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创设高效语文课堂

2018-08-24 10:51孙巧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王昭君祥林嫂小说

刘勰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习和观察一样,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充满感情,才能不断深入,从而做到有感而发。没有感情的教学是枯燥的,也是失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利用文本,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融入文本,在文本学习中探索反思,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一、析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

小说写作多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展开,但小说阅读的目的却是掌握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如果直奔结果,直接的让学生概括小说的主题,往往会打击学生阅读的兴趣,而若从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入手,就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主题,因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先感性地解读人物,之后才在人物的悲欢喜乐中思索人生。

例如《祝福》,祥林嫂出场时,作者对她的肖像描写就首先抓住了我们的心。“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一个生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呆滞?一个四十岁的女人为什么会如此的沧桑?我让学生和自己的母亲对比,就知道祥林嫂的境遇是多么的悲哀,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哀呢?学生在巨大的同情心中探索原因,是一次次不幸的打击,而这些不幸如果在今天也许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了,为什么当时就不能原谅呢?是因为当时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在对祥林嫂不幸的同情中,学生对当时的思想咬牙切齿,由此也就解读了小说的主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特点的人物,作者如果要表达评判性的主题,小说中主要的人物往往会有着悲剧性的结局,青年学生最易感伤,小说主题的探究就在学生的同情心中完成了。

二、品作者意图,激发学生地探索之情

文学作品总是有意无意地透漏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管你是坦荡之词还是要用文字来遮掩你的内心,都会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性情和内心需求,寄托着作者的人生志向,就像玩捉迷藏的游戏一样,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文字游戏,激发学生探究原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既可以让课堂有趣,又可以让思想深入。

例如,杜甫为什么会用那样怜惜的笔墨去写王昭君这样的一个女子呢?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秘的兴趣,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咏怀古迹》,就使得诗歌的学习像一个破案的游戏一样有趣。学生通过诗歌内容总结了王昭君的特点:貌美而不得君王的恩宠,身死异乡而不能归,心中怅然有所怨。这些和作者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知人论世而知,杜甫有才而不得君王的重用,时事离乱,作者长年漂泊在外而不能归故乡,亦是愤懑有所怨。两者一对比,就可以知道杜甫笔下写王昭君,实则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思想。

生活中有许多的无奈并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文人便用春秋手法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藏在文字里,學生透过文字看到作者的笑靥或是泪水,是对文本最深入的解读,也是对自己情感最深的启迪。

三、究文本主旨,激发学生的自省之意

读书学习是为了认识这个世界,其实也是为了认识自己,我们在作品中或哭或笑,不只是为了他人,更主要的是为自己,因为我们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那颗柔软的心,这就是共鸣。共鸣是读书的一个境界,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探究文本的主旨,让学生和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反观自己的灵魂。

例如我们学习巴金的《小狗包弟》,就应该从中看到自己。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条小狗呢?仅仅是因为它可爱吗?因为它在家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吗?不是,作者是想表达在自己的利益因包弟而受到威胁时,自己出卖了它。那么作者是仅仅对这条狗愧疚吗?也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人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做了许多的违背良心的事情,当这些事情过去之后,有良心的人又在良心的谴责中煎熬。这样的事情很普遍,我们反省自己,是否在某种情况下做过对不起他人的事情,做过之后是否也曾经后悔并且不安呢?在这种不安的情绪中,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当再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要问心,要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行事呢?

见人恶而自省,有则改无责警;见人慕,外则敬内则从。人生中,我们会有很多个的转念,每一次通过阅读文本带给我们的转念,都是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都是自己情感的一次升华。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索、乐于自省,语文课堂就会高效地运转起来。

孙巧燕,山东烟台第二十四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王昭君祥林嫂小说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明妃王昭君
《王昭君变文》与唐咸安公主关系论考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