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现实意义

2018-08-29 11:20徐瑞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现实意义变化

【摘 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所以,社会矛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相应地需要我国调整发展战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这一变化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理论基础上的变化,这是我党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势而做出的改变,这一改变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主要矛盾 变化 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进入新时代的特点而做出的调整,这一调整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方向,同时也对决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阶段具有重大意义。

一、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矛盾具有普遍性。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社会是充满矛盾的有机体,在社会发展中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也就证明了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事物的始终,正是社会矛盾的运动变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也就是说社会是在矛盾中不断前进的,所以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明确这一阶段的矛盾,并从中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通过探寻解决矛盾的途径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我们处在一个运动变化的世界中,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形象地阐明了这一深刻的哲理,一切事物都在运动,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我国目前进入新时代的实际,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全新的判断,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我国的具体应用,也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在我国的创新与发展。

(二)现实依据。从1981年形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

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一方面,“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说明我国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都得到稳步推进,我国科技不断进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人民群众已经解决了温饱,总体走上了小康,正迈步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人民群众在追求物质文化满足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文化。

二、主要矛盾变化的意义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调整,这些调整是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主要矛盾的调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运用于观察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学说,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于分析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科学论断,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阶段我国奋斗的目标,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直以来,我们党就是通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科学制定党在各个时期的纲领和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科学发展理念,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的关键。十九大报告对我国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论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仍要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同时也要必须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文化持续健康发展,也要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更加重视缩小贫富差距,更加重视社会公正公平,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需要,努力探索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4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作者简介:徐瑞(1993— ),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在读研究生,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党的建设。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现实意义变化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从9到3的变化
正确处理关键与次要间关系是确保航天装备质量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
鸟的变化系列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让路”让出的变化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