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模型在空中领航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8-08-23 11:13王馨王佳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外圈领航教员

王馨 王佳

摘要:BOPPPS模型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由六个部分组成。在空中领航课程教学中应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够提高学员独立思考、处置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BOPPPS模型;空中领航

从1985年施行飞行学员本科教育至今,《空中领航》课程作为一门飞行学员的核心航空理论课程,一直备受重视。《空中领航》是飞行员本科学历教育阶段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员形成空中领航的整体认知,获取空中领航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飞行实际问题能力,为正确进行领航准备和空中领航实施打牢理论基础。所以,空中领航是理论教育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的学科。

1.BOPPPS模型简述

BOPPPS(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 是近年来加拿大诸多知名院校所采取的一种课程设计模式。BOPPPS模型由六个模块组成,分别是[1]:

(1)B:Bridge-in,导入或者叫引言。

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要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提高学员对将要学习内容的兴趣。可以采用讲案例、放视频,提出新问题等方式组织。

(2)O:Objective Or Outcome,学习目标,施教目标。

这个目标包含知识层面、能力层面以及情感层面,并且应明确要学到什么程度、掌握到什么程度。与传统的学会、理解、具备等笼统的描述方法不同,这里所说的目标要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达到的、现实的、可实现的、可观察、清晰的,并且是以学员为中心的。

(3)P:Pre-assessment,前测。

这是一个在教学之前了解学员的一个过程,通过前测可以了解学员对即将要学习内容的认知情况,进而因材施教。前测可通过提问、测验、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

(4)P: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

参与式学习强调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参与学习交互、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常用的做法是将学生分组来讨论,或者利用拼图、鱼缸、角色扮演等等方法使学员融入到互动的情境之中。

(5)P:Post-assessment,后测。

后测的目的是要了解学员对本次课教学的内容掌握程度、学习效果以及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后测的方式要依据课程内容灵活变化。如果是纯理论型的内容,可以采用选择题的方式;如果是应用分析型的内容,则可请学员针对想定的情境进行分析等等。

(6)S:Summary,总结或者小结。

在这一部分当中,教员要将本次课的知识内容体系为学员进行梳理,但也不能为了总结而总结,而是要把课程的内容精炼出来,再次给学员以新的启发。总结的方式可以不拘泥于以往简单概括的方法,可以利用思维导图、问卷、小的应用计划代替[2]。

总之,在充分理解BOPPPS模型组成环节之后,教员就可以依托这六个步骤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了。也可以在原教学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增强教学效果。BOPPPS模型的六个环节或者步骤并不一定要死板的一步一步进行,它可以应用于某个知识点的讲授,也可以应用于小结,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删减,或者合并重组[3]。

2.将BOPPPS应用于空中领航课程

2.1可行性分析

空中领航是一门实用性科学,空中领航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员获知飞行所需的领航基本知识,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BOPPPS融入到空中领航课程中,有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评测学员的学习情况,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任务情景设计

开展BOPPPS模型教学之前,教员需要搜集大量资料、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下面以空中领航中的一节--“领航应急情况处置”课程中采用的BOPPPS模型为例,介绍一下其在空中领航教学中的应用。学习本次课程以前学员已经完成了基本领航方法、航线飞行的领航、空域飛行的领航等知识内容的学习。

(1)引入。利用教学员迷航的案例引出本次课程的内容。飞行人员在飞行中处于不能判明飞机所在位置,无法确定应飞航向的一种状态叫迷航。(空中领航学徐振东)

(2)目标。本次课的内容为领航常见应急情况处置--迷航一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员能够分析迷航产生的原因,总结防止迷航的措施,正确复述迷航后的处置方法。

(3)前测。飞行人员迷航后要迅速正确的处置,一般航行训练时,通常都在机场附近,因此,判明机场方位之后就可以迅速脱离迷航状态。因此,可以考察学员对返回机场方法掌握程度,根据测试情况视情开展教学。通过深入提问,教员既了解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4)参与式学习。参与式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鱼缸、角色扮演、访问等等。笔者这里选取了鱼缸这种模式。鱼缸模式就是将学员分为两组,围坐在一起,第一小组坐里圈,第二小组坐外圈,可以采取自愿原则选择坐在里圈或者外圈。教员准备三个不同的案例,讲解每一个案例的经过。讲解完成后,由内圈学员根据实际案例,分析产生迷航的原因。外圈学员在内圈学员讨论的过程中,不需要参与讨论,聆听即可。内圈学员讨论结束后,由外圈学员向教员阐述内圈学员的观点,总结迷航的原因。针对迷航的原因,请外圈的学员总结相应防止迷航的措施,形成结论后与内圈的学员交流意见。迷航后又该如何处置,则由学员和教员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5)后测。模拟学员即将要执行某项飞行任务这样一个情景,执行任务之前要如何完成领航准备工作,以防止迷航,并为可能发生的迷航情况制订预案;实际飞行中,一旦发生迷航又该如何迅速正确处置。将每四名学员设为一组,每一组制订一份针对迷航这种应急情况的飞行前领航计划,以及一份迷航后处置方法的小报告。

(6)小结:在对今天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让学员利用两分钟的时间,总结各种迷航后复航方法的优缺点。

3.结语

空中领航学这门课程有概念多、 程序多、等特点[4],在教学时,如果只采用传统讲授式的方法,难免会造成课堂沉闷、枯燥、学员精力不集中的问题。将BOPPPS模型融入到领航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使学员成为主体,避免填鸭式教学,真正从“让我学”变为了“我要学”。并且学员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出问题的本质,更利于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提高了教学参与度。教员在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能针对学员对以往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教学方式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员与学员都能受益。因此,将BOPPPS模型融入到空中领航课堂教学中,利用它来提高空中领航课程的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参考文献:

[1]殷旭辉.BOPPPS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黑龙江教育,2015(9)。

[2]陈卫卫.基于BOPPPS 模型和问题驱动教学法培养计算思维的教学设计[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6).

[3]BOPPPS 模式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6(8)

[4]徐振东.空中领航学[M]. 空军航空大学,2018.

作者简介:王馨,1986年1月出生,女,空军航空大学航空理论系空管领航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空中领航。

猜你喜欢
外圈领航教员
晚上好, 教员先生
“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 电脑制作活动获奖作品
梦想领航
史上最长的动物被发现
铁路货车轴承外圈外观检查及手工修磨辅助装置
超过150头领航鲸搁浅澳大利亚海滩已有一半死亡
校长问题
领航鲸
智斗灰太狼
晚安,教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