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康复护理

2018-08-27 11:05王燕飞王宁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住院康复急性

王燕飞,王宁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包括了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胰管等病变导致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会出现大量呕血、黑便、氮质血症、发热、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等临床症状[1],目前临床一般是在进行紧急评估的基础上开展紧急处理。由于该病凶险,在积极做好临床治疗的同时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该次研究重点对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11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在37~69 岁之间,平均年龄(47.86±4.62)岁。观察组 56 例,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41~72岁之间,平均年龄(48.02±4.7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等确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积极有效的临床处置与治疗,对照组开展对患者的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用药护理、后期观察。

观察组开展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加强沟通诉说自身感受和内心忧虑,与患者一起讨论面对问题、在精神上给与安慰与支持。介绍同病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员与其交流,增加患者检查的信心。 寻求支持系统,嘱病人家属多陪伴并给预心理支持,使其帮助调动患者检查的积极性。告知患者开展治疗的医生都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护士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

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观察患者的精神和意识有无变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心律加快、心律失常、脉搏细弱、血压降低、脉压变小、呼吸困难、体温不升或发热。应绝对卧床休息,7 d内肢体限制活动,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出血发生。术后床抬高40°卧位,避免胃酸反流,翻身时动作轻柔。观察皮肤颜色和甲床色泽,肢体温暧或是湿冷,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观察有无呕血,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及量,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出血时,患者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遵医嘱生长抑素以5 mL/h微泵泵入降低门脉压,预防出血。

③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基本生活,如协助床上大小便、洗漱等。嘱患者绝对卧床24 h,7 d内肢体限制活动,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将呼叫器、日常用品放于患者易拿取的位置。与患者一起制定活动计划,逐渐提高活动耐力。鼓励患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禁食1~2 d后,遵医嘱可改进温冷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等,72 h后可进无渣半流质饮食,1周后逐渐过渡成半流质,勿食生、热、硬及刺激性食物,以防刮伤食管引起再次出血。进食时应避免忧伤和愤怒,保持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进餐环境,可增进食欲。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支持治疗,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评估患者每天的食品和进食量。

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向患者讲解办理出院的流程。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患者病情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的生活方面是关键,饮食不能暴饮暴食,不能食生、热、硬及刺激性食物,三餐要按时吃,以清淡软食为主。生活要有规律,适当运动,不能劳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2]评分分析其生活质量,包含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变化[(±s),分]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变化[(±s),分]

注:t1、P1为对照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的比较值;t2、P2为观察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的比较值;t3、P3为两组护理前QLQ-C30评分的比较值;t4、P4为两组护理后QLQ-C30评分的比较值。

组别 时间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情感功能 社会功能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前护理后t1值P1值护理前护理后t2值P2值t3值P3值t4值P4值56.66±2.49 62.89±5.02 4.241<0.05 56.71±2.55 79.36±4.88 7.406<0.01 0.573>0.05 5.342<0.05 53.32±6.67 65.35±7.04 4.846<0.05 53.28±6.61 76.77±6.83 6.882<0.01 0.683>0.05 5.055<0.05 52.69±4.58 66.48±5.22 3.985<0.05 53.02±4.61 79.47±5.62 7.946<0.01 0.781>0.05 5.016<0.05 53.95±3.49 66.55±5.11 5.266<0.05 54.13±3.43 79.11±6.45 8.322<0.01 0.686>0.05 6.423<0.05 52.67±6.11 64.72±5.02 5.635<0.05 53.09±4.88 74.73±4.72 6.935<0.01 0.274>0.05 5.071<0.05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分100分,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90分、满意81~90分、不满意≤80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处理与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χ2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变化

两组护理前QLQ-C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观察组 QLQ-C30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43%(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40/5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疾病发生急,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因担心手术中安全性程度、愈后等,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3]。加上缺乏对疾病的了解,临床在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治疗的过程中,注重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十分重要。

该次研究共纳入111例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QLQ-C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观察组 QLQ-C30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实现对患者心理、饮食、环境、生活等多个方面的护理工作,不仅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同时也能够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这对于患者的后期康复有积极意义[4]。

利用心理护理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可提高对临床治疗、用药、护理工作的配合度。通过开展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5]。通过开展康复护理,有效优化患者术后的各方面护理措施,极大降低患者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发生,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和谐的重要手段。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43%(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住院康复急性
妈妈住院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