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传播维度下看NBA赛事传播

2018-08-23 11:13向凡洋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

向凡洋

摘要:体育赛事作为一种观赏性极强的的竞技项目,一直以来颇受大众关注,尤其是直播技术和平台的发展,使得世界杯、欧冠联赛、奥运会和NBA联赛等成为举世瞩目的体坛盛事。NBA赛事的传播发展至今,已不是单纯的竞技赛事的传播,而是一种“仪式化”的视听盛宴。本文试图从仪式传播的维度对NBA赛事直播就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NBA赛事;仪式传播;文化共同体;身份认同

一、NBA联赛与腾讯体育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体育赛事这种极具观赏性的竞技运动的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世界杯、欧冠联赛、奥运会、NBA联赛等体育盛事每年都通过直播成为全球共襄的盛事。2015年,腾讯体育以超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NBA未来5个赛季的独家网络直播权,NBA开始进入版权独家合作的新阶段。

2016年腾讯网发布《NBA网络直播影响力:中国体育直播生态价值报告》显示,腾讯体育获得NBA独家网络直播权后的首个赛季(2015-2016赛季),通过腾讯视频观看NBA的用户飘升至4亿,其中25%左右用户选择观看直播,该赛季NBA直播的点击量超过200亿次,关注度远超其他世界级体育赛事。①腾讯体育的NBA赛事直播具有较高的用户粘性,在赛季直播中,超过85%的用户反馈观赛日日均观看NBA直播时间超过30分钟,57%以上用户每天观看直播时间超过1小时。

二、NBA联赛的仪式传播

坦姆比亚认为,“仪式是一种文化地建构起来的象征交流的系统。它由一系列模式化和系列化的言语和行为组成,往往是借助多重媒介表现出来,其内容和排列特征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礼仪性的(习俗),具有立体的特性(刚性),凝聚的(熔合)和累赘的(重复)特征。”②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仪式本身就是一种传播。美国传播学者罗森布尔认为,“任何形式的仪式都是一种传播,仪式通常以符号行为的方式呈现于社会情境之中,仪式以最基本的信念与价值为基础,编码了符号和意义系统的逻辑,仪式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最有效的传播形式。”③宗教或世俗的仪式具有象征意义和传播特性,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传播机制。

1. NBA联赛的文化共同体构建

传播的仪式观认为传播“并非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④据美媒報道,2018年NBA季后赛有来自3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62名国际球员参与,这两个数字都创造了NBA历史纪录。⑤此外,NBA的观众也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但NBA却通过其独特的体育文化将观众汇聚成一个没有文化偏见、没有种族限制、没有身份高低贵贱的文化共同体。

随着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发展,NBA越来越被策划为一个周期性的、循环性的媒介仪式,每年全球的NBA球迷都聚集在屏幕前收看NBA比赛;这些文化、境遇不尽相同的个体集合成为的文化共同体中,个体间相互形成了强烈的关于NBA的认同感,并获取基本意义和文化满足感。站在全球的高度来看,NBA观众包含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各大地域,包含白色、黄色、黑色以及混血等各色人种,也包含了西方、亚洲、非洲等各种文化。这个由多元化、复杂化的个体构成的观众集合有一个共同的热爱和信仰——NBA,除了收看比赛,他们也通过社交网络、视频弹幕的各种方式参与到这场仪式中。

2.NBA联赛中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 (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其内涵是指个体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包括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网络语言“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本质就是寻找身份认同。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很难通过一个仪式实现数以亿计的人的身份认同,但是NBA这种媒介仪式通过电视和网络在全球范围传播,可以让数亿观众通过观看比赛获得共同的身份认同感。

对平民文化的认同是NBA身份认同中最重要的一环,在NBA的赛事中,不论是球员和是观众各自都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然而作为NBA文化共同体的一员,并未等级高低、身份贵贱之分。2008-2009赛季,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亲临华盛顿奇才队主场,为他喜欢的公牛队加油助威;2011-2012赛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洛杉矶NBA赛场,观看湖人队与太阳队的比赛,引得到场的NBA球迷直呼“太酷了”。NBA之所以受到全球篮球爱好者的追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能带给作为普通人的观众以身份认同。

三、NBA体育文化传播的启示

NBA赛事的传播作为一种媒介仪式,通过电视和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将观众带入其中,完成一种“仪式”。通过仪式传播在全球的受众中进行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塑造身份认同感,同时将NBA的主场文化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共享,在不断的发展中丰富和传承NBA的文化内涵,实现全球语境下的跨文化表达。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体育大国的形象,却在打造体育强国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在我国没有一个体育项目能像NBA一样取得体育、文化和商业的多重成功,一大原因在于我国的职业体育机制的建构中忽视了文化的建设。NBA十分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这一点在球员选拔中就有体现,参加NBA选拔的球员要求学历最低为大学学历,而我国的运动员选拔重视体育素质,而轻视文化素质。其次NBA具有深深的美国本土文化烙印,但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固步自封,反而不断地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积极的进行跨文化传播尝试,在跨文化传播中自我完善。所以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既要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又要包容兼并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在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英]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2][美]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注释:

①NBA网络直播影响力:中国体育直播生态价值报告_科技_腾讯网 http://tech.qq.com/a/20160622/ 007900.htm# p=1

②[英]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8.

③Rothenbuhler. Eric. W. Ritual Communication: From Everyday conversation to mediated ceremony, Thousands Oaks,CA:sage1998

④[美]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页.

⑤33个国家62名球员!本季再刷一NBA历史纪录_NBA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http://sports.sina.com.cn/ basketball /nba/2018-04-15/doc-ifzcyxmu8666057.shtml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
无间地狱中的“泣儿”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英语专业定向生交友圈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