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拳与散打的对比研究析论散打的发展

2018-08-22 08:21郑琪琪
运动 2018年10期
关键词:泰拳格斗传统武术

潘 瑶,郑琪琪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散打项目是比赛双方按照一定的比赛规则,运用远踢、近打、贴身摔等攻防技击技术战胜对手,取得比赛胜利的同场对抗项群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散打的技术源于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泰拳运动起源于传统泰拳。有资料显示,泰拳最初是由我国云南地区的地方拳种传入泰国,在泰国得到重视并发展起来的。其技法以肘、膝进攻为主要特点,以强强对抗为主要风格。泰拳向来以凶狠凌厉在格斗界闻名,泰拳与散打孰优孰劣的比较也是中泰两国人民一直关注的焦点。认真分析和比较泰拳和散打2个项目间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模式,可为对散打运动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散打与泰拳技术对比分析

1.1 散打的基本技术

散打是由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而来的,项目成立初期也称散手,其主要技术包括踢、打、摔、拿4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其主要运用技巧为远踢、近打、贴身摔。拳法的运用以拳法组合为主,要求快速多变;腿法的运用要求以拳腿组合为主,快打快收;摔法要讲求时机;拿法讲究粘连黏随,顺势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打从克敌制胜的搏斗技巧演变成了一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散打的规则也随之改变:在规则中规定比赛中不能使用头部、肘关节、膝关节进行打击,不允许使用反关节技术,不允许使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禁止使用任何手段攻击倒地一方的头部。因为规则规定佩戴的拳套类型为拳击手套而非分指拳套,所以手指擒拿技法无法采用。在现代散打规则的制约下,现代竞技散打以踢、打、摔为主要技法。散打中常用的拳法有冲拳、贯拳、抄拳、劈拳和鞭拳。腿法包括鞭腿、蹬腿、踹腿、摆腿等。摔法包括抱摔、接拳摔、接腿摔等。在散打实战中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击中对手,形成有效进攻。

1.2 泰拳的基本技术

现代泰拳是从传统泰拳发展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拳击的技术和比赛规则,但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其传统的技术体系和原始的格斗技巧,从而形成了现代泰拳这一风格独特的格斗项目。现代泰拳与散打的技术体系十分相似,也是以拳腿攻防技击为主,力求战胜对手的同场格斗型项目。泰拳的基本技术包括拳法、腿法、肘法、膝法和摔法。泰拳中的拳法包括直拳、钩拳、摆拳。泰拳中的腿法主要分为蹬腿和踢腿,蹬腿为直线型腿法,刚劲有力;踢腿为侧向型腿法,身体拧转展现尤为充分。泰拳中的肘法分为平肘、挑肘、砸肘、反肘和双肘等。泰拳中的膝法分为冲膝、弯膝、扎膝、穿膝、飞膝等。泰拳中摔法较少,主要以力取胜,像散打中的接腿摔等技巧型摔法较少。泰拳技术以肘、膝为主,被世界格斗界公认为最凶悍,最具有杀伤力的格斗项目。泰拳中的防守技术,包括截击、格挡、阻击等,但泰拳注重直接对抗,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抗击打能力。

2 散打与泰拳的比赛规则比较

泰拳与散打竞赛规则相比,则更为简单,规则条文中记分一项仅9条,与散打规则中相关条文对比,见表1。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点到为止,所以在制定比赛规则时,散打与泰拳有着较大的不同。他们的技术打法和风格特点也各有偏重。散打讲求“点数获胜”,要求运动员快速灵活,战术组合要灵活多变。但也正是这种指导思想,决定了散打技术中缺乏泰拳技术中的重创性,而且经常会出现搂抱的现象,影响比赛的观赏性,虽然裁判会进行判定,但屡禁不止。而泰拳发源于原始格斗,重视战胜对手,所以在技术方面更为直接简练,强打强攻的战术意图十分明显。虽然随机变化较少,但崇尚进攻,将防守寄于进攻之中,这种猛打猛攻的格斗风格要求泰拳运动员具有强大的身体素质,同时也使泰拳比赛更具有观赏性。通过上文对散打与泰拳比赛规则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散打的比赛规则在规范性和全面性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散打的比赛规则在遵循中国传统武术规则的条件下,可吸取其他格斗项目规则的优点,以促进我国散打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求能够更进一步散打技术和比赛观赏性。同时,加大中国散打的改革力度,加强对抗,减少缠抱,突出中国传统武术的技术风格特点。将中国传统武术技法中的理法、术、功的内容以及传统拳术修炼和运用的方法准则、攻防招法、变化运用的法则融会于散打之中,以迅速提高散打竞技比赛的质量和水平。

表1 散打与泰拳比赛规则的差异

3 散打运动发展

3.1 散打应注重德艺双修

现阶段我国政府提倡国民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散打属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合时代的要求,能够促进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培养爱国精神。在散打训练中加强武德教育,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帮助。对散打运动员的训练,“重武轻德”是目前存在的一大弊端。大多数散打运动员在小时候就开始进行技术方面的训练,但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武德教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在竞技体育蓬勃发展的环境下,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武术也日趋单一。在竞技至上的思想的影响下,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忽视了中国传统武术中内外兼修的要求,只侧重于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精神的修炼。

泰国本身就是一个宗教信仰十分强烈的国家,泰拳运动员也是通过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运用对宗教的精神寄托,在场上充分的表现自我,实现内外兼修,达到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由于有着精神的寄托,泰拳运动员经常能够克服各种困难,进行刻苦训练,并在比赛中发挥出常人不具备的坚韧品质,这与中国传统武术中所讲求的内外兼修有着相通的道理。由此可以看出,武德的修炼应该是从散打训练一开始就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从身体活动来体会精神世界一种途径,如果只停留在技术训练这一表面层次,只会影响散打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的发挥,散打项目也只能成为满足物质欲望的手段和没有思想内涵的打架技术。散打的训练应该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身体的有限与思想的无限,以传统武术中的“道”指导“拳”,从而帮助训练者达到身心合一的最终境界。

3.2 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

在散打与泰拳的比较中,我国散打项目的训练体系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泰国泰拳有这良好的群众基础,泰国在中小学就开展了泰拳必修课,许多优秀泰拳运动员从小就练习泰拳。而散打在我国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只有极少数散打运动员是在青少年阶段开始练习散打。在散打与泰拳的对抗中,散打运动员的抗击打能力和体能与泰拳运动员有较大差距,这导致在散打与泰拳对抗的比赛中,泰拳运动员击倒散打运动员的次数远高于散打运动员击倒泰拳运动员的次数,而且多次在比赛中散打运动员因体能原因导致比赛失利。由此看出,散打训练体系中存在的不足:首先是群众基础不足,其次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再次是训练方法体系不科学,没有借鉴传统武术中的训练方法。对应的解决办法为:扩大散打运动在中国的群众基础;散打运动员应进行全程性多年运动训练计划,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训练;对散打训练进行科学的监控,尝试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训练方法加入到散打训练中去;重视散打运动员体能的训练。

3.3 加大散打市场化发展

在散打和泰拳的推广现状调查研究中发现,泰拳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程度和普及程度要优于散打,这是因为泰拳的推广路径是职业化和商业化相结合。根据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可知,泰国国内参与比赛和训练的职业拳手有10万人左右,与泰拳相关的俱乐部和全馆数量和密度都超过散打俱乐部在中国的数量和密度。庞大的职业运动员基数促进了泰拳技术的发展,同时火热的泰拳赛事也大大地减少国家对泰拳发展上的资金投入。

散打运动从开设试点发展至今只有30多年的时间,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武术的新鲜事物。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散打的推广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在国内创立“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等著名赛事。这是很有市场前景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不仅能使中国传统武术在新时期继续传承和发展,也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中国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文化自信。虽然由于比赛规模和经验的不足,散打运动还没有全面推广开,还不能完全充分发挥市场化的效果,但从已经发展成熟的格斗项目中吸取经验,如泰拳可以快速提高散打发展的理论指导。

4 结 语

散打与泰拳相比,虽然二者都是源于各自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散打没有充分地体现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技击风格特点,后续改革中应注意回归中国传统武术和文化。散打的训练应该=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身体的有限与思想的无限,以传统武术中的“道”指导“拳”,从而帮助训练者达到身心合一的最终境界。散打应建立更为科学的训练体系,扩大运动员基数,建立科学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并注重体能的训练和内外兼修,同时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散打项目,开展更多的商业比赛。散打作为一项新兴的格斗项目,有着无比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活力,相信它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泰拳格斗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张伟丽 格斗玫瑰
ACE MUAY 传承泰拳 开发泰拳健身教育国际标准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泰拳少年被打死令泰国反思
第八道格斗料理
格斗料理
泰拳:最刚猛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