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2018-08-27 10:24白艳玲
机电信息 2018年24期
关键词:损率电量损耗

白艳玲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新会供电局,广东江门529100)

0 引言

电网的线损率是电力企业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同时也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水平及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减少电网运行中输、变、配电设备中的电能损耗,以实现电网的最佳经济运行。降低电网的线损率,不仅要了解电能损耗的基本概念及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还需熟知造成线损过高的原因,并掌握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1 线损的概念及构成

线损是指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电能损耗,是电力网综合电能损耗的统称,包括理论线损和管理线损。

1.1 理论线损

理论线损又称技术线损,是电能在电网传送过程中,由于传输介质固有的物理特性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其又可分为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

(1)可变损耗,也称为铜损。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各元件的电阻在通过电流时所损耗的电能,其大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耗越大。主要包括线路导线中的损耗、变压器绕组中的损耗(铜损)、电能表电流线圈中的损耗等等。

(2)固定损耗,也称为铁损或基本损失,一般不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会产生电能损耗。固定铁损会随着电压的高低而发生变化。但实际上电网的电压变动很小,一般认为电压是恒定的,故将这部分的损失视为固定的。主要包括了变压器的铁损(空载损耗)、电容器的介质损耗、电能表电压线圈和铁芯中的损耗。

1.2 管理线损

管理线损即其他线损,是指电能在电网传送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由计量、抄表、窃电及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电能损耗,包括了用户违章用电的窃电损失、电网元件漏电损失、营业中抄核收错损失、计量表计误差损失等等。

1.3 线损率

线损率是指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供电量=上级电网输入量+购地方电厂电量+其他县级供电企业供入电量;售电量=销售给各电压等级终端用户的电量+送其他县级供电企业电量+送上级电网电量(所有用户的抄见电量或统一核算的收费电量)。

2 线损过高的原因分析

造成电网线损过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操作不当及管理不到位两个方面。

2.1 技术操作不当造成线损过高

从技术角度分析,造成线损过高的原因主要为:(1)电网整体规划不合理、不科学,未能充分考虑电源点与中心负荷的距离,造成长距离输电,从而加大了输电线路的损耗;(2)电网线路布局规划合理,存在迂回供电、近电远供等问题,加大了电能损耗;(3)输电线路导线规格选择不合理,如导线截面过小会造成过负荷,而截面过大则无法运行在最佳的经济状态,造成不必要的损耗;(4)线路设计未能考虑用电谷峰,导致电网出现低谷空载、高峰超负荷的现象,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加大线路损耗;(5)电网设备维护不当,如线路老化、绝缘子瓷瓶污秽等,造成线路绝缘性能下降,增大线路阻抗,从而导致更高的电能损耗;(6)电网的无功功率补偿措施不合理,容易发生过补偿或者无功不足的现象,增大电网的电能损耗;(7)配电变压器容量设置不合理,与实际负荷容量不匹配,增大线损率;(8)配电网中广泛存在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形成三相间的电流损耗,从而增加配电网的电能损耗;(9)计量设备容量与实际不匹配,若用电负荷太小,在轻载或空载的情况下,计量误差太大,同时,电流互感器的精度或灵敏度不满足也是计量误差太大的原因之一。

2.2 管理不到位造成线损过高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造成线损过高的原因主要为:(1)对计量设备维护不到位,计量设备不能精确计量导致计量误差过大;(2)计量抄表人员人为错误,存在错抄、漏抄、估抄等现象,导致计量误差过大;(3)存在用电用户非法盗电行为或违章用电行为;(4)未能在用电高峰期采用科学的负荷疏导,如在迎峰度夏期间整个电网的负荷过大。

3 降低线损率的具体措施

通过分析上述造成线损率过高的原因,笔者认为降低线损应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着手。

3.1 技术降损

技术降损措施是指通过技术改进或技术改造电网某些设备元件,积极推广应用新型节电设备或节电技术,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优化电网的结构布局,使得电网运行在最佳的经济状态,将电能损耗减至最低。技术措施一般分为建设措施和运行措施。

3.1.1 建设措施

降低线损的建设措施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经济上的投资,对电网中某些设备元件进行技术改造,以改善电网的电压质量或电力输送能力。具体表现为:(1)科学规划电网结构,考虑电源点与中心负荷的距离,如在工业负荷中心或城市市区等中心负荷区建设高压电网,以减少输配电层次,简化电网的中间环节;(2)合理规划线路布局,以负荷中心为基准,以经济电流密度为参考条件来规划供电路径,避免迂回供电、近电远供的现象;(3)合理配置输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同时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以达到最佳经济运行;(4)应实行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原则,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5)合理选择输电线路导线规格,保证导线截面适用。

3.1.2 运行措施

降低线损的运行措施主要是以非经济的手段,通过改变运行方式将电网运行在最佳的经济状态,以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具体措施有:(1)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合理调整用电负荷,保证负荷率,根据负荷通过合理调度来确定电网经济合理的运行方式;(2)平衡三相用电负荷,避免三相间的电流损耗;(3)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如利用VQC合理投切电容器,减少系统的无功功率输送;(4)确保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及时停用轻载或空载变压器。

3.2 管理降损

从管理方面来降低线损的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严格的线损管理制度,加强各项基础资料的管理。线损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线损管理中每个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方便制定既全面又有针对性的降损措施。(2)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工作,制定严格的线损考核制度。通过线损理论计算找出输配电各环节中线损的实际状况,并兑现考核制度,以提高线损计算的可靠性。(3)加强计量管理,配备齐全的计量装置并定期进行维护,保证计量的正确性;同时建立各级电网的负荷测录资料,用于线损理论计算或计量表计异常处理,以减少计量的差错。(4)保证变电站母线尤其是10 kV母线电量平衡率为100%,当母线电量不平衡率超出规定值时,应及时处理。(5)组织用电稽查,坚决抵制偷电漏电等违法行为,以防电量丢失。(6)改进抄表方法以达到更合理的计量,具体应做到:1)提高抄表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岗位责任心,避免人为错抄、漏抄、估抄等现象,提高电能表的实抄率和正确率,做到无误抄表;2)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每月进行用电分析,对电量波动较大的用电用户,尤其是大电量用户,要查明原因,以防用电用户存在窃电行为或计量表计异常;3)合理计量,对于特殊用电用户如高压供电低压计量的用户,可收取客户专用变压器的铁损和铜损费用。

4 结语

结合技术和管理手段,切实有效地降低电力系统每个环节的线损率,减少损失,以达到有效合理地利用电能,是电力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总结了降低线损率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猜你喜欢
损率电量损耗
储存聊天记录用掉两个半三峡水电站电量
我国水库淤损情势分析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电量自补给装置
定制私家影院系统中的传输损耗(上)
节能评估中变压器损耗的简化计算方法探究
无功补偿极限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探究
供电企业月度实际线损率定量计算方法
基于降低损耗和控制投资的变压器容量选择
电量隔离传感器测试仪的研制
供售电量不同期对综合线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