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精神下的数学活动

2018-08-23 11:13常科霞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儿童过程

常科霞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需要,游戏是童年幸福的象征。游戏同时也是由儿童自发、自主、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带给儿童快乐的,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它在孩子整个童年的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儿童生命与成长的一种状态、一种方式。真正的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需要,带给儿童快乐,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建构起到一定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精神。

游戏精神乃是一种童年的精神,它应当贯穿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否则便意味着对于儿童天性和成长秩序的漠视和背离。而我们五大领域的数学学科不像幼儿园其他学科,他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理性成分较高。而幼儿阶段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样,相对于其他学科,它较难引起幼儿的兴趣。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游戏精神的研究,从关注游戏的工具价值到开始关注游戏的本体价值,开始从抽象的精神层面理解游戏,教师需要在组织指导数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调动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数概念,让数学教学焕发光彩。

一、数学是幼儿的一种游戏方式。

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幼儿的生活拜托过多的报复,并让幼儿从游戏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尤其是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比如小班幼儿认识方位时,我设计成了“小动物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让幼儿探索方位上下、前后,孩子对这个游戏十分的感兴趣,它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轻松愉快的掌握数学知识,并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要有一定难度,减少形象性,增加竞赛性。在活动时,比比谁又快又对,提高幼儿的学习速度,激发幼儿荣誉感。

二、数学是幼儿的一种生活活动方式。

从幼儿的角度来看教学,教学就是幼儿一日在园生活活动中的一部分,与教学相对应的幼儿的学习活动或工作则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的方式。我们经常说数学来自生活,最终回归生活,这句至理名言充分强调了数学教育的最终归宿——用幼儿能理解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幼儿经历了实践、认识、反思,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以后,锻炼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了必然。

如教师引导幼儿给自己的故事画编号码,利用数群很快的整理统计玩具数量,统计全班幼儿的出勤人数,利用加减法来学习游戏中人员的分配和道具的制作等等。由于內容来自生活,活动情节丰富有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极大兴趣,满足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愿望,体现了个性化的魅力,实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理想。事实上,幼儿学习数学最好的奖励不是教师和家长的称赞,而是他们内心的满足感,如果幼儿发现可以用刚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或游戏中的一个个实际问题,他们的内心就会感到满足。

三、数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性的“游戏”活动。

这里的主体定位是指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主体是幼儿而非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是以严格的要求命令学生,教师总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想事情,不利于幼儿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幼儿动手操作在先,教师操作验证在后;幼儿观察表达在先,教师归纳小结在后;幼儿提问在先,教师释疑在后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幼儿,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认知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操作、观察、讨论等途径去探索、去发现。使幼儿不但知其然,而且还可以知其所以然。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还好的了学习知识的方法,促进了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也不短增强。

四、数学是一场有差异的赛跑。

教师还应进一步了解幼儿,尊重幼儿,注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幼儿当前认知水平,依照幼儿心理发展的顺序性确定最近发展区。教师应当注意活动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既要让 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无论任务难度过高或过低,幼儿都不会对课程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应该考虑充分。“备课”更多的是要“备”孩子,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无论是制定目标、环节、还是提问,都应遵循“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解决问题水平上的最近发展区,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教育方法不同,提高能力程度相同的教学目标,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积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应给予需要帮助的幼儿及时准确事宜的指导。自制幼儿进行再创造式的探究性学习,让幼儿深入探究,让最近发展区成为幼儿数学学习的兴奋点。

五、数学是一段过程快乐的时光。

教学的过程就是儿童不断地与外在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儿童获得经验的过程,是儿童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把外在的知识体系操作化、体验化、形象化的过程。集体教学要体现“过程学习”的教师价值观。模式化的集体教学活动牵引着孩子向标准答案靠近,间接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那么如何减少集体活动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呢?老师可以在回顾游戏的环节中,通过同伴间的讨论与交流来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分享的价值不在于评选出今日活动的“最美”“最好”,而是要在过程中启发孩子看到自己与同伴的亮点来扩展经验,间接培养孩子审美、合作、分享等宝贵的学习品质。

真正成功的数学教育,是让幼儿学到了数学知识却觉得是爱生活中玩。她学会一切,而不知道自己是在学习。与此同时,她逐步从无意识过度到有意识。这也许就是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让孩子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充满着快乐和爱,让每个幼儿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心智去发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有效释放他们的创造性,利用数学为工具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获得更多新的数经验,使他们懂得生活、学会生活。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儿童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六·一”——我们过年啦!
雪花的形成过程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