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合作示范区智慧新城规划建设策略探析

2018-08-29 11:20黄文强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策略分析

【摘 要】 京津合作示范区是非首都核心功能转移的承载地,是京津两市战略合作的重要基地,智慧新城建设是京津合作示范区的重要定位之一。本文基于京津合作示范区的基本情况,结合国内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就京津合作示范区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京津合作示范区 光年城 智慧新城 规划建设 策略分析

加快推动非首都功能對外疏解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为北京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疏解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北京周边需要打造一批集中承载平台,搞好跨区域政策对接,为加速整建制功能疏解创造条件[1]。京津合作示范区在2015 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被确定为 4+N 重要发展平台之一,成为非首都核心功能转移的承载地和支持共建的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区。

京津合作示范区又名中国·光年城(以下简称光年城),距离北京五环100公里,距天津中心城区20公里,是北京在天津的一块“飞地”,是京津两市战略合作的重要基地,拥有京津两市深度合作政策优势。2013年京津两市政府提出共同规划建设光年城。2014 年京津两市签署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合作协议,明确光年城由北京市国企首创集团全资子公司首创经中负责实施建设。2015年光年城被国家住建部、科技部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6年首创经中正式获得光年城的土地证。2017年京津两市共同成立光年城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光年城有2000亩土地具备招商引资条件,包括产业用地、住宅用地、教育用地等[2]。

光年城项目占地38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2700万平方米,规划常住人口31万,就业人口18万,是天津未来科技城的重要组成板块。京津合作示范区积极践行智慧城市的先进理念,创新新城开发建设的思维和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融合规划、建设和运营的智慧新城。

1、光年城的建设定位及智慧新城建设的必要性

1.1 光年城建设定位

光年城的总体定位是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承接大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以人为本,打造一座智慧生态、宜居宜游宜业、时尚活力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光年城的功能定位是整合京津两市教育、医疗等优势资源,以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引擎,立足于京津冀、辐射环渤海,打造产城人融合、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空间多样的魅力新城。

光年城产业定位是以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为先导、以健康医疗、文化教育为特色、以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柱、以高端商务商贸为支撑,打造京津冀现代服务产业新标杆、天津科技创新示范区。

1.2 光年城智慧新城建设的必要性

光年城建设智慧城市是响应国家顶层规划的主动选择。国家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鼓励和支持政策,天津市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光年城所在的滨海新区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18-2020年)》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光年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顶层设计、发展目标与行动计划。

光年城建设智慧城市是顺应当今城市更新与开发的必然趋势。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作为解决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智慧城市建设已是大势所趋[3]。光年城将通过一系列智慧服务项目的落地实践,来破解“城市病”,提升政府管理效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光年城建设智慧城市是打造城市特色的首选要素。光年城面临天津及项目周边产业新城如团泊新城、中新生态城、东丽湖、塘沽湾新城的竞争,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服务市民生活”的智慧城市是全面提升光年城区域价值,打造城市特色的首选要素,也契合了光年城的定位和发展理念。

1.3 光年城智慧新城建设项目

光年城以城市居住者、产业经营者、城市管理者为智慧服务的主体, 在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应用、智慧产业与经济4大领域采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通过信息基础建设、应用信息系统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能源、生态、电力、水务、民生、医疗、教育、文化、交通、产业、政务管理、应急指挥等32项具体的智慧服务项目,创造便利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政务管理效率的城市运行新方式,并形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动力,最终打造成为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应用智慧化的未来城市典型代表。[4]

2、国内智慧新城的规划建设案例

2.1 雄安新区智慧城市

2.1.1雄安新区基本情况。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距北京、天津均为105公里,距石家庄155公里,距保定30公里,距北京新机场55公里。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选择特定区域作为起步区先行开发,在起步区划出一定范围规划建设启动区,条件成熟后再有序稳步推进中期发展区建设,并划定远期控制区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2.1.2智慧雄安建设概况。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到的一些具体领域包括“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城市规划和建设,建立城市智能运行模式,建设智能能源、交通、物流系统等;构建城市智能治理体系,建设全程在线、高效便捷,精准监测、高效处置,主动发现、智能处置的智能政务、智能环保、数字城管。建立企业与个人数据账户,探索建立全数字化的个人诚信体系。健全城市智能民生服务,搭建普惠精准、定制服务的智能教育医疗系统,打造以人为本、全时空服务的智能社区”。

2.1.3智慧雄安规划经验。雄安新区用数字化方式完整地重新定义城市本身,数据驱动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5]“坚持多规融合,一张蓝图绘到底”将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具体措施融入到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中,致力于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开始就实现全域智能感知。

2.2 中新生态城智慧城市

2.2.1中新生态城基本情况。中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规划总面积为150.58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10年,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2.2.2中新生态城智慧城市建设概况。中新生态城2013年入选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根据《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0)》规划,将在经济环境、城市发展、民生服务三大领域开展66个智慧城市项目建设[6]。经过近5年的建设,一大批智慧项目如公用事业运营维护中心、数字城市管理指挥调度系统、智慧公交、智能电网、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小区、智能家居、公共WIFI等项目陆续得到应用。

2.2.3中新生态城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中新生态城基于智慧城市建设,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模式,实现了产业要素聚集,破解了新城开发过程中产业入驻动力不足的问题。以单个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吸引行业领军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再打造智能产业园区,让行业领军企业入驻,最后基于上下游优势资源培育智能产业[7]。

2.3 梅溪湖国际新城智慧城市

2.3.1梅溪湖国际新城基本情况。梅溪湖位于长沙湘江西岸,东临二环线,西至黄桥大道,南接桃花岭、象鼻窝,北靠枫林路,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自2009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14.7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項目规划定位为“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新区”和“长沙新城中心”,主体功能定位为国际服务、科技创新和医疗健康城。

2.3.2梅溪湖智慧城市建设概况。梅溪湖于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在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按照六个统一(统一远程控制、统一运行监控、统一信息采集、统一服务入口、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调度指挥)和一个平台(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构架,主要围绕城市资源整合建设了如公共信息平台、运营智慧中心、智慧生态水系统、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公共WiFi、骨干传输网络、立式停车场诱导屏和交通诱导屏等智慧城市项目。

2.3.3梅溪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梅溪湖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提前考虑了部分智慧城市项目的预留预埋,避免后续建设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形成二次破坏和重复建设。比如在尚未明确通信运营商的选择及运营模式时,进行了通信主管道的预埋,预留智慧节点管道[8]。

3、光年城智慧新城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3.1科学统筹设计光年城智慧新城建设的顶层规划和创新机制。

光年城项目用地属于飞地,协调难度较高,政策落地较难,需密切跟进对接政策进展,建设智慧新城更需要系统思考,先谋后动,规划引领,科学指导,分步落实。

组织层面,光年城借助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智慧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与协调光年城智慧新城发展,在推进城市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消除信息孤岛的现象。

规划层面,光年城在编制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时就考虑对接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梳理出在城市一级和二级开发过程中分别对应的关键指标与建设项目,同时在智慧城市专项设计时,重点考虑与实际建设应用场景的结合。

3.2在基础设施规划中提前为智慧城市的发展预留条件。

新城开发首先需要“七通一平”,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在自来水、雨水、污水、电讯、煤气管道和电缆埋入地下以及道路建设时,需要提前考虑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路灯、智慧路灯等智慧城市项目对于电力负荷、通信通道、传感器安装等预留预埋要求,避免今后挖路破管道,造成返工浪费,影响城市形象。同时涉及到一些技术更新较快的智慧城市项目,应在现有城市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未来技术的变革和城市的扩张预留一定的条件。

3.3注重体现智慧新城特色与差异化,打造真正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千篇一律,特别是新城开发更要注重提炼和体现智慧城市的特色与差异。光年城应坚持“提升城市品质、服务市民生活”的原则,实现智慧管理及贴心服务,优先实施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路灯、智慧安防、智慧交通等重大民生保障项目,提升市民对于智慧新城的获得感,实现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天津等智慧城市的错位发展。

3.4推动智慧城市产业要素聚集,为光年城智慧新城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光年城需要以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为契机,吸引智慧城市上下游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有序承接智慧城市产业要素,为行业领头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优惠引进扶持政策,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敢于打造“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产业热点的先行示范区,抵消京津其他成熟新区的“虹吸效应”,以此提高政府、企业、市民对光年城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认同度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度,持续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爱庆.加快打造京津合作示范区[J].投资北京,2017(05):35-37.

[2] 中国经济网. 吴怀量:2018年京津合作示范区2000亩土地具备招商条件[EB/OL].(2018-06-29)[2018-07-22]http://www.ce.cn/cysc/fdc/fc/201806/29/t20180629_29576832.shtml.

[3] 李健.新城发展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战略与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13(11):66-71.

[4] 安裕东,谢丹,王丽,李鸣,李严研.京津合作示范区智慧城市建设开发探索[J].建设科技,2015(05):71-74.

[5] 孟卫东,吴振其,司林波.雄安新区绿色智慧新城建设方略探讨[J].行政管理改革,2017(07):23-27.

[6] 王睿. 中新生态城描绘智慧蓝图[N]. 天津日报,2018-01-15(006).

[7] 王梓. 生态城智慧城市建设加速跑[N]. 滨海时报,2018-02-28(002).

[8] 林明文. 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开发建设研究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3.

作者简介:黄文强(1989年),男,汉,湖南娄底人, 职务/职称:研究生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学。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策略分析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