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口语表达训练设计新视角

2018-08-22 10:17苏帅花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视角口语表达农村小学

苏帅花

[摘 要]农村小学口语表达训练有自身特点。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农村小学生的学力基础,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可通过解析文本插图、挖掘文本主旨、填补文本空白、理清文本思路来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学生顺畅表达。

[关键词]农村小学;口语表达;设计;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100090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现实需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必须要以口语表达训练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农村小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极其不利的。

一、解析文本插图,点燃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

文本插图集直观、形象于一体,是非常好的口语表达训练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构建生本之间的交互式语言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特点,点燃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学伊始,教师出示文中出现的三幅插图导入:“大家仔细观察这三幅图,找一找在每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寻找,不一会儿,就将插图中出现的鲤鱼、小蝌蚪、小乌龟、小青蛙等小动物找了出来。教师继续引导:“请大家再次观察这三幅图,这些小动物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一些事情,它们好像在交流着什么?它们在聊什么呢?你能分别将这三幅图的内容表述出来吗?然后再将这三幅图中的内容串联起来,编写一个故事。”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纷纷借助插图内容进行口语表达。有的学生说:“小河里出现了一群小蝌蚪,它们不畏汹涌的池塘水流,奋力向前游着,它们在一处相对安静的水域中看到了一条鲤鱼,小蝌蚪们围上去喊妈妈,鲤鱼被吓了一大跳……”借助文本插图,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被点燃。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创造性地运用文本插图,让学生观看插图内容,发挥想象力,对插图展开表达,帮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

二、挖掘文本主旨,激活学生的口语表达思维

文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文本中蕴藏的口语表达主题众多,是口语表达训练的重要依据。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口语表达,教师必须以文本主题为基点,深度挖掘文本主旨,拓宽口语表达的维度。部分教师将文本主旨与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割裂开来,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更是不可取的。

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后,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了一个口语表达活动:“被蛇咬掉尾巴后,小壁虎找了哪些小动物去借尾巴,它们为什么不愿意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你认为它们做得对吗?”有的学生说:“小壁虎遇到了小鱼姐姐,它看到小鱼也有尾巴,就向小鱼借尾巴。当它说明事情的原委后,小鱼对它的遭遇感到很同情,但是它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它也需要用尾巴拨水。如果没有尾巴,小鱼在水底根本无法活动……”还有的学生说:“小壁虎爬啊爬,正当它沮丧之时,遇到了牛伯伯,它忽然来了精神,心想:‘牛伯伯的尾巴这么长,借给我一点总是可以的吧。于是,小壁虎向牛伯伯讲述自己的经历……”借助这样的口语表达训练,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在开展口语表达训练时,教师要深度挖掘课内资源,以文本主旨為出发点,设计相关的训练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感知文本主旨,又可以拓展口语表达训练的维度,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逐渐得到提升。

三、填补文本空白,升级学生的口语表达品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展口语表达训练活动。在文本叙写的过程中,作者故意留出某些空缺,或者写得比较含蓄,让读者在想象和回味中体会文本的深层内涵,这就是文本留白。文本留白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它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教师问:“沙洲坝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很不方便。面对这一现实,假如你是村子里的一员,乡亲们派你去向毛主席反映情况,你会如何表述?”学生一听要向毛主席反映情况,学习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毛主席,我知道您日理万机,也不想耽误您太多时间,我就想向您反映一下我们村子里吃水难的问题。人离不开水,我们村人口又多,且大都是老弱病残,必须去很远的地方挑水,真是太不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表述给予及时评价并继续引导:“为了解决乡亲们的吃水问题,毛主席带领战士们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乡亲们再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喝了。乡亲们要选派一个代表去感谢毛主席,假如他们选择了你,你会如何表达?”学生认真思索,有的说:“毛主席,谢谢你!”农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对其进行鼓励,同时进行点拨:“你这样表达过于简单了。毛主席为我们做了什么事,事情的结果如何,村民们的心情如何,这些都可以作为表达的内容。”学生补充道:“毛主席,您可真伟大!在您和战士们的努力下,我们村终于有了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我们也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泉水,真是太感谢您了!今天我代表乡亲们给您送来一口泉水,希望您喝了以后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农村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文本留白,引导学生将作者未写出的内容填补出来,升级口语训练内容,在补白的过程中建立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理清文本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厘清文本的写作思路,为口语表达训练奠基。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思路、行文脉络。理清文章思路,能够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本内容,不仅对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主旨、情感有着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也有着重要影响。掌握了文本写作思路,学生在表达时就会按照写作思路进行表述,这样表达的条理性更强。

学习《曹冲称象》时,教师谈话导入:“大家知道自己有多重吗?你是如何知道的?”学生纷纷回答:“知道,用电子秤称啊。”这时教师又问:“可是在古代,没有秤,他们要称东西时该怎么办呢?”学生眉头紧锁,不知怎么办。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了解故事内容。学生读完后,教师问道:“你能讲一讲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但表述得比较单一。于是,教师给出指导:“在复述记叙文内容时,可以从记叙文六要素出发,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本文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叙写的。”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再进行表述就更加顺畅了。

理清文本思路是口语表达训练的前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思维给予引导,让学生迅速掌握文本的行文脉络,实现口语表达的条理性、科学性。

农村小学生对口语表达训练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对此,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从解析文本插图、挖掘文本主旨、填补文本空白等方面着手,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实现表达个性化,为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颜京印.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6).

[2] 王淑娟.浅析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1).

[3] 贺娇娜.从课堂归属感谈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新视角口语表达农村小学
马云的新视角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