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气温与降水南北气候差异分析

2018-08-29 07:59黎彦佐李妍君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年3期
关键词:防城港市历年降水量

黎彦佐,李妍君

(1.防城港市气象台,广西 防城港53800;2.广西气候中心,南宁530022)

防城港市位于广西的最南端,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热量等气候资源丰富的地区。分析其气候资源,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防城港市各地的气温、降水、季节气候特征的差异,为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科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选取与处理

1.1 资料选取

选取防城港市3个区、县、市(包括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上思县)气象站1988~2017 年逐月气温和月降水观测资料进行南北气温、降水差异分析,季节划分为3 ~5 月为春季、6 ~8 月为夏季、9 ~11月为秋季、12 月~次年2 月为冬季。并选取了防城地面站1982~2017 年和上思地面站1963~2017 年的逐日气温资料进行气候季节区域划分分析。气候平均值为1988~2017年的平均值。

1.2 分析方法

南北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分析采用数理统计法,将全市按地形分成沿海、中部、南部3 个区域,分布统计出各区域内各月、季、年平均温度、降水总量进行比较,并找出分布特征和差异,从而区划出南北的温度分布特征和变化特点。季节差异的分析,根据中国气象行业标准QX/T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气候季节划分方法,运用五日滑动平均法,计算防城36a 和上思55a 历年日平均气温≥10℃和≥22℃的起止日及季节长度。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趋势分析气候季节的年际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地气温的分布及差异

2.1.1 年平均气温

从近30a 年平均气温分布看,沿海始终为全市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温度自南西北递减,沿海的气温明显高于中部、北部,中部和北部的气温比较接近。自2013年后,中部气温较沿海、北部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趋于接近沿海气温。

图1 1988~2017年防城港市年平均温度变化

2.1.2 季平均气温分布

从表1 可见,近30 年沿海地区四季均为全市平均温度最高的地区,平均高于全市0.73℃。北部四季均为全市平均温度最低的地区,平均低于全市0.62℃。春夏两季沿海、中部、北部的季平均温度差异不大,相差0.1~0.8℃。秋、冬两季季平均温度差异开始逐渐增大,相差0.7~2.2℃。

表1 防城港市各地不同季节温度距平对比(单位:℃)

2.1.3 月平均气温分布

温度分布呈“单峰”型,一年最高温度出现在6~8月份,最高温度为27.8~28.2℃;最低温度出现在12月份至次年1月份,最低温度为12.9~15.4℃。温度自南西北逐渐递减,9月份至次年3月份尤为明显。

图2 1988~2017年防城港市逐月平均温度变化

2.2 各地降水的分布及差异

2.2.1 年降水总量的分布

由图3可见,防城港市近30a降水量沿海为全市最多,降水总量达2734.4mm;中部降水总量为2674.1mm,仅次于沿海;北部为全市最少,为1251.6mm。可见降水总量自南向北递减,且受地形影响位于迎风坡的沿海和中部与位于背风坡的北部降水总量差异巨大,相差1422.5~1482.8mm。

图3 1988~2017年防城港市年降水量变化

2.2.2 不同季节降水的分布

防城港市一年四季平均降水量呈“单峰”型。夏季降水为全年最多,沿海降水量为1669.4mm,中部降水量为1673.6mm,北部降水量为643.2mm;冬季降水为全年最少,沿海降水量为141.6mm,中部降水量为140.6mm,北部降水量为296.1mm。四季平均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沿海与中部降水量差异不大,但与北部降水量差异较大,且差异随季节平均降水量增多而增大,冬季沿海与北部降水量相差60.7mm,夏沿海与北部降水量相差1026.2mm(表2)。

表2 防城港市各地不同季节降水距平对比(单位:mm)

2.2.3 月降水量的分布

防城港市沿海和中部月降水量无明显差异,但与北部月降水量的差异较大。沿海与北部月降水量的差异随月降水量增多而增大。12月月降水量为防城港市全年最少,沿海、中部、北部月降水量分别为39.9mm、39.6mm、25.2mm,沿海与北部月降水量的差异为14.7mm;7 月降水量为防城港市全年最多,沿海、中部、北部月降水量分别为676.1mm、666.6mm、256mm,沿海与北部月降水量的差异达到420.1mm(图4)。

图4 1988—2017年防城港市逐月降水量变化

2.3 季节差异分析

按气候季节划分方法,利用防城(南部)和上思(北部)30a日平均气温计算得出防城和上思各季常年气候季节起始日和常年气候季节长度分别见表3、表4。

表3 防城常年气候季节起始日和常年气候季节长度

表4 上思常年气候季节起始日和常年气候季节长度

根据QX/T 152-2012 气候季节划分标准,气候季节长短等级依据当年与常年气候季节长度的差值T 来划分,分为特短、偏短、正常、偏长和特长五个等级(表5)。防城1982~2017年历年各气候季节长短等级划分和上思1963~2017年历年各气候季节长短等级划分见表6~表11和图6~图10。

表5 气候季节长短等级划分和表述

表6 防城1982~2017年历年春季长短等级划分表

表7 防城1982~2017年历年夏季长短等级划分表

表8 防城1982~2017年历年秋季长短等级划分表

表9 上思1963~2017年历年春季长短等级划分表

表10 上思1963~2017年历年夏季长短等级划分表

表11 上思1963~2017年历年秋季长短等级划分表

图5 防城1982~2017年春季季长变化

图6 防城1982~2017年夏季季长变化

图7 防城1982~2017年秋季季长变化

图8 上思1963~2017年春季季长变化

图9 上思1963~2017年夏季季长变化

图10 上思1963~2017年秋季季长变化

从表3~表11 和图6~图10 可看出:南北春季开始日期相同,夏秋季开始日期相差1~3d,南部夏季比北部长,春、秋季则是南部比北部短。南北部的春季长度和秋季长度均呈不同程度的缩短趋势,夏季长度则呈增长趋势。其中,沿海的夏季要比北部山区夏季明显增长,秋季明显缩短。

3 结论

防城港市的气温分布,自南西北递减。春夏两季,南北气温差异较小;秋冬两季,南北气温差异逐渐增大。这是因为进入秋季,冷空气南侵,受十万大山阻挡影响,部分冷空气堆积于山的北侧,只有部分冷空气越过山脉影响防城港市南部。十万大山起到了加强冷空气对北部降温的作用,减弱了冷空气对南部的影响。

防城港市的降水分布,也是南多北少。冬春两季,南北降水差异较小;夏秋两季,南北降水差异较大。冬春两季,防城港市主要受冷空气、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产生降水。夏秋两季,主要受偏南季风影响,尤其在夏季,偏南季风持续不断输送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同时由于十万大山的影响,造成南侧迎风坡和北侧背风坡降水量的较大差异。

根据QX/T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标准,防城港市属于常年无冬区,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与北部山区的气候季节划分存在一定差异性:沿海地区常年气候春季起始日1 月1 日,季长105d;夏季起始日4月15日,季长201d;秋季起始日11月2日,季长59d。北部山区常年气候春季起始日1月1日,季长104d;夏季起始日4 月14 日,季长197d;秋季起始日10 月29日,季长64d。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防城港的夏季起始日趋于提前,秋季起始日趋于推迟;春、秋季长度均趋于缩短,夏季长度趋于增长,但沿海的趋势变化要明显于北部山区的趋势变化,说明沿海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要大于北部山区。

猜你喜欢
防城港市历年降水量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影响防城港市沿海地区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