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模式研究

2018-08-18 03:46吴伟涛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松辽盆地烃源砂体

宋 平,吴伟涛,钱 钰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模式研究

宋 平,吴伟涛,钱 钰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青一段烃源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已成熟;扶余油层的砂岩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断层控制油气成藏与分布,发育断层、岩性和断层–岩性油气藏3种类型,具有剖面上叠置、平面上连片分布的特点,为准连续的分布模式。青一段烃源岩与扶余油层属于“上生下储”的源储关系,具有垂向直接供烃、垂向间接供烃和侧向直接供烃三种油气成藏模式。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成藏模式;致密油

1 研究区概况

松辽盆地的构造单元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分别为西部斜坡区、北部倾没区、中央坳陷区、东北隆起区、东南隆起区、西南隆起区。研究区位于中央坳陷区带东部,包括三肇凹陷、大庆长垣南部和朝阳沟阶地(图1)。

图1 研究区构造位置

本文研究的主要层段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即扶余油层。泉头组沉积以冲积扇、河流、滨海湖为主,岩性以砂泥岩互层为主。青山口组在盆地内广泛分布,青一段为湖泛时期,盆地内沉积了大面积滨海湖–深湖相的暗色泥质沉积物,西部斜坡带的沉积厚度多数大于100 m。青一段是松辽盆地主要的生油岩,也是盆地内下部含油气系统重要的区域盖层[1–6]。扶余油层为盆地的主要含油层,主要分布在齐家–古龙、大庆长垣、三肇等凹陷。

2 油气成藏条件

2.1 烃源岩条件

烃源岩是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烃源岩评价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油气勘探关注的重要方面。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为青一段暗色泥岩,分布广泛,主体厚60 ~80 m。大庆长垣地区青一段泥岩厚70~80 m,三肇地区西部厚50~70 m,东部厚70~80 m。235个样品测试结果表明,82%的样品有机碳含量大于2.00%,平均2.54%(图2),干酪根以Ⅰ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o)为0.5%~2.0%,其中处于成熟阶段的样品占91.43%,处于高成熟阶段的样品占8.33%(图3)。

2.2 储层条件

扶余油层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亚相沉积,岩性以一套成分成熟度偏低、粒级偏细、结构成熟度偏高的长石砂岩储层为主,含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7–8],杂基填隙物以黏土矿物为主。研究区致密储层孔隙类型包括残余粒间孔、次生溶孔和晶间孔,其中长石溶孔最多,岩屑溶孔次之。扶余油层孔径30~50 μm,最大可达100 μm(长石铸模孔),主要储集空间为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图4)。

图2 有机碳分布频率

图3 Ro分布频率

扶余油层中可见硅质加大发育,长石的钠长石次生生长边发育;绿泥石分布于陆源石英颗粒与加大边之间,部分加大边呈他形充填孔隙;伊利石吸附有机质;黄铁矿结核状充填孔隙及交代碎屑(图4a);伊利石呈条带状充填孔隙,使岩性整体显示具有层理构造,可见约1.2 mm的球状泥质粉砂岩包体;岩性致密,无明显可见孔隙(图4b)。片柱状矿物顺层分布,隐现层理;伊利石丝缕状充填孔隙;长石溶孔孤立分布,连通性差(图4c)。铁方解石连晶状、巨晶状充填孔隙,交代碎屑,交代残余结构清晰可见;岩石致密,无明显可见孔隙;高岭石结晶差,堆积紧密,晶间孔不发育(图4d)。

扶余油层孔、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度为4%~16%的样品占总样品数(10 337块)的91.0%,孔隙度为8%~12%的样品占43.9%,孔隙度大于20%和小于4%的样品极少。渗透率小于10×10–3μm2的样品(7 881块)占97.0%,小于1×10–3μm2的占74.6%,平均值1.64×10–3μm2。其中,渗透率为0.1×10–3~1.0×10–3μm2的样品最多,占43.6%,渗透率大于10×10–3μm2的样品占2.9%。

2.3 油气运移方式

图4 扶余油层孔隙类型显微照片

a.F162井,他形充填孔隙;b.F431井,伊利石条带状充填孔隙;c.F27井,长石溶孔孤立分布;d.F26井,铁方解石充填孔隙

扶余油层砂体主要为浅水河控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砂体,多为透镜状砂体,连续性差,厚度多数小于5 m,延伸长度小于20 km,宽度小于5 km,剖面上呈多层叠置分布。南北向砂体的连通性比东西向砂体的连通性好,且东西向单砂体发育规模不大。由于河道发育时间长,不同时期的砂体在纵向上错叠,平面上连片,为三肇凹陷内形成大面积岩性油气藏提供了丰富的储集空间。研究区内断裂比较发育,该区扶余油层油气的运移通道主要是断层,裂缝也较为发育,油气沿着断层、裂缝由青一段烃源岩垂向或侧向运移至扶余油层[9–12];在该含油气系统中,断层作为主要运移通道的同时也起到了遮挡油气的作用(图5),可形成断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和断层–岩性油气藏3种类型。

3 油气成藏模式

研究区内扶余油层主要存在两种供烃方式,一是直接供烃:砂体靠近烃源岩分布,两者距离较短,不需要断层沟通,成藏动力主要为生烃增压产生的超压,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垂向或者侧向排入储层,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二是间接供烃:砂体与烃源岩需要油源断层沟通,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首先通过断层运移到砂体,再沿着砂体进行侧向运移,侧向封堵或高部位聚集成藏。随着距离的增加,充注动力减弱和断层数量的减少,砂体厚度变厚,油藏数量减少(图6)。

综上所述,青一段烃源岩与扶余油层属于“上生下储”的源储关系,分为3种油气成藏模式,即垂向直接供烃、垂向间接供烃和侧向直接供烃成藏模式[13–14]。

图5 P50–C7扶余油层东西向断层分布

图6 F21–F29井扶余油层成藏模式

垂向直接供烃:烃源岩与储层直接接触,无需断层沟通,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气直接向下运移到储集砂体中成藏。

垂向间接供烃:烃源岩与储集层具有一定距离,需要断层沟通,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断层向下运移到储集砂体中成藏。

侧向直接供烃:由于断层的错断作用,烃源岩与储集层直接接触,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断层侧向直接运移到储集层砂体中,侧向封堵或者在高部位聚集成藏。

4 结论

(1)松辽盆地三肇地区青一段烃源岩主体厚60~80 m,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2.54%,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为优质烃源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储层砂体单层厚度较薄,纵向上呈多层叠置分布,累计厚度较大。

(2)扶余油层砂层多为透镜状,连续性差,剖面上呈多层叠置分布,断裂发育控制着油气成藏和分布,可形成断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和断层–岩性油气藏3种类型。

(3)青一段烃源岩与扶余油层属于“上生下储”的源储关系,存在直接和间接两种供烃方式,分为3种油气成藏模式,即垂向直接供烃、垂向间接供烃和侧向直接供烃成藏模式。

[1] 付广,姜振学,陈章明,等.松辽盆地三肇地区青山口组泥岩盖层的封闭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5,27(6):15–19.

[2] 姜振学,付广,梁海龙.三肇地区青山口组泥岩盖层封气有效性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6,20(2):19–23.

[3] 付广,陈昕,姜振学,等.烃浓度封闭及其在盖层封盖天然气中的重要作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5,19(2):23–27.

[4] 付广,姜振学,陈章明.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余油层天然气通过青山口组泥岩盖层的扩散史[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3,12(3):5–9.

[5] 董国栋,张琴,严婷,等.致密油勘探研究现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5):1–4.

[6] 刘福义.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致密油成藏机理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3):16–20.

[7] 刘媛,朱筱敏,张思梦,等.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中–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21(2):270–275.

[8] 郭斌.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余油层储层特征研究[D].陕西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4.

[9] 姜振学,付广.三肇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移形式及供油气单元特征[J].天然气工业,1994,14(6):24–27.

[10] 谭保祥,侯德艳,林景晔.三肇地区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油源与油气运移模式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5,14(1):5–8.

[11] 周妍,孙卫,白诗筠.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3):27–29.

[12]王艿川.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断裂特征及控油性研究[D].陕西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6.

[13] 张雷,卢双舫,张学娟,等.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杨油层油气成藏过程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0(3):491–502.

[14] 赵靖舟,李军,曹青,等.论致密大油气田成藏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34(5):574–583.

编辑:蒲洪果

2017–12–20

宋平,1993年生,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气成藏地质。

1673–8217(2018)04–0031–04

TE112.31

A

猜你喜欢
松辽盆地烃源砂体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巴布亚盆地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潜力评价
复杂地表单井、组合井优劣分析
东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烃源研究
相关矩阵和熵值算法在松辽盆地元素录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井震结合砂体识别与含气评价技术在致密气井挖潜中的应用
松辽盆地南部油页岩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成矿期古环境恢复
渤海湾盆地Q油田明化镇组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表征
中国近海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