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机构公司治理问题及对策

2018-08-29 11:20王丽君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

【摘 要】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极具特色的,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民办教育机构逐渐成型,成为发展的一大助力。然而,民办教育机构大多以家族为企业核心,缺乏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缺乏对人才的培养利用以及对外部资金的摄入,无法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公司管理结构。这就要求民办教育机构必须跟上时代脚步,“睁眼看世界”,用发展的眼光去选贤与能,规范自身的管理结构,这样才能弥补缺陷,在竞争中获得胜利。

【关键词】 民办教育机构 管理模式 公司管理结构

我国是教育的传统大国,随着科技进步,世界村逐渐成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加密切,风格各异的教育体制也在相互影响和变化,在这个大环境下,我国的民办教育机构也成为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助力,是我国特色教育体制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当下我国的民办教育机构大多是以个人为核心,家族式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民办教育机构治理结构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民办教育机构管理结构现状

因为我国特色的教育环境,致使很多学生需要用课余时间进行补习,民办教育机构也由此发展,现存的民办教育机构大多由退休教师或师范毕业的老师以个人为核心建立,业务范围基本处在初期,单纯的进行文化课补习,缺乏相应的宣传或品牌营销等策略。同时公司各部门分工不清晰,大多由家人来担任,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同时,正如古语“隔行如隔山”,担任教学任务的老师缺乏相对应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能把民办教育机构发展的品牌化,规模化。而随着教育的发展,很多外来成熟的教育机构拥有各令人信服的管理模式和业务体系,家长们对教育机构的选择也往往不再单纯靠口口相传,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如果民办教育机构不能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把机构规模化,立体化,很难于教育行业中立足。

二、民办教育机构管理结构尚存的问题

运营模式简单,产权结构单一。我国的民办教育机构往往以个人为中心,一个退休教师或师范毕业的老师都可以开班,地点可以在家里,或小的出租房,虽掌握教学技能却缺乏公司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单一的产权结构往往导致把产权关系和血缘关系 融为一体切断了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结合。却缺乏相关管理体系,难以形成规模,靠单纯的教课难以赢的家长的信任。

缺乏相关人才的吸纳以及对人才的激励不足。一个民办教育机构想发展,教学技能是核心,管理技能是助力,如果不能引入适合的人才来加强对机构的管理,补习班不能变成教育机构,发展也只是空谈,同时,引入了人才却缺乏相关奖励机制,也很难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甚至在管理过程中,因为血缘关系的限制使得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科学管理规则时常失效,使得人才缺乏安全感和荣誉感,从而影响了企业向心力。

缺乏资金。民办教育之所以管理结构不成体系主要也是因为个人创办,风险承受能力有限,致使没有大量资金投入,一些部门和人才难以吸入,这也变相减缓了管理结构的成型,使发展变得遥遥无期。

三、完善民办教育机构管理结构的途径

丰富运营模式,产权结构多元化。随着时代发展,教育企业要想立足,一个成熟的运营体系是前提,之前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丰富运营模式,把教学与宣传、品牌营销相结合,让教学成体系,从来到学到走到会,不同阶段要有考核模式,学习之前要进行能力评估,让老师更快掌握孩子真实情况,学习过程中要有及时反馈,提高效率,学之后要对孩子的成绩情况定时追踪,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家长的目光,让他们放心的把孩子放在这儿学习。同时也要让产权结构多元化,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必须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家族内部成员之间产权界定不清,往往容易引起产权纷争,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所以使产权结构多元化也是发展之需。

加强对人才的引入及激励机制。任何企業都需要人才的引入,不外乎民办教育机构,只有合理引入相关人才,才能把公司各部门建立起来,把教学与发展相联系,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同时对于引入的人才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动力问题的机制,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使前者能够实现公司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快速发展。

加强合作,合理吸纳资金。一个企业想要发展离不开合作,有效的合作能使企业获得双赢,所以正确选择合作对象以及合作方式能加强企业管理结构的同时对品牌营销有所帮助。同时合理吸纳资金可以加快企业发展速度,让企业有更多财力投身于管理结构的完善中。

四、结语

民办教育机构是我国特色教育体制下的产物,有其独特性以及必要性,需要合理发展,撑起我国教育大旗。虽然现在还存在很多问题,缺乏管理机制的建立,虽然我国的民办教育起步较晚,缺乏管理机制的建立,还存在很多问题,但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民办教育始终不会落伍,反而会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相信,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现存的问题一定可以逐步完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梁建,陈爽英,盖庆恩.民营企业的政治参与、治理结构与慈善捐赠[J].管理世界,2010(07):109-118.

[2] 金永红,何鹏.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J].软科学,2009,23(06):88-92.

[3] 怀心强.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特征的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02):83-89.

[4] 盖凯程,李俊丽.现代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效率探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5(04):47-49.

作者简介:王丽君(1994年01月),女,汉族,河北,本科,内部控制,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北京市101125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