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应用于心内科压疮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2018-08-28 08:53云燕林粤祺魏晓微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15期
关键词:心内科压疮

云燕 林粤祺 魏晓微

【摘要】 目的:探究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应用于心内科压疮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比较本院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制度前后,心内科护理人员对压疮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比较该制度实施前后各1年内压疮事件上报情况。结果: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后护理人员在对压疮分级、创口的描述及处理、上报及评价表使用等方面能力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该制度后1年内上报压疮正确率92.47%高于实施前5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647,P=0.001 6)。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后上报不符合规范的原因较实施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制度,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应知识及技能操作的掌握能力,并能够将已发生的压疮及时准确的进行上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 心内科; 压疮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tepped chronic wound group in the management of pressure sore in cardiology.Method:The degree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related to pressure sore among nurses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epwise chronic wound group system in our hospital,and the reports of pressure sore events within one year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Result:The degree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related to pressure sor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sure sore management system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sure sore management system,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orrect rate of pressure sore reporting within one year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sure sore management system(92.47%)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sure sore management system(54.1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9.647,P=0.001 6).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main reasons for the nonconformity of the reporting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sure sore management system(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epped chronic wound group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staffs ability to master the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and skills,and can timely and accurately report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s.To a certain extent,the nursing quality of the department is improved,and it is worth of popularizing.

【Key words】 Stepped chronic wound group; Cardiology; Pressure sore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Luohu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5.023

压疮是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发生缺氧、缺血及营养缺乏[1],进而使皮肤的组织及正常功能遭受破坏,该症状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且对患者健康地恢复造成较大影响[2]。因此压疮管理已作为评价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提高本院压疮管理治疗,2016年11月开始逐步开始采用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经分析,该管理方法在本院心内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心内科共有护理人员25名,均为女性,年龄(31.29±3.73)岁,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5名,护士5名,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为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制度实施前研究范围,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该制度实施后研究范围,两段时间内,心内科护理人员无人事变动。

1.2 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组成 (1)第一阶梯:由各科室选举一名经验丰富、能力较强且对压疮护理较为热衷的人员,该人员经压疮管理委员后培训合格后,担任科室慢性伤口质控员。(2)第二阶梯:由皮肤管理委员会在各病区设置慢性伤口质控区长1~3名,各病区推选出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管理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担任,一般为病区护士长[3-4]。(3)第三阶梯:院皮肤管理委员会小组,一般由3名工作人员组成,其中1名为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压疮相关专家[5],2名慢性伤口专科护士,负责皮肤小组与院内其他部门及科室进行沟通。

1.3 慢性伤口小组各阶梯职责

1.3.1 第一阶梯 (1)参加培训,各科室慢性伤口质控员应按时参加院内皮肤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各项关于压疮及其他有关皮肤的培训会议,学习压疮的相关知识,评估方法及处理方法等,并将本科室处理方法得当的实际案例与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讨论,至其他相关科室进行压疮实地处理技能学习2次/年,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及操作技能[6]。(2)传播知识,各科室慢性伤口质控员在外出学习新的知识后,应向全科室人员进行传达,保证采用PPT等教学用具对科室人员进行指导,2次/年,负责对科室内的培训及压疮相关工作指导。(3)质控职责,慢性伤口质控员负责对本科室内患者皮肤质量进行监控,并监督各项相关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按时检查,发现出现压疮的患者,及时上报,并进行全程跟踪,每个季度对本科室患者皮肤质控材料交给院压疮管理。(4)联络工作,当患者需要转科室或会诊时,负责与其他科室进行有效沟通[7]。

1.3.2 第二阶段 (1)监控职能病区皮肤质控组长负责对本病区发生的皮肤相应会诊工作,一般情况下,应在24 h内进行,并严格采用waterlow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对于发生的难免压疮患者进行确认,对条件不符者不应上报,在紧急情况下,应在0.5 h以内进行,并给出相应指导意见,当该人员休息或出差时,可通过电话对患者情况进行会诊,并通过微信等方式查看照片[8]。(2)授课工作,按时对慢性伤口质控员进行培训,对其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不足进行汇总并提出整改意见,对自己发现的或下一阶提出的具有特殊性或较难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及分析。(3)考核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对病区内各科室进行巡查,了解各科室内工作职责及该制度落实情况,同时对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评分情况进行监督。

1.3.3 第三阶段 (1)组织培训,定期组织全员皮肤管理人员召开会议或培训工作,负责对全院上报的皮肤及压疮情况表格进行审核并统计出具体数据,对于院内发现的特殊病理或情况较为复杂的病理进行充分讨论及指导。(2)慢性伤口小组每季度会进行会议,并由伤口造口师分享特殊伤口案例

1.4 压疮上报流程 对发生的压疮事件在医院内网上报,对已经发生压疮的或者高危患者应在24 h内上报,由责任护士及各科室皮肤质管员填写报表,并交由病区质管负责人审核,确认无误后上报至院皮肤质管小组,并对以上报的事件的转归进行跟踪。

1.5 观察指标 在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制度前后,分别采用自制评分表,对心内科护理人员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压疮分析,创口的描述、处理,上报流程及Braden量表的使用等5方面,各项满分均为20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人员对其掌握程度越高。同时对该制度实施前后两段时间内压疮上报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9-1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压疮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比較 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后护理人员在对压疮分级、创口的描述及处理、上报及评价表使用等方面能力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前后报告情况比较 实施压疮管理制度前,1年内上报压疮61例,符合数33例,上报正确率为54.10%;实施该制度后,1年内上报压疮93例,符合数86例,上报正确率92.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647,P=0.001 6)。

2.3 实施前后上报不符合规范原因比较 上报不符合规范的原因主要为迟报、描述不清、分级错误及审核不及时等方面,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后该情况较实施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压疮可使患者受到较大痛楚,且影响其原有疾病的治疗,因此,压疮的发生率已逐步成为考核医院管理水平及护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1]。

本院自2016年11月,逐步开始采用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通过科室、病区、全员三级管理,提高基层护理人员对压疮相关知识具体处理方法的认识,通过院级组织病区管理人员定期对科室慢性伤口质控员进行培训,并使其在培训后将相关理论及操作方法传达给全科室,以提高全科室体护理人员业务水平[12-14]。之后,再由病区质控人员对各科室护理人员对压疮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核,以判断其学习效果,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培训知识的普遍性,通过将检查结果与绩效等相关联,更增加了护理人员对压疮重要性的认识[15]。而对于工作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及难点,则由科室皮肤质管员进行总结并探索相应改进方法,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向上汇报给病区质管员,病区质管员通过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时进行共同讨论等方法探究改善方法[16],之后可上报至院质管小组,通过层层筛选问题,层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最佳整改方法,并使之有效实施[17-18]。

本研究发现,心内科护理人员在实施该质控制度后,其对压疮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显著升高,其护理质量总分由实施前的(60.29±5.26)分升高到(85.36±3.59)分,表明该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相关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识及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研究表明,在实施该质管制度前,由于护理人员对压疮相关知识的缺乏及重视程度较低等原因[19],导致压疮上报率的正确率仅为54.10%,存在大量迟报、分级错误及审核不及时等问题,而在该质控制度实施后,其上报正确率达92.47%,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人员在对压疮事件进行上报时,能够更为有效地将其进行分级,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上报及审核工作,另外,本次研究中该质管制度实施后,1年内上报压疮93例,显著高于该制度实施前,但并不表示压疮的发生率有所升高,该情况的发生主要为患者例数的增加影响。

有研究表明,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制度在刚开始实施时,效果并不显著,而随着实施时间的增加,压疮上报正确率也有显著提高[20]。这表明对压疮的控制,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因此对压疮的有效管理还需在医院管理者的支持下进行充分完善,以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医院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制度,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应知识及技能操作的掌握能力,并能够将已发生的压疮及时准确的进行上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小雁,高明月,周正宏,等.PDCA管理法在术中压疮管理中的实施[J/OL].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3):17-19.

[2]邹丽华,叶国玲,陈铮立,等.标准化防护流程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0):741-743.

[3]王华芳,孙红玲,许彩云,等.压疮管理软件在构建压疮标准防护体系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104-1107.

[4]沈向英,陈园园,马红梅.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5):134-137.

[5]周爱芽,梁艳,曾静妮,等.阶梯式皮肤质控小组在心内科压疮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75-76.

[6]苏昇,毛玫红,奚晓霞.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压疮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4,30(12):211-212.

[7]王春燕,康亚婵,郑艳霞,等.实施规范压疮管理对预防压疮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7,25(5):128-129.

[8]汤新辉,谌永毅,朱小妹,等.压疮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成效[J].护理学杂志,2015,30(24):65-66,79.

[9]赵琦,蒋红,孙晓春,等.基于JCI标准的医院压疮现患率和院内压疮发生率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7):47-49.

[10]李春莲.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意义[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3):85-86.

[11]周晓玲,乔丽娜,郑雪梅,等.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及其信效度检测[J].护理学杂志,2013,28(18):53-55.

[12]陆霞燕,黄敏,颜春惠,等.压疮管理专业小组对降低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的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263-264.

[13]宋瑰琦,秦玉荣,刘曼曼,等.应用PUSH评分实施压疮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7):869-872.

[14]蒋琪霞,王建东,彭清.压疮愈合计分量表的汉化及其信效度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28(7):750-753.

[15]李麗.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499-500.

[16]段亚娜.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双心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2):229-231.

[17]段亚娜,仲媛,肖楠.双心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2):156-159.

[18]胡霞.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7):286-287.

[19]刘翀,韦铁民,吕玲春,等.社区化管理模式在慢性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随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12):885-889.

[20]高京华,李婷,王倩,等.皮肤护理专科小组模式在临床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0):2635-2638.

猜你喜欢
心内科压疮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优质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