂体输导、近源运聚、背斜富集成藏的特征(图3)。

图3 黎凡特盆地油气成藏模式

5 结论

(1)塞浦路斯12区块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优质厚层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提供物质基础,中厚层浊积河道砂岩是较好储层,近南北向的通源断裂体系为油气提供良好的输导条件,利于油气富集分布于中央凸起带的断背斜构造圈闭中。

(2)塞浦路斯12区块油气成藏模式为“双凹双向”供烃、断裂–砂体输导、近源运聚、背斜富集成藏模式;中央凸起带构造抬升及由此发育的近南北向油源断裂和构造圈闭是控制油气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1] MAHOUND Y,MASSON F,MEGHRAOUI M,et al.Kinematicstudy at the junction of the East Anatolian fault and the Dead Seafault from GPS measurements[J].Journal of Geodynamics,2013,67(3):30–39.

[2] FERRY M,MEGHRAOUI M,KARAKI N A,et al.Episodic behavior of the Jordan Valley section of the Dead Sea fault inferred from a 14–ka–long integrated catalog of large earthquakes[J].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11,101(1):39–67.

[3] BOWMAN S A.Regional seism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hydrocarbon prospectivity of offshore Syria[J].GeoArabia,2011,16(3):95–124.

[4] IHS.International energy oil & gas industry solutions[DB/OL].[2015–12–30].http://www.ihs.com/industry/oil–gas/international.aspx.

[5] 刘小兵,张光亚,温志新,等.东地中海黎凡特盆地构造特征于油气勘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44(4):540–548

[6] SCOTESE C R,GAHAGAN L M,LARSON R L.Plate tectonic reconstructions of the Cretaceous and Cenozoic ocean basins[J].Tec tonophysics, 1988,155(1/2/3/4): 27–48.

[7] ROBERTS D G,BALLY A W.Regional geology and tectonics:Principles of geologic analysis[M].London:Elsevier,2012.

[8] 温志新,王兆明,宋成鹏,等.东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结构构造差异与油气勘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42(5): 671–680

[9] 高磊,明君,夏同星,等.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地震储层预测及在水平井实施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6):60–70

[10] GARDOSH M A,DRUCKMAN Y,BUCHBINDER B.The Late Tertiary deep–water siliciclastic system of the Levant margin:Anemerging play offshore Israel[R].Houston:AAPG,2009.

编辑:蒲洪果

2017–10–31

李辉,高级工程师,1976年生,2005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专业,现从事勘探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1673–8217(2018)04–0028–04

TE112.33

A

猜你喜欢
塞浦路斯储集砂体
页岩储集空间微观形态分类及三维结构重构
——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二段为例
漫画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美丽的欧洲后花园——塞浦路斯
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梅山组碎屑岩储集性及成岩作用研究
川中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特征研究
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储集特征及主控因素
分别一年后,难民营再相聚
井震结合砂体识别与含气评价技术在致密气井挖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