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

2018-08-23 11:13李夏波澜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印染纹样

李夏波澜

摘要:印染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染织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不同表现反映了各地和历史时期人们不同的思想理论、哲学观念和风俗习惯等内容的不同。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下,染织工艺在丝织、印染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染织纹样也各式各样、丰富多彩。中国传统印染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从一门技术转变成一门艺术、从有形到无形的变化、从物质层面转换到精神层面、从实用方面转换为时尚方面。至今染织工艺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和传承价值。

关键词:染织工艺;纹样;印染

1染织技术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纺织印染技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古人就懂得如何在陆地上取料,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染色的原材料,并制作一些简单的纺织工具。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遗址中发现了红色矿物色素,这表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知道了染色。中国的纺织机械也有5000年的历史。西周时期,简单的传统机械缫丝车、纺车、织布机、汉代提花机、织机已被广泛应用。在三代时期染织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商代时期,蚕已可家养。从安阳殷商墓出土青铜器上发现了绢纹痕迹,有效的证实出当时已经掌握斜纹织花和提花的工艺技术。西周时期,织染以及养蚕都有了更专业的分工,大大的提高了丝织品种,提花技艺和丝帛技艺提高了一定的水平。春秋战国时期,作坊业和织染业相互促进,技术上的脚踏提综斜织机代替了距织机。到了汉代,丝绸织造工艺和图案设计要求很高,印染工艺繁多,其中蜡染、雕版印刷更为著名。在三国时期,魏国工匠家马钧改良了提花绫机,有效的提高织造产业的效率。唐代的印染技术主要包括了夹缬、绞缬、蜡缬等多种,织物用泥金银粉画衣裙和堆绫贴绢装饰手法等。宋代花罗织造技艺的高超和缂丝技巧的精湛,以及刺绣细腻繁杂,都使得印染工艺的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突破。

2纹样与印染

纹样图案是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上一项独特的文化。纹样也是古人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的演变史。了解古代的纹样装饰,可以懂得古代工匠家们的巧妙构思以及聪明才智,在工艺制作中得到硕大的启发,发挥出材料的特性。狭义上说,它是某种东西上的装饰图案,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它也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1.1新石器时期

最早的图案是出现在新时期。主要图案有鱼纹、鹿纹、人脸纹、花纹、网纹、水纹、编织图案、火焰图案等。我们的祖先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巧妙地将其表达在各种器皿之上,形成了庄重、自然、协调的装饰图案,开创了一代风格。但当时人们对服装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也就没有将纹样运用在服装上。

1.2商代

在商代,不论是各种食品器皿、酒器、乐器,还是各种摆设器物,都装饰了纹样精美的图案。有些还直接借用动物形象进行建模,如大象、四羊尊等。常见的装饰图案有:饕餮纹、库伊龙纹、夔峰纹、蝉纹、玉带纹、象形等图案。

而纹样运用在服装方面,据最初考察表明是在商代。商代装饰纹样主要表现在领口、袖口、前裙、裙边和裤腿上。表现形式主要是龟背、菱形和云的规则。

1.3周代

到了周代,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纺织业也随之诞生了。人们用它来做服装,所以冠冕的衣服出现了。十二章纹纹饰为:天、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它是仰察天地间万物之象择而用于服饰上图案的源泉。

1.4战国

战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大变革时期。这时器物装饰纹样有了巨大变化:拘谨严肃的饕餮纹和蟠螭纹,转换为活跃开放、富有感情的人间题材,服饰上拘谨严肃的图案也变的温柔细腻了。受秦朝的瓦当艺术的影响,图案逐渐聚焦于艺术的整体性,而不是地方性的描写。

1.5汉代

汉代沿袭战国模式,图案设计更注重朴素大气,丰富多样。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图案的设计不在只是为了外形上的美观,它更加注重艺术价值,体现了统治阶级的需要。而选择龙和凤的纹样也是为了突出纹样造型的寓意。

1.6魏晋

魏晋时期的纹样延续了汉代的风格,纹样设计更加粗犷大气,给人豪放之感。纹样的设计不追求局部,注重整体的线条美,来达到美观效果。当时人们的整体风格是时尚典雅的。

1.7隋代

隋朝统治期间,在服饰方面是奢侈的,其中莫尔图案更是使用到唐代。由此可见,隋代服饰纹样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其中联珠纹、狮凤纹较为出名,这些纹样是隋代服饰的代表作。款式新颖,技术高超。具有对称、连续、交错、清晰、美观、形象鲜明的特点。

1.8唐代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時期。从唐代来看,花草虫鱼多用在服饰图案上,构图饱满流畅。所以唐朝盛行的缠枝图案也是花草与波状连续图案的结合。晚唐服饰纹样更加精致秀丽美观,花鸟纹样和团花纹样的充分运用,使其争奇斗艳,花团锦簇。唐代在继承了前几朝的风格后,更加注重华丽,使服装和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1.9宋元明清

这几个时期的装饰风格各具特色。宋代纹样多运用云纹。元代纹样多运用花草纹、几何纹和动物纹。明代纹样既继承了前朝的图案,又丰富了谐音图案和寓意图。金鱼和秋海棠代表金玉满堂,蝙蝠和云彩代表福从天降等等。到了清代,服饰的纹样发展已经达到顶峰。

3染织服饰

三代皇帝的皇冠服饰分为六大冠。春秋战国时期,服装的款式主要有长袍、连衣裙、毡帽、单裙、棉裙等。秦汉服饰款式中,男子穿袍为贵,女子则以深衣为尚,色彩设计以黄色为皇帝所服,正青色为高贵者所服,单青、绿色为百姓所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式服饰的常见样式有长袍、禅服、长袍、石榴、半袖等。在设计方面也给人俏丽的感觉。中唐以后,“性感”设计理念首次出现,有圆领、方领、斜领、鸡心领等以勾画胸部细节。宋代民间服饰以鹤斗篷和直衣等为代表。女装是常见的款式,设计偏向优雅典雅的风格。元代男子以长袍服装为主的服装风格,色彩以红色为主,分为贵族和平民两种,多用羊皮和貂皮制衣。袍衫为明代男子便服,妇女基本款式有衫、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清代,男装服饰是长袍马褂。女子贵妇服饰图案多用龙凤、万福万寿、八宝平水等,装饰多以珠宝玉石。一般满族妇女着民族服饰的旗袍,汉族妇女主要以衬衫作为日常服饰。

结语:

中国传统的染织工艺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目前是世界上是独有和先进的,加快了世界上染织技术的发展。汉代“丝绸之路”的出现更是对中西方染织工艺的沟通产生了巨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纵观中国古代染织技术的发展,各历史时期都有各种创新进步,反映了社会制度、宗教制度、文化背景、民俗风情以及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兆熊论古代染织工艺与纹样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2005(2): 59-64.

[2]刘安定,邱夷平。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研究一以染织工艺为例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52--57.

[3]秦杰.《传统手工印染工艺的审美特色》、(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6月.

[4]汪邦海.《传统印染工艺的开发和思考》、《山东纺织科技》.2002年第4期。

指导教师:章萌,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印染纹样
打造“一企一精品”,柯桥区印染 品牌全媒体推广活动启动
高效降解菌耦合颗粒生物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
拯救“濒危”花纹
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战国时期带钩的纹样艺术特点
印染书香
现代印染艺术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玩趣纹样
浅谈二方连续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