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力与视野谈起

2018-08-24 01:09李永胜
政工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危机感王宝强藏族

☉李永胜

何谓视力?何谓视野?打个比方:有两支狼来到草原,一只很失落,因为它看不见肉,这是“视力”;另一只却很兴奋,因为它知道有草就会有羊,这是“视野”。关于视力与视野的差别,亦可用眼睛与眼光来形容和比对。眼睛只能看到当下,眼光却能看到未来。同时,透过对视力与视野的比较和理解,人们深思之中还能由此读出“什么是危机、为什么要奋斗、依靠什么来获得幸福”这样一些人生命题。

身处优胜劣汰的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危机、职业危机、家庭危机、信任危机等各种危机齐肩并存。可以说,时时有危机,处处藏危机。俗话说:知危者不危,忘危者必危。没有危机感才是最大的危机,保持危机感却是一种境界和进步。面对危机,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知不足而奋起直追,从而转危机为机遇,化危险为平安,成就一番事业。军人出身的任正非,1988年创办了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其后公司发展迅猛,年销售额达15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GSM设备、交换机产品及接入系统的佼佼者。他在给自己的员工培训时经常说:“这些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这些年。”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奋斗意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做,这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孙中山先生说:“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生存离不开奋斗。古时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照读、祖逖闻鸡起舞等有关奋斗的典例,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奋斗的人们。奋斗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而是崎岖不平、布满荆棘,充满艰辛与苦涩。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我们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不自卑、不气馁、不放弃,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看待问题,坚定信心和意志走下去,就一定会走出泥泞的沼泽地。草根本色演员王宝强,从《听风》中的“阿炳”到《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再到《士兵突击》中的兵王“许三多”,他从一名一边做短工一边做群众演员的“北漂”成长为内地一线人气演员,传奇经历成为了一段个人奋斗史的佳话。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传奇,为了这个梦想,王宝强在少林寺学艺6年,在北影厂门口蹲候3年,无数次在工地搬砖运沙挥汗如雨,用很多现在人罕有的真诚、朴素、努力让梦想成真。

哲学家说,幸福是一种自我体验和感知;实业家说,幸福在创造和劳动中。幸福固然美妙难求,似乎不在视线之内,但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真正的幸福不在终点,而是在沿途,它存留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进步的收获喜悦和在为梦想打拼的过程之中。一个真正懂得幸福的人,必然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工作充满热情,不以辛勤劳作为苦,反而甘之如饴,在应对危机、不懈奋斗中体悟幸福。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在西藏工作的8年多时间里,始终把藏族人民疾苦看成自己的疾苦,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自己的幸福。他在日记中写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能为他人解决点困难和痛苦,我认为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为能够两次进藏,帮助西藏同胞做些工作,心里感到由衷的幸福。”事实正是如此,他正是在为生活苦难的群众慷慨解囊中,在为无依无靠的老人嘘寒问暖中,在对失去双亲的藏族儿童的主动收养中,在带领藏族人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执着奋斗中,升华了自我,实现了价值。

奋斗构成了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演绎着鲜活的人生真谛。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和标准,但任何一只驶向幸福港湾的航船,都曾遭遇过风雨危机的侵扰,满载着种种奋斗的历程和故事。作为军人,选择奋斗就应放眼长远、坚定前行,着眼祖国的建设和统一,舍小家、顾大家,时刻保持应战和打仗的姿态;即便道路曲折、前途渺茫,也要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从而在持续的努力奋斗中开阔思维视野,收获应有的人生幸福。

猜你喜欢
危机感王宝强藏族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刘德华教王宝强洗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等不起的危机感
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
危机感影响成败
破机关化立群众性以危机感换进取心
王宝强幼年习武照曝光 苦练一字腿鹰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