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联合定向肌肉拉伸治疗慢性臀大肌损伤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018-08-27 11:05孙桂红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110173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条索医者臀部

孙桂红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 110173

慢性臀大肌损伤是临床上非常多见的一种软伤科疾病,因其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肌劳损等临床常见病相似,故在治疗当中经常被误诊及耽误治疗。笔者在近10年的临床工作中,采用推拿加以肌肉拉伸的方法,选取了80例病例加以阐述。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医院康复科)选择住院患者80例。

1.2 伦理审查

遵照赫尔辛基宣言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1]。

1.3 随机分组

纳入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两组。

1.4 纳入标准

①年龄20~60岁。②(监护人)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髋关节结合、老年骨质疏松并骶髂关节肿瘤等。②皮肤破损影响推拿。③严重心脑血管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其他肌肉关节性疾病。④特征人群(精神病、病情危笃或疾病晚期、孕妇及哺乳期女性)。⑤无法接受随访。如样本选择时正接受药物治疗,经洗脱期后符合纳入标准,不视为排除病例。

1.6 退出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条件,纳入错误。②资料不全。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难以继续治疗。④严重不良反应无法坚持治疗。退出/脱落病例按退出/脱落时疗效纳入疗效判定。

1.7 诊断标准

参照《伤科按摩学》[2]。有运动损伤髋部史。工作已长期弯腰或久坐为特点。髋部酸痛不适,患肢单腿站立困难,座位双膝鬓拢无力,触诊可扪及髂前上棘下方及股骨大转子前上方一压痛区域,可触及条索、变硬,滑动按压可产生向膝部的放射痛,部分病例可出现弹响髋,抗阻力髋关节后身试验及阔筋膜张肌紧张试验阳性。

1.8 治疗方法

均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不同,疗程为1~3个疗程。

1.8.1 对照组 治则:活血化瘀、理筋通络、散结止痛;手法:推、揉、点、拨、理、髋关节运动手法等;取穴:居髎、环跳、风市、胞肓、秩边、承扶、委中。

(1)髋部整体放松:患者俯卧,医者立于患侧,单手掌行由上自下的腰、臀、及下肢部推法,重点着力于臀部;双手掌由腰骶部经臀部揉至大腿后侧,单手滚上述部位。

(2)局部重点松解:①位于髂嵴最高点至髂后上级一弧形区域肌肉与骨骼结合部寻找条索及压痛点;②患侧骶髂关节(包括骶髂关节内测、外侧、上部及下部)寻找条索、结节及劳损点;③患侧骶骨侧面:紧贴骶骨侧面寻找条索、压痛点;④臀肌粗隆内下方:寻找条索及压痛点。上述部位触及到阳性反应物,根据位置不同及可采用单或双拇指拨、拇指压揉、肘尖梳理、指间关节点压、切拨等具有一定刺激量的手法进行松解。如疼痛反映较明显者,一处刺激手法之后可行简单局部放松手法加以缓解。先行双侧后单侧屈膝屈髋动腰法。

1.8.2 治疗组在上述对照组基础上,再行拉伸疗法:患者仰卧,医者立于健侧(以右为患侧为例),医者双手环抱患者右侧下之,形成髋外展60°、屈髋90°、屈膝60°的姿势,以自身重力保持其他角度不便的情况下将髋关节缓慢屈曲,以达到拉长股骨大转子与骶骨距离的目的。此时,患者可感及臀部明显的拉伸感,医者力量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拉伸过程中配合呼吸,吸气稍放松,呼气可适当加力,反复3~5次,嘱患者缓慢做伸膝、、伸髋膝内旋动作,医者给予适当阻力,直至下肢伸直放平,让患者稍事休息,治疗结束。

1.9 观测指标

视觉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评分、座位无痛时间评分及不良反应,以两个疗程作为观察时间进行疗效比较。

1.10 疗效判定

治疗2疗程(5次),判定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臀部症状消除,伸髋动作无疼痛,正常座位半小时无不适感,触诊阳性反应物消失,髋关节后身试验阴性。显效:臀部酸胀、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行走平路15分钟内无疼痛不适感,髋关节后身试验阳性。未愈:臀部症状无改善,行走及攀登动作,臀部均感疼痛或不适,相关试验阳性。

1.11 随访观测 随访6个月,观测复发例数。

1.1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n,±s)

表1 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n,±s)

组别 例数 男/女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病程/月 平均病程/月治疗组对照组组间比较P值40 40 23/17 28/12 20~58 21~60 40.56±5.82 41.28±5.80 2~72 2~69 45.62±0.94 45.68±0.96 χ2=0.0760.699>0.05 t=0.423 0.773>0.05 t=0.592 0.685>0.05

2.2 退出病例

观察期间无退出病例。

2.3 脱落病例

观察期间无脱落病例。

2.4 临床疗效

表2 两组治疗结果

2.5 随访结果

随访6个月,复发率对照组32.00%,治疗组8.00%(P<0.01)。

2.6 不良反应

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臀大肌,作为人体最大的肌肉之一,其所在位置就注定在人体运动及稳定功能方面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臀大肌经常是处于紧张状态下的,这也是其急性或慢性损伤发病率如此之高的原因。

长期久坐,姿势不正,跷二郎腿,过度苛求的瑜伽体视、长期过度攀登运动以及久居寒湿均可以导致臀部肌肉血运不畅,局部肌束痉挛乃至挛缩,造成局部缺血性病灶,从而进一步刺激局部神经导致疼痛。此时,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整体放松,可增加局部血液灌注量,改善微循环,进行肌肉起止点局部重点刺激,可清除局部代谢产物,减轻或消除神经刺激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正确的肌肉拉伸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肌肉痉挛、挛缩,伴随呼吸的节奏进行延展与牵拉,在缓解因拉伸造成肌肉反射性紧张引起疼痛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拉长肌纤维,反复多次上法,是短时间内增加被拉伸肌肉的血流量,改善营养状况的不二选择。

臀大肌慢性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多见的软伤科疾病,在明确病因,正确查体、配合放射科诊断,其与其他类似疾病相鉴别并不难,但在笔者临床观察中,本病复发率很高,其与患者长期保持不良生活习惯、痛则治,不痛则止的心态以及对于伤筋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治疗此类疾病,临床医生且不可只将治疗局限在患者来诊,而应该做到就诊与随诊相结合,治疗与平时相结合,休息与运动相结合,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在短期治疗获得效果的同时,在中长期随诊与指导中获得远期良效。

综上所述,采用推拿手法结合肌肉拉伸疗法治疗慢性臀大肌劳损,见效快,且若尊医嘱者,远期效果良好,费用低廉,减轻了患者负担,无不良反应,适用于任何年龄段患者,具有安全、简便、少痛苦、等诸多优点,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各位同道借鉴与推广。

猜你喜欢
条索医者臀部
复合震动筛选机常见故障排除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心慌胸闷,弹拨极泉
对称
手到病除
激活臀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离断眶隔脂肪与上睑提肌腱膜之间的纤维条索治疗轻度上睑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