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方法及在焉耆盆地复杂地区的应用

2018-08-18 07:08马亚松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焉耆全局信噪比

马亚松



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方法及在焉耆盆地复杂地区的应用

马亚松

(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0)

焉耆盆地复杂地区表层结构多样、岩性纵横向变化大、无稳定界面,导致静校正问题严重,地震资料成像精度不高,难以满足构造解释需要。综合利用最大能量法、模拟退火与遗传算法的各自优势,提出一种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方法,分析了影响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的关键参数,建立了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处理流程。利用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处理中存在的大剩余静校正量难以求取的技术难题。

焉耆盆地;复杂地区;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

1 研究背景

剩余静校正是经野外一次静校正、折射静校正或层析静校正后,在消除大部分静校正异常的基础上,根据正常生产记录中的反射信息估算静校正量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解决较大剩余的静校正问题,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通常采用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较小量的剩余静校正量问题,但是当剩余静校正量大于反射波形1/2周期或信噪比较低时,应用常规剩余静校正求解方法就会出现周期跳跃,导致剩余静校正后地震成像效果不佳[1-3]。

焉耆盆地山前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很低,静校正问题十分突出,造成地震成像精度不高,推覆体形态不清楚,不能满足构造解释需要。主要原因是以前采用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难以较好解决该地区静校正问题,这是需要解决和突破的技术难题。因此,本文通过重点研究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方法,解决焉耆盆地山前带地震资料存在的大剩余静校正量问题,从本质上提高该地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精度,满足构造解释需要[4-6]。

2 方法原理与关键参数

2.1 方法原理

全局寻优静校正方法综合了最大能量法、模拟退火法和遗传算法的优点,根据能量最大原理,对稳定层的反射波进行能量计算,求取各炮点及检波点的剩余静校正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大剩余静校正量问题[7]。

全局寻优剩余静校正就是基于上述公式,利用各道与模型道相关性,依据能量最大原理求解。然后利用最大能量法产生的解,作为模拟退火法的初始值,再进行遗传算法多次迭代,直到炮点误差和检波点误差达到要求为止,进而得到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

地震资料含有低、中、高频率成分,不同的频率成分对地震资料的成像效果影响不同,并且不同频率成分计算的剩余静校正量也不同。因此,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首先将资料进行小波变换分成不同频段的数据体,在不同频段的数据体内建立模型道;然后采用全局寻优方法分别计算静校正量;最后再进行小波重构合成,得到静校正数据体,进而达到提高地震资料成像效果的目的[8-9]。

2.2 互相关时窗

互相关时窗是非常关键的参数,该参数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分频优化求解静校正的效果。互相关时窗应尽可能选择信噪比高、连续性强的反射层,而且时窗应该随构造变化而横向变化,特别注意的是时窗最好不能选取浅层和深层。研究认为,复杂地区互相关时窗一般不能小于700 ms,否则会导致假构造;不能大于1 800 ms,否则效果不明显。

2.3 最大时移量

不同频率成分对静校正精度要求是不同的,高频成分要求静校正精度高,做高频寻优静校正时移量可以小一点;低频成分要求静校正精度相对低,做低频寻优静校正时移量可大一点。研究认为,高频寻优最大时移量一般15 ms左右;中频寻优最大时移量一般20 ms左右;低频寻优最大时移量一般25 ms左右。

3 应用效果

在焉耆盆地山前选择一条测线(YQ680),应用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方法进行精细处理。新老剖面对比显示(图1),新处理剖面信噪比明显提高,同相轴的连续性明显增强,斜坡带反射信息丰富,断层更加清晰,断点更加准确,构造形态可靠。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局寻优分频静校正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焉耆盆地山前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大剩余静校正量问题,地震资料成像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图1 YQ680线全局寻优静校正前(左)后(右)的叠加剖面

[1] 王雪梅,王义和.模拟退火算法与遗传算法的结合[J].计算机学报,1997,9(4):68–70.

[2] 惜裕庚,柴天佑,恽为民.遗传算法综述[J].控制理论应用,1996,13(6):697–708.

[3] 彭真明,韩燕君.遗传算法及其在剩余静校正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1998,5(1):56–58.

[4] 李辉峰.非线性全局最优化方法在剩余静校正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

[5] 何超群.综合非线性最优化技术在剩余静校正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6] 赵平, 陈从希,胡小波,等.春光探区排10井区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方法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6,30(5):52–55.

[7] 吕亚亮.复杂地表山地地震资料拼接处理方法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1):63–65.

[8] 罗玲.DZ地区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与效果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24(1):43–45.

[9] 吴长江.泌阳凹陷三维地震资料叠前噪声压制方法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23(6):41–44.

编辑:赵川喜

2017–09–26

马亚松,工程师,1965年生,198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石油物探专业,现从事石油地震资料采集方法研究和解释工作。

1673–8217(2018)04–0054–02

P631.4

A

猜你喜欢
焉耆全局信噪比
Cahn-Hilliard-Brinkman系统的全局吸引子
量子Navier-Stokes方程弱解的全局存在性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数据链信噪比估计算法
数据规则化技术在焉耆盆地老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低信噪比下基于Hough变换的前视阵列SAR稀疏三维成像
焉耆北渠村采风(外四首)
焉耆味道
保持信噪比的相位分解反褶积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