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芪竹叶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

2018-08-27 11:05马瑞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气阴竹叶黄芪

马瑞平

绵竹市第二中医医院,四川德阳 618212

2型糖尿病多发于年龄35~40岁人群,为糖尿病患者的90%。通常该病患者机体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并未全部失去,临床上亦可见患者机体胰岛素分泌过多,但其胰岛素作用发挥较差,故此导致患者机体呈胰岛素缺乏状态,目前多选择给药刺激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以及饮食、运动控制等方法治疗。随着中医学的飞速发展,多种中药处方被证实可用来治疗糖尿病,所获效果优于常规西医西药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或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故该次研究选入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94例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组后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基于此对加味黄芪竹叶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作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对象为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94例,将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为34~62岁、均值为(46.97±5.11)岁;观察组47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 19例,年龄为 36~59岁、均值为(45.18±5.03)岁。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患者病情均符合《1997年DAD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对该次研究中内容知晓,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了合并糖尿病重度慢性并发症、外伤或者感染、重大脏器疾病以及消化系统、循环、血液疾病患者。研究内容均符合医学伦理,并通过了院方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常规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味黄芪竹叶汤:组方为生黄芪15 g、麦冬 15 g、知母 15 g、葛根 15 g、天花粉 15 g、竹叶 12 g、丹皮12 g,将诸药以3 000 mL水煎熬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1剂/d[1];持续用药3个月后观察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症状改善参照《中医证候积分》中标准制定,以咽干口燥、倦态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心悸失眠症状积分变化评价:各症状积分均为0~3分,得分高与症状严重呈正相关。

临床治疗效果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标准制定:痊愈提示患者临床症状均已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85%;显效提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50%;有效提示患者临床症状稍见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无效提示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未见明显变化。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 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数值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数值均见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2.2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痊愈29例 (61.7%)、显效12例(25.5%)、有效 4例(8.5%)、无效 2例(4.3%)、总有效率45例(95.7%);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痊愈 9例(19.1%)、显效 18例(38.3%)、有效 10例(21.3%)、无效10例(21.3%)、总有效率为37例(78.7%);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7%)比对照组78.7%高(χ2=6.405 2,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或呈胰岛素抵抗状态,多见患者体质肥胖,并由于胰岛素抵抗而引起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故而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呈升高状态,以此补足机体的胰岛素抵抗,但在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下,其胰岛素分泌仍处于缺乏状态。该症发病早期患者并无典型临床症状,仅见轻微的乏力、口渴症状,现代医学已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β细胞功能及其形态呈损伤状态,但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β细胞功能被损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损伤程度及病情加重,并无任何方法可达到抑制胰岛素β细胞损伤程度进展及其功能衰竭,临床上治疗时亦强调高度重视此方面情况。

既往常规西医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时,大都选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类药物,并指导患者行严格的饮食、运动疗法,经此虽可将患者血糖有效控制于正常范围内容,但并不能有效抑制胰岛素β细胞损伤方面的情况。随着我国中医学的飞速发展,多个资料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并指出多种中医药可明显降低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并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并发症有着延缓作用,亦可对胰岛β细胞功能起到明显的恢复作用[2]。现代医学已证实多种中药具有降低血糖及调节糖代谢的作用,该次研究中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接受加味黄芪竹叶汤治疗的相关情况作探讨。

中医辨病可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症的范畴,该症患者常存在多饮、多食以及多尿、乏力、消瘦等症状,并指出该症发病多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以及情志失调或者劳欲过度等方面问题造成。长期过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之品,损伤脾胃,脾胃积热内蕴,致化燥伤津,而出现多食易饥、口干渴、多饮等消渴表现。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火热燔灼,消耗肺脾阴津而发为消渴;或房室不节,肾精亏耗,虚火内生,致阴虚燥热,发为消渴。《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症(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指出消渴症患者存在4个证型,包括阴虚热盛、气阴两虚以及阴阳两虚证、血瘀气滞证这4个证型,临床上多见患者为气阴两虚证[3]。祖国医学典籍《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中指出:三消一证,虽见上、中、下分,但不越阴虚阳亢、津枯热淫,故提示中医治疗时需注重清热泻火、除烦生津等机理[4]。结合消渴病病因病机及病情演变,气阴两虚证应当给予益气养阴,兼清热生津为法。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味黄芪竹叶汤治疗,该处方出自《千金要方》中,并已有学者证实方中药物治疗消渴症的效果明显,该次所选药物为生黄芪、麦冬、知母、葛根、天花粉、竹叶、丹皮等多味中草药,选药生黄芪及竹叶为君药,生黄芪补气之要药,具有极佳的补肺健脾及益卫固表功效,竹叶则可清热泻火以及除烦生津,两药合用便可达到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效果[5];臣药则为麦冬及知母、天花粉等,麦冬能够达到养阴生津以及润肺清心的效果,知母则可以起到清热泻火以及生津润燥的作用,天花粉的清热泻火以及生津止渴效果明显;佐药则为葛根,该药具有明显的生津止渴、清热顺气效果[6];考虑久病多瘀,以使药丹皮,可达到清热凉血以及祛瘀活血的效果,对于消渴久病兼有阴虚血滞者非常合适;将诸药合用后便可起到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热泻火、凉血活血等功效,将其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效果明显,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标本兼治[7]。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明显,其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明显,临床症状亦得以明显改善,61.7%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改善提示临床症状均已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8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7%比对照组 78.7%高(P<0.05)。

表 1 中医证候积分数值变化[(±s),分]

表 1 中医证候积分数值变化[(±s),分]

时间 组别 咽干口燥 倦态乏力 多食易饥 口渴喜饮 气短懒言 心悸失眠治疗前t值P值治疗后t值P值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37±0.14 2.36±0.13 1.057 2>0.05 1.20±0.03 2.19±0.13 15.630 6<0.05 2.41±0.25 2.45±0.12 3.414 1>0.05 1.17±0.05 2.14±0.04 10.264 2<0.05 2.59±0.25 2.64±0.21 1.523 3>0.05 1.10±0.02 2.16±0.18 15.815 3<0.05 2.31±0.13 2.34±0.15 2.781 3>0.05 1.07±0.02 2.20±0.04 17.079 6<0.05 2.47±0.18 2.45±0.12 0.437 0>0.05 1.10±0.03 2.21±0.07 10.162 7<0.05 2.56±0.11 2.62±0.16 1.433 6>0.05 1.05±0.06 2.25±0.04 11.017 4<0.05

综上所述,加味黄芪竹叶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愈率亦高,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气阴竹叶黄芪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黄芪是个宝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