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艺理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8-08-27 03:18张敏吉
新课程·小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运用德育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思想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其中的德育理论更是引导教师教授课程的启明灯,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德育工艺理论往往被忽视。针对德育工艺理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进而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学生德育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德育;思想品德课;运用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重视分数,却忽略了德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研究德育工艺理论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是引导教师正视该门学科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学生基本素质、社会能力、思想层次等的重要途径。

一、德育工艺理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但社会道德却呈现下坡状态,势必需要及时抓住时机,重整社会风气。而在这其中,最有效也最便捷的途径便是教育,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德育工艺理论的应用,是提升整个社会道德品质的有效手段[1]。将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青年,并为社会主义做贡献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德育工艺理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转变观念

摒弃传统思想与教学观念,学校以及思想品德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德育工艺理论的重要性,加强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以分数论高低,不以成绩论人品。改变传统根据分数判别教学质量的做法,克服应试教育思想。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与品德素养,帮助学生培养在社会中立足的基本技能。教师应把握教授方向,坚持其教育性与方向性,进而充分发挥德育工艺理论的作用与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分数观念的特殊性质,不可能从根本消除。那么便建议学校调整教学体制,将学生思想与综合素质加入评价体系中,不单单以分数作为学生成绩,而将其适应社会、思想品德基本思想与理念均作为评分要求,以综合成绩来排名。进而有效提升教师对德育工艺理论的重视,也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其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讲解完基础知识后要强调其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对该理论的实践。而学校则在平时的教学中,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根据学生表现记为平时分,与期末成绩综合后进行总体成绩排名。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德育工艺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校园内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且能够以趣味性方式提升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导学生对德育工艺理论的重视,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德育工艺理论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将分数观念转变为德育观念,重视思想品德中德育理念的重要作用。要知道,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内涵,其开设目的在何处。具体而言,在思想品德课的授课环节,教师不应以书中的基本教学内容为重点,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并利用与生活接近的案例,升华学生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例如,在思想品德课的授课环节中,利用部分时间为学生播放最近上映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让学生知道中国在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当前中国的基本经济情况与基本国情。通过观看中国巨大的发展变化,直击学生心灵,进而产生剧烈的碰撞。在观看结束后,教师再结合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以PPT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知识与纪录片中的结合与应用。

(三)增强教学趣味性

思想品德课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质,往往枯燥乏味,学生难以增强趣味性,产生兴趣。基于此,教师在教授环节应注重基础知识与趣味性的结合,利用身边实际发生的事情讲解教材内的知识点。以直观的方式为基本教学手段,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及诱导式教学方式,进而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2],顺应时代要求,巧妙地将德育工艺理论与思想品德课程融合,增强学生德育观念,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与涵养。

例如,在讲授思想品德课程中怎样与犯罪做斗争,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将其中基本含义与内容阐述完毕便是课程的结尾,学生无法真正了解案发现场的感受,等实际情况来到时,学生只会发呆,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完全抛之脑后。因此,笔者深知其中难点,有意将本节课以现实情境再现的方式进行讲解。假设情境为:教师在开会,学生自己在班级学习,此时在走廊发现几个学生模样的劫匪。笔者假装该劫匪跑进教室门口,大喊:“把钱交出来。”学生刚开始的表情是木讷的,随后笔者引导学生勇敢起来,利用智慧与犯罪分子做斗争。最后学生齐心协力,利用桌子将前门堵住,从后门逃了出去。

在这次演习中,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进行思考,增强了实践能力与德育观念。

综上所述,德育工艺理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应用是需要不断创新的,并需要教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而引导学生德育理念的上升。以生活中实际案例为教学资源,潜移默化提升学生思想内涵与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国栋.浅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7(10):111.

[2]王航.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几点认识[J].甘肃教育,2015(19):111.

作者简介:张敏吉(1988—),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小學二级,思想品德、德育方向。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运用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