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找差别比较求相通

2018-08-27 03:17吴海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味体裁激情

吴海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说的是“物是人非”,展现的是沧桑变化。这其中的道理也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需要在比较中才会有更为全面的体现和反映,也就是为啥“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通过多维度的比较,引导学生在探寻相应的方法和思维后多认真进行类比,帮助他们在层层“抽丝剥茧”的过程中发现相关信息点,使得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感知。结合学生的认知感悟不同,带领他们学会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异同,在异同中归纳缘由,更能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情。引导学生深入探知其中的内容,便于他们在对比活学的过程中发现细微差别,真正体味作者的独具匠心。

一、相似主题比较,找“蛛丝马迹”

主题比较,能帮助学生从细微的差别中发现一定的思想情感,利于学生在由此及彼地深入探知中获得丰富感悟。越是相似的主题,越能够便于学生在举一反三的对比运用中获得更多的理解感知,越能激发学生的深入探知激情与潜能。

基于相似主题比较,能给学生更多的感知深化的机会。如:在学习《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时,不妨建议学生从描述祖国美好山河的角度,就“这些美丽的景色有怎样的鲜明特征”深入体味其中的表达内涵,帮助他们能够从相应的比较中挖掘不一样的素材。于是,很多同学通过比较找出了相关的差别:烟台的海与金华的双龙洞,都描写的是自然景观,写出了不一样的特色,告诉我们何为鬼斧神工的道理。有的同学将三亚的落日与烟台的海相比较,认为虽然都是描写自然的景色,但更多体现了地域的鲜明特征,可谓是各不相同,等等。

跳出相似主题的无差别化认知,引导学生从相关的词汇信息中摘录收集相应的素材,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思维方法。结合学生的比较,多支持学生发挥想象,引导他们从相关的认知积累中把握相应的思想情感,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感悟和实践运用能力。

二、相关体裁比较,探“异彩纷呈”

物以类聚,每一类文章都属于自己的体裁,都是一定的文章合集。从类别上引导学生作深入的分析,便于他們在主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获得丰富认知。以相关体裁为载体进行行之有效的比较,便于他们在深入探知中形成多样化的感知。

注重挖掘体裁的多维度和多样化,更能使得学生有不一样的发现。如,在学习《牛郎织女》时,不妨根据民间传说的体裁,可引导学生学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其他的民间故事,帮助学生从民间故事的特征出发,引导他们深入探知比较。通过这样的相同类型体裁的比较,能使得学生在最大限度发现相关故事内容的不同中找到比较的素材。根据学生的比较,引导他们围绕民间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反映的现实主义内容进行深入对比,帮助他们在触类旁通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感悟。通过对比,能引导学生在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创作的智慧中形成更为敏锐的思维语感,帮助他们在有效深入拓展想象中释放无穷的活力,给他们更多灵活运用的机会。

以同一类型的体裁为根本,支持学生在深入尝试和主动比较的基础上有效收集相应的信息,能帮助学生获得深度感知,形成多样化的语用思维。关注学生的不同表达,多引导他们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陈述,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深刻感知,唤醒他们的主动学习探知的激情,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同一作者比较,究“独运匠心”

言为心声,但在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心声,有时即便是同一作者,也因为受生活经历、认知感悟等诸多因素影响,往往也有不同的声响。从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挖掘相应的表达思想情感和内容,能使得学生在有效参与的基础上获得丰富感知。突出同一作者的不同表达,利于学生在有针对性交流中获得更多深刻感知。

围绕作者的不同作品深入对比,能有效发现其中的端倪。如,在《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中,不妨根据作者吴承恩描写的神魔小说,针对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拜佛取经的故事,根据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内容,不妨请学生阅读《大闹黑风山》《大战红孩儿》《大战流沙河》《三调芭蕉扇》等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从中感受到孙行者的机智、勇敢,让他们能够真正体味到其中的深刻内涵。结合学生的认知差异,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为何要这样描写?帮助他们在与作者进行深入对话中收集相应的信息素材。特别是请学生就《三调芭蕉扇》主动和《三打白骨精》进行对比,帮助他们从相应的语言交流信息中摘录相关的内容,深入体味作者在表现孙悟空人物形象上所运用的语言、动作、肖像等不一样的细节描写,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深刻感知。通过这样的比较,便于学生在主动深入揣摩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给他们更多自我探索的机会。

结合作者的不同表达内容,可引导学生在有针对性深入探知的过程中找出细微差异,帮助他们从相关的语言表达中收获更多的丰富感知。结合学生自我理解感知不同,多给学生相应的收集整理素材的机会,引导他们在有效强化识记运用的过程中揣摩独特构思,给他们更多拓展延伸的时机。

综前所述,围绕多样化的语言表达素材,引导学生在主动深入探知的基础上发现细微差别,利于学生带着好奇和激情主动研读文本。结合文本表达内容不同,多给学生相应的指点,帮助他们在深入探究中归纳运用方法,让学生的自我感知更有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多交流,能帮助他们在有效强化识记运用中切实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猜你喜欢
体味体裁激情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萌动的激情
茫然的体裁
聪明的蚊子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怕“体味骚扰”,日男人大买止汗剂
体味预报器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