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深挖路堑边坡滑塌处治设计

2018-08-24 10:19郭万林
山西交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坡坡路堑植草

郭万林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1 项目概况

1.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位于珠三角西部地区,深挖路堑滑塌段路线中心最大挖深20.20 m,左侧最大边坡高度40.28 m,此段边坡原设计边坡坡率及支护形式为:

a)边坡坡率 第一级边坡坡率1∶1,边坡高度10 m,一级边坡顶部平台宽2 m;第二级边坡坡率1∶1.25,边坡高度10 m,二级边坡顶部平台宽5 m;第三级边坡坡率1∶1.5,边坡高度10 m,三级边坡顶部平台宽4 m;以上为第四级边坡,边坡坡率为1∶1.25。

b)边坡支护 第一级边坡采用锚杆格梁+植草防护,分段长度180 m;第二、三级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梁+植草防护,分段长度159 m和134 m;第四级边坡采用人字形预制混凝土块骨架+植草防护。深挖路堑典型断面图如图1。

图1 深挖路堑典型横断面图(单位:cm)

1.2 工程地质概况[1]

1.2.1 地形地貌

该段深挖路堑所在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区,该区域地形较平缓,自然坡度最大不超过16°,地面高差约10 m,地表植被主要为松树、各种灌木和蕨类植物。

1.2.2 地层岩性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段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a)粉质黏土 颜色为褐黄色,呈硬塑状,稍微具有一定黏性和韧性,干强度较高。

b)全风化泥质粉砂岩 颜色为棕红色,风化严重,强度低,岩体结构基本破坏,岩体呈土石结合状。

c)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颜色为紫红色,风化较严重,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基本呈碎块状。

d)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颜色为紫红色,中等风化,细粒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完整。

1.2.3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现场水文调查结果,本区域水的类型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只在雨季存在,为短暂性地表水流;地下水主要靠降水补给,有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1.2.4 地震烈度

该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 s,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2 边坡现状

该段深挖路堑左侧第二级、三级边坡于2016年11月13日—11月14日完成了预应力锚索的张拉,第一级边坡开挖时间为2016年11月22日—11月30日。2016年11月30日,第一级边坡坡面出现局部垮塌。12月2日,该段边坡整体发生滑塌,在坡顶外12 m处出现纵向裂缝,裂缝最大宽度20 cm,且裂缝从坡顶向坡脚发展,第三级边坡锚索发生破坏,部分格梁出现裂缝破坏。边坡现场照片如图2。

图2 深挖路堑边坡现场照片

3 边坡滑塌原因分析

3.1 地层岩性

该段深挖路堑边坡地层岩性主要以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且岩体较破碎,由于岩层倾角18°~36°,且倾向路基,在雨水等外力作用下,易发生顺层滑动和岩体剥落等破坏现象。

3.2 支护不足

原设计虽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格梁和锚杆框格梁对边坡进行支护,但从现场滑塌情况来看,支护措施不足以满足边坡稳定性需要,设计存在一定缺陷。

3.3 施工扰动

本次边坡滑塌发生在第二级、第三级边坡锚索施工完毕且第一级边坡开挖基本完成之后,由于第一级边坡开挖减弱了抗滑段,导致边坡发生深层滑动。

4 滑塌处治设计

4.1 处治目标及原则

a)方案应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保证边坡在施工及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安全。

b)方案应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方案应满足费用经济、技术合理、维护简易等要求,且应便于施工。

图3 深挖路堑边坡处治典型横断面图(单位:cm)

4.2 处治方案

根据边坡的地质情况及滑塌现状,针对本项目特点,拟采用处治方案为:削方减载+抗滑桩+锚杆格构梁防护+植草绿化+截、排水沟综合治理。

a)削方减载 第一级、第二级边坡维持原设计不变,即第一级边坡坡率1∶1,边坡高度10 m,一级边坡顶部平台宽2 m;第二级边坡坡率1∶1.25,边坡高度10 m,第二级边坡坡顶处平台由原设计5 m宽调整为25 m;第三级边坡坡率1∶1.5,边坡高度10 m,三级边坡坡顶处设置3 m宽平台;以上为第四级边坡,边坡坡率放缓至1∶2.0。

b)抗滑桩 设置两排抗滑桩,第一排设置于边坡坡脚处,桩径1.4 m,间距5.0 m,桩长12 m,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梁,梁截面尺寸为1.8×1.8 m;第二排设置于第三级边坡坡脚,桩径2.0 m,间距3.0 m,桩长27 m,桩端深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0 m。

c)锚杆框架 第一级、第三级边坡采用锚杆格构梁+植草防护,锚杆长度均为9 m,锚杆孔直径为130 mm,间距3.0 m×3.0 m,筋体采用1根C32的钢筋,俯角15°,注浆材料采用M30水泥砂浆。框架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框格梁内采用袋装土回填,并喷洒草籽进行绿化。

d)第一级边坡按照1∶1坡率清理坍塌虚土、修整边坡,破损处采用C20素混凝土回填。

e)第四级边坡削坡后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f)对现状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破损处进行整修,从而形成完整排水系统。

4.3 抗滑桩计算

4.3.1 计算参数

根据勘察报告,边坡发生整体滑动。根据滑坡滑动面几何特征,滑动面分为牵引区、主滑区和抗滑区[2]。根据工程经验,结合验算结果,综合确定目前状态下滑面参数为:边坡后部牵引区滑动面强度参数为c=0 kPa,φ=28°;中部主滑区滑动面强度参数为c=10 kPa,φ=12.0°;前部抗滑区滑动面强度参数为 c=35 kPa,φ=35°。

4.3.2 第二级平台处抗滑桩计算

4.3.2.1 滑坡推力计算

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滑坡推力计算[3],计算中不考虑水压力影响,计算断面图见图4。

图4 第二级平台处滑坡推力计算断面图(单位:m)

经计算,第二级平台处剩余下滑力为1964.532kN,下滑力角度为25.298°。

4.3.2.2 抗滑桩计算

第二排抗滑桩设置于第三级边坡坡脚即第二级平台处,桩径2.0 m,间距3.0 m,桩长27 m,桩端进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0 m。抗滑桩设置范围为K4+102—K4+208段,总长107 m。

根据理正分析软件对抗滑桩进行计算,抗滑桩结构构造为: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桩,钢筋保护层厚度70 mm,纵向钢筋采用C32三根1束,共62束,箍筋采用C12@150,每2 m设置C22加强箍筋1道。

4.3.3 坡脚处抗滑桩计算

4.3.3.1 滑坡推力计算

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滑坡推力计算,计算中不考虑水压力影响,计算断面图见图5。

经计算,第二级平台处剩余下滑力为211.502 kN,下滑力角度为3.094°。

图5 坡脚处滑坡推力计算断面图(单位:m)

4.3.3.2 抗滑桩计算

第一排抗滑桩设置在边坡坡脚处,桩径1.4 m,间距5.0 m,桩长12 m,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1.8×1.8 m。

根据理正分析软件对抗滑桩进行计算,抗滑桩结构构造为: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桩,钢筋保护层厚度70 mm,纵向钢筋采用C32,共25根,箍筋采用C12@200,每2 m设置C22加强箍筋1道。

5 施工注意事项

a)边坡卸载后应首先对第一级边坡和第三级边坡进行及时支护,随后再进行抗滑桩施工。

b)抗滑桩施工时,应先进行上部抗滑桩施工,再进行坡脚抗滑桩施工。

c)抗滑桩桩孔开挖时,应由两侧向中部采用人工间隔开挖,不得连续开挖。

d)抗滑桩桩身混凝土应边灌注边振捣,全桩混凝土应一次浇注完成。

e)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人进行监测,如边坡或坡顶外侧产生新的裂缝,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保证施工安全。

6 结语

深挖路堑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极易发生边坡滑塌等现象。设计中一要加强地勘工作,使设计依据充分,避免支护措施不足;二要注意边坡开挖后按设计文件要求及时支护,避免边坡长期暴露在外,同时应完善临时排水设施,避免雨水渗入路基;三要注意一旦边坡发生滑塌,处治应一次到位,不留隐患,避免发生二次滑塌,造成工程浪费。

猜你喜欢
坡坡路堑植草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监测与分析研究
山西省祁县G208公路某段深挖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高边坡路堑监控量测技术控制要点
生态植草沟对降雨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试验分析
某高速公路复杂地质路堑高边坡防护工程设计
虚惊一场
石家庄市滨水生态园植草沟建设与应用效果分析
打老婆等
堤防植草现状与管理问题分析
十六岁去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