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5年广东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分析

2018-08-21 08:21骆嘉欣张秋
决策探索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个人卫生总费用筹资

骆嘉欣 张秋

卫生总费用是卫生支出核算货币化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空范围内,社会用于卫生服务所耗费的资金总和。卫生费用筹资总额及筹资比例,不仅可以反映社会、个人和政府三方在一定经济水平条件下,各方的费用负担及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可以衡量卫生筹资的公平和效率。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文相关数据来源于广东省卫计委网站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情况简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报”“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广东省财政厅网站的“財政预算决算情况”,国家统计局网站的“广东省价格指数”。基于相关数据,笔者分析了近十年来,广东省的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费用及政府、社会和居民现金卫生支出构成的变化。

二、结果

(一)广东省卫生筹资概况

在2006—2015十年内,广东省的卫生总费用一直保持上涨的趋势,从2006年的884.5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3301.7亿元,其占GDP的比重也保持着总体上升的状态,从3.30%上升至4.55%。但和全国相比,广东省占GDP的比重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卫生总费用增速上,广东省2006—2011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12年开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

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即卫生总费用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是用来衡量卫生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按可比价格计算,广东省2006—2015这十年间,2006、2007和2010年的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其余各年均大于1。

进一步将2015年广东省卫生筹资总额及其占GDP比重与全国以及部分省进行比较,发现广东省的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额处于中上水平,但其占GDP的比重则处于中下游水平,这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见表2)。

(二)广东省卫生筹资结构

卫生总费用的3个构成部分分别是:社会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和政府卫生支出。在2006—2015十年间,广东省的政府和社会部分的总额均一直上升,而个人部分的总额虽偶有波动,但总体上在增长。

政府和社会部分的比例总体上在增加的原因在于,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障等医疗卫生及相关领域的投入是新医改的重点内容,所以政府部分增长明显。个人卫生支出比例持续下降,从2006年的47.4%下降至2015年的26.0%,“十二五”规划中的目标之一是将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到30%以下,而且在2015年广东省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成“卫生强省”,主要指标之一是要求个人卫生支出总费用比例为25%以下。显然,基本接近本省设置的目标比重。但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想要避免“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需要将个人现金卫生支出降到卫生总费用的15%~20%,且国家想要实现基本卫生服务全民覆盖,需要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所以广东省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改善三方筹资的比重和负担(见表3)。

在与全国水平的横向对比中发现,广东省的人均卫生费用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3.37%,其中2009—2012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个人卫生费用支出比方面,广东省2007—20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年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与不同省份的横向对比中,发现2015年广东省的人均卫生费用水平高于四川省和山东省;政府支出比重高于山东省,处于中下游位置;社会支出比重高于四川省和山东省;个人支出比重低于四川省和山东省(见表4)。广东省的卫生筹资结构符合我国卫生筹资结构“三四三制”的调整目标,基本可以保障该省的贫困人群和脆弱人群被卫生保健所覆盖,在获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不致面临巨大的经济障碍和极高的致贫风险。总体而言,广东省人民的卫生费用可及水平较高,负担较轻。

(三)广东省政府卫生支出

2006—2015年,广东省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基本快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5年的5.27%,增至2015年的7.45%,这个指标显示了政府对卫生的承诺。在201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提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制定的目标是将政府支出的15%分配给卫生领域,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区域的成员国2010年讨论将政府支出的8%分配给卫生部。通过与国际区域卫生目标的对比,广东省政府卫生投入仍显不足。

而政府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呈增长态势,由0.54%增至1.31%,该指标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承担医护费用的能力和决心。2010年世界卫生报告提及如果该指标在GDP所占比例低于4%~5%,就很难接近全民覆盖的目标,广东省在2015年比例仅为1.31%,与目标比例仍有很大一段距离(见表5)。

三、結论与建议

(一)卫生总费用比重小,卫生发展应与经济增长相协调

广东省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虽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3.30%上升至2015年的4.55%,但一直落后于全国水平。卫生弹性系数也偶有出现低于1 的情况,这与广东省排名榜首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增进健康可以带来经济收益”。从卫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来看,卫生投资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健康又通过提高和维持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边际贡献率,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二)优化卫生筹资结构,适度增加政府卫生投入比重,加快建立卫生强省

2015年广东省卫生筹资构成中政府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为29%,低于全国水平的30.4%,在省份排名中处于中游位置。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粤发〔2015〕15号)精神,政府要加强在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医疗卫生重心向基层下移、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下沉,重点处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弱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突出问题,理清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因此,政府应明确对群体健康的责任,建立长效稳固的投入机制,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政府卫生投资,降低社会和个人的卫生支出占比,努力完善卫生总费用的构成结构,改善主体缺位的现象,充分发挥其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主导作用。切实提高政府在公共卫生的投资水平,减少个人的医药卫生负担,逐步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鼓励社会资源多方参与,推进医疗服务建设PPP项目,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投入格局,从而加快实现建立卫生强省的目标。

猜你喜欢
个人卫生总费用筹资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总费用的比较研究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个人卫生不容小觑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21世纪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首次低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