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方法探究

2018-08-29 01:31郑一芳
求知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自媒体对策

郑一芳

摘 要:在自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突破了多重制约因素进入了高度自由化的散播状态,具有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传播内容更加精巧、传播方式娱乐化等特点。由于自媒体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大学生更易受历史虚无主义蛊惑。因此,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方法应该多方共同施行,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指导,国家、高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不同的要求。

关键词:自媒体;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及主要表现

(一)自媒体的概念界定

自媒体作为新媒体的衍生物,其本质是“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在自媒体时代,生产传播的内容更加多元,传播方式也由“多对多”转向“一对多”,普罗大众皆可借由互联网实现传播的目的,且较之传统媒体,个人也拥有话语权。

(二)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

1.利用网络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和新闻传播者。公民通过微博、微信这些载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开来。以微博为例,发布一条信息,几秒钟内就可达到上万的浏览量与转发量,尤其是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账号,如果随意传播不良信息,更易误导与暗示他人。一旦带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文本、图片、视频等经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布,即刻便会进入日益庞大的网民的视线,加之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通过转发和分享,这些错误言论很容易渗透到人群当中、引发人们“口口相传”的状况。

2.传播的内容更加精巧

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相比于传统阅读,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碎片化阅读。因此,一些关于历史的整体性知识也被揉碎了以新的逻辑进行再加工,更换关键词进行传播,甚至采用夸张但夺人眼球的标题。比如,打着“揭秘”“爆料”等醒目标题,通过一些细枝末节再加上生动的语言,从而颠覆大众对历史的整体性认知。

3.传播方式娱乐化

信息传播者为了获取更多的浏览量与点击率,往往无限制地迎合大众的需要,采用娱乐化的手段博人眼球,他们将严肃的历史娱乐化,以调侃、戏谑的方式叙述历史,加上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的运用,许多感人的英雄事迹、严肃的历史事实均被娱乐性地加以戏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三)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

第一,针对整个历史进程时,借助自媒体的文字载体进行所谓的“历史进程解读”,用碎片化的事实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助微信、微博内容短小精悍这一特点,经常只抓住一些历史上的小细节进行断章取义。

第二,针对个别历史事件时,通过一些醒目标题,选取若干细节否定已经定论的历史事实。如通过国民党抗日老兵的讲述,鼓吹国民党军队才是真正抗日,攻击共产党是投机取巧。

第三,针对某些历史人物时,采用调侃的方式,颠倒黑白。在刘胡兰英勇就义70周年时,《请刘胡兰离我的孩子远点》一文在各大知名网络媒体热传,被历史虚无主义者用来歪曲英雄主义教育。相反,却把袁世凯说成是“為中国找出路”。历史虚无主义者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便捷性、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受众范围的广泛性,改变传统的信息控制格局,抢夺网络话语权阵地。而大学生在此阶段由于“三观”还未完全形成,面对这些鱼目混珠的信息,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二、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成因

(一)对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阻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与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片面解读,使得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问题,而历史观又影响着价值观的形成。第二,淡化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而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美化帝国主义侵略、丑化民族革命来消解大学生对文化与民族的认同感。第三,削弱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动摇其理想信念。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学术研究”名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一些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其迷惑,形成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罔顾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产生影响的成因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借助自媒体传播的功效,将重点放在内容的新颖性上,契合了大学生猎奇求新的心理。

由于大学生主要通过传统的学校教育,特别是教科书来了解历史,内容比较单一。而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形式多样、标题夺目、内容奇特,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借助细节,读起来似是而非,对大学生有很大的蛊惑性,同时比较通俗、生活化,极易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二,大学生求新求异、追求刺激的特点,更易受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蛊惑。

在网络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更加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更加在意自己的业余、社会生活的质量,对远离自身的宏观历史传统反而缺乏应有的关注。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短、奇、新”的信息,很容易对标新立异的观点和见解表现出盲从,从而被“娱乐文化”伪装后的历史虚无主义所蒙蔽。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路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在以各种形式对我国各领域进行渗透,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混乱,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如果继续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将危及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一)围绕群众路线,在实践中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

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地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否定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种思潮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在一定程度得以传播,深层根源上反映了我们不够自信。因此,党和国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的治本之策。

(二)高校加强网络领域意识形态教育,唱响主旋律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占领自媒体阵地

积极采用隐形教育的方法,利用网络载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辐射力和渗透力。比如,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校园自媒体品牌,校级、各院都可通过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定期推送国家最新方针政策、会议精神,以及选取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理论热点素材,传授鲜活生动的科学真理。还可以不定时开展一些辩论、微电影等线下、线上活动,通过这些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悄然滋润大学生的心田,促使他们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2.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正确引导舆论

通过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的历史素养、坚定的政治方向以及熟练运用网络的大学生,引领正确的意见表达方式,准确地辨别信息性质,即时发现网络思想问题并做出正确回应。对于编撰和传播谣言,歪曲党史、诋毁领袖的言论,迅速删除并澄清事实,做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净化网络空间的助手。

3.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系统,加强自媒体平台的监督

在高校内设置以思想动态的调查研究为专职的调研机构和人员,定时收集大学生对于课堂讲授、宣传教育的反馈与建议,从而提高理论教育的效果。同时,建立校园自媒体舆情监督机制,实时跟踪微博、微信上的信息,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消除。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总是从小范围内“圈子”开始的特征,应着实加强相关“圈子”的管理,尤其是“微信朋友圈”的管控。对于明显带有历史虚无主义色彩的言论予以屏蔽,并查处传播谣言者。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知识传授方面的引导作用

1.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适时进行教育

当国内外发生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利益的重大事件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容易趁机传播。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可以通过征候分析法及时预测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通过明示或启示的方法进行预防教育,将不良势头扼杀在摇篮里。

2.加强专业修养,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教育

一方面,教师应系统全面地对浩瀚的中华民族发展史进行传授,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历史学中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展示在大学生面前。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加强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利用自媒体,拓展历史教育的渠道

发挥教师的影响力,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上發表图文并茂的历史知识;制作慕课系统详细地介绍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革命史来进行网络咨询辅导,及时深入地回应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的误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陶冶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用深厚的历史智慧、深邃的历史思维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四)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大学生应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学习真正的历史、观察社会,内心深处充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再被错误观点误导。在比较、鉴别中,自觉地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在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必须发挥自媒体的积极作用,帮助青年大学生以及全体中国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全国上下和谐统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廖海花.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路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74-77.

[2]张尚字,王新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透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69-73.

猜你喜欢
自媒体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