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2018-08-20 11:10刘阿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班级管理

刘阿涛

〔关键词〕坏苹果效应;消极影响;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9-0077-02

小涛是我班一个名副其实的“体育风云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很突出:体育课上不是帮老师搬教具,就是帮体育委员整理队伍;大课间一会儿到队伍前面领操,一会儿下到班里指导学生动作要领;体育节更是积极踊跃报名各项比赛,足球、篮球、田径,处处能见到他飞奔、跳跃的身影,且成绩不俗,大放异彩,算得上是学校体育界的佼佼者,深受体育老师们的赞赏。

可是,就这样一个体育风云人物,在其他课堂上,却是科任老师的“头痛大王”:上課不是看课外书就是发呆、睡觉,搅得班级纪律乌烟瘴气;下课就像是脱缰的野马在走廊上肆意地跑来跑去,不顾其他同学的安危;值日不认真,拿着拖把东挥一下西舞一下,或者干脆偷偷地溜走。这不,英语课刚上完,科代表就跑到我办公室投诉他了:“老师,小涛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趴在桌子上,同学提醒后,他虽然不趴桌了,但开始和后面的同学聊天了。老师示意他,他才有所收敛。怎么办啊?”说完,撅起了小嘴,无奈又无助地看着我。“是啊,这可怎么办啊?”我陷入了沉思,“每天都被各科代表投诉,无论是我找他谈话了解情况,还是让他做纪律小组长,培养其责任意识,抑或惩罚教育他,让他懂得无规则意识的危害,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好不过三天,他就又原形毕露了!”

正当我愁眉不展、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老教师提醒我说:“小涛不是很爱体育嘛,你就以此为条件:课堂上遵守纪律就允许他上体育课,如果表现不佳就不让他上体育课,把他留在办公室好好反省。”“是啊!”老教师的提醒使我醍醐灌顶,“通过这种惩罚方式,减少他上体育课的愉悦刺激,或许能修正他违纪的行为。”

下午放学的时候,我把小涛叫进了办公室。我问他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怎么样,他要么支支吾吾,要么顾左右而言他。我把科代表投诉他的话原封不动地陈述了一遍,我以为他听后会羞愧难当,最起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结果不然,他的神情丝毫没有变化,依旧那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我一时怒上心头,严厉地对他说:“如果你以后再不遵守纪律的话,那就别上体育课了,在我办公室好好反省反省,什么时候反省好了,什么时候再去上体育课!”他听后,诧异地瞪大双眼,不可置信地看着我,仿佛在说:这是真的吗?可是,从我坚定的语气中,他最后确信我不是在开玩笑,这是真的。

那次谈话以后,每次小涛有违反纪律的行为,我都会禁止他上体育课,把他请到办公室来反省。开始的一个月,他还能够为了正常地去上体育课而努力克制自己,争取不违反纪律,行为上有所收敛。我看到他的变化,开心不已。可是好景不长,最近几周,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不仅在其他课堂上屡次犯错,就连体育老师都来向我投诉道:“小涛同学最近怎么了?以前上体育课的时候这么积极,最近却大变样,不仅出现了懒散、迟到的现象,今天居然还旷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啊?有这回事?”我很讶异,“他不是很爱体育的嘛,怎么体育课堂也开始违纪了?”

放学后,我又一次把小涛叫进了办公室,想问个究竟。开始他抿着嘴不说话,最后被我逼问急了,他才委屈地流下眼泪,哽咽地说起来:“我原来是很喜欢体育的,可是,体育课和其他课是两码事,您不能因为我在其他课堂上违纪了就剥夺了我上体育课的权利啊!我以前表现不好,但是我可以慢慢地改进,您总是拿体育课为借口来要挟我,这让我很伤心沮丧。我想,如果我不爱体育了,您是不是就不会以此来要挟我了!”说完,眼泪顺着脸颊留了下来。听他说得有情有理,我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办。

情急之下,我咨询了学校的心理医生。他向我阐明了小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由。原来这是一种叫做“坏苹果效应”的心理现象。“坏苹果效应”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把给个体带来或积极或消极效应但本来相互独立的各个事件硬牵扯到一起去处理而产生的一系列负面连环效应。比如在这个事件中,对小涛来说,“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是“坏苹果”,“上体育课”是“好苹果”,这原本是两件各不相干的事,但是我却硬生生地把这两件事情捆绑在一起,以得到“好苹果”为由要挟小涛去吃“坏苹果”,最终导致他对“好苹果”也不感兴趣了。为什么会对好苹果也不感兴趣了呢?原因是小涛心里产生了一种不满的抵触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体验侵蚀感染到他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上。即便他开始去吃“坏苹果”,那也是他表面上屈服顺从,但内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纳,久而久之,小涛变得意志消沉,缺乏自主追求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的内在动力,表面顺从,但其实对教师有抵触和不满情绪。

原来是我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小涛不爱上体育课了。负强化这种心理战术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能够遏制学生的不良行为,但是如果长期应用的话,就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变得不仅没有吃下“坏苹果”,最后对“好苹果”都失去了兴趣。

那该怎么办呢?深思熟虑一番,我决心解除对小涛“好苹果”与“坏苹果”的绑定,对他不同课堂的表现当成独立事件来看待和解决,就事论事,不掺杂其他的问题,更不过分夸大其词。另外,我诚恳地向小涛道了歉,不断地和他沟通交流,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不断寻找突破口,对他进行帮助。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我对他的关爱,不仅消除了不满的情绪,还恢复了对体育的热爱。不仅如此,他还开始慢慢地主动改变自己,虽然会偶尔犯错,但是我相信有了前车之鉴,他一定会珍惜眼前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爱华小学,深圳,518107)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班级管理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
浅谈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