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2018-08-29 11:20孙文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机遇

【摘 要】 当前,网络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道路。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社会交往和心理带来了消极作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所以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建设,使大学生自觉树立道德意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和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机遇

挑战

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当下,网络发展迅猛,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免会产生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不得不寻找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相关方法和措施解决问题,以便能改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开始普遍进入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进而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性的变革。为了可以更好的去通过网络发展来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定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发展下去。

一 、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概述

(一)网络的概念、基本功能和主要特征

1.网络的基本概念

目前,网络作为传播媒体已经在世界上普遍使用,而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网络已经很广泛的普及在大千世界,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网络呢?

网络在这里主要讲的是狭义的概念也就是指计算机网络。“从广义方面上说,网络就是运用通信线路把各台计算机都相连在一起,达到各个用户可以共同分享资源的效果”。[1]在现在的网络世界里,出现的世界并不是像现实世界那样,更多的是充满虚假欺骗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里的人们扮演角色各种各样,他们可以接受任何信息,同时也可以发送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从狭义方面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世界各个地方的信息交换系统连接在一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2]

2.网络的基本功能

从开始投入使用到现在的普遍运用,网络已经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无不改变并且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很多,形式也是多样,可以概括为三方面。首先,网上进行数据通讯与交流的功能。其次,网络资源可以分享彼此使用的功能。资源共享就是说所有网上注册用户都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资源交流与共享。最后,网络可以使计算机变得更加可靠与安全。

3.网络的主要特征

首先,网络所含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相比传统的电视、报纸等通讯手段,网络的储存信息量会更大时间会更久,并且信息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最主要的是人们只是坐在计算机的前面就完全可以知道天下事。网络传递的信息包含信息、视频、图片等形式,其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但这么丰富的信息必定是利弊兼容,增加了人们对信息分辨的难度,尤其是对于思想成熟度不高,对社会的认知度处于浅显位置的高校大学生来说,很难抵挡住信息不良的虚假诱惑。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容以及和传统相比的差异性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思想政治无处不在,但具体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比如,有的人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行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而使他们行成符合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还有些人说,高校最需要注重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教育。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含义的解释,我个人支持并赞成陈秉公先生的说法,他说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團,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4]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1)网络上的道德和伦理教育。道德教育是把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相结合然后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进而帮助提升受教育者道德素养,塑造良好的道德人格。(2)网络上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政治教育则是思想教育的最终结果和目的,所以必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3)网络上的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根据一定的政治思想、规范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政治方面的具体教育,进而使这些受教育者能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更大的政治能力”。

3.网络环境下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相比存在的差异性

首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条件存在的差异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通过课堂讲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大学生思维创新受到阻碍,只能一味的接受、顺从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并且接收的信息量少,高校思政工作者容易控制和掌握不良信息。其次,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基础的差异性。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与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思想品德优良,又为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人。并且进行实践是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条件,是非常现实的。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的机遇和重大挑战

(一)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1.网络提升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

首先,高校大学生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进一步更新了思想观念和意识。网络运行迅速以及资源可以共享的特性,冲破了时间限制,仅仅需要一台电脑就能掌握天下事态。其次,高校大学生加强和提高了参与并且思考的观念意识。再次,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的发展树立了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最后,高校大学生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加强了自己的主体思想观念和意识。

2.网络提升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运用网络把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融合到网络中进行教学,以更方便直观的形式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7]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性,把思想政治与教育的教学内容输送到每个大学生的头脑中,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和自律,自省程度。

3.网络提出了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道路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上传授思想,然后通过报纸或者讲座的方式传播思想而达到教育的效果。现在,网络发展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力一条新的探索之路。网络信息储备量非常大且资源传播极其迅速,这就方便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们可以迅速的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的教学资料,这成为教育者教育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大挑战

1.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消极作用

首先,网络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为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意识形态的侵蚀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网络上的垃圾不良信息将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伤害,存在着很强的误导性和欺骗性。

2.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心理产生了消极作用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让生活在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隐形人”,他们可以在网络中毫无拘束的进行交流畅谈,网络中的人们并不像现实中那样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进行的是虚拟交易,这必定会对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生活习惯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而影响人们之间交往的信誉度,造成交往障碍,使人们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关心越来越疏淡,极易产生孤独,郁闷。

3.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重大挑战

在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唯一的教育途径就是课堂上讲课,网络发展和进步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首先,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继续使用旧式的 “满堂灌”教学法,造成课堂学习效果不好,也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其次,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意识古板老套,不能有实效的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思想,对于网络传播的信息的有利影响未能正确科学的对待。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树立道德意识观念

当下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网上道德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了道德退化的情况,所以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主要方法为以下三个:(1)“鼓励、支持高校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高校大学生观念意识正确树立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尽可能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8](2)提高大学生在网上的有关法律方面的教育教学,进而增强高校对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法律监督。让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自发遵从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3)加强高校大学生在网络思想观念方面的具体教育教学。让大学生能在正确使用网络时也提高自我约束力。

(二)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新的教学方式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教育,就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借鉴外来的文明成果,进而丰富教育的文化内涵,发展与创新高校的校园文化。(1)加强高校的“两课”教育建设,设立如“党建园地”、“理论文库”等网站网页,更好的将“两课”的知识内容展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2)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网上心理治疗、心理测试,帮助学生减少和解决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3)加强高校大学生在网上就业、择业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可以最大限度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适合的相关职业。

(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的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和质量[9]。高校工作者应该采用网络技术培训会、交流研讨会的方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网络道德和知识等方面的总体素质与素养,让网络政工队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网络政工的教育和道德水平和素养。“网络政工队伍优良的网络素质有利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可以间接的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素质,培养学生文明上网的良优良习惯”。[10]另外,网络政治工作队伍要更加积极的通過网络交流随时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生动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雪.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 东北石油大学,2016.

[2] 张艳丽.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分析[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1):149-150.

[3] 刘珂珂,王彩云.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析框[J]. 高校教育管理,2012,(05):87-91.

[4] 刘凤娟.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探析[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01):63-66.

[5] 王柏棣. 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区别和联系[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46-48.

[ 6] 郭倩倩.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2009.

[7] 赵珑.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 山东大学,2009.

[8] 孙志芳. 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64-67.

[9] 江耀琴.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6.

[10] 严萍昌. 浅谈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29-30.

作者简介:孙文,女,1994.8.28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7级硕士。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