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孩子”

2018-08-30 20:16崔丹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教育

崔丹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①幼儿园教师要因地制宜,结合幼儿园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反映出幼儿园自身特色,形成情境式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实现儿童的真实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教育;教学

一、情境式幼儿园课程设置内涵

“根据情境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无法脱离它所产生和存在的情境而独立存在,儿童的学习是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的。”②儿童的真实发展离不开情境,习得的知识能力多来自于情境之中。通过创造并设置情境的方式,让儿童将自身代入其中,对幼儿园课程理解达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增强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进而实现儿童全方位能力提升。既是因地制宜地选择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的要求,也是对幼儿教育开放性、普适性、灵活性要求的适应。

二、情境式幼儿园课程实践建议

(一)创新主题,合理架构情境

情境式的幼儿园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是对情境的设置,情境主题的选择决定这课程设置成功与否。“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③比如选择童话故事主题,可以让儿童利用熟悉的童话故事作为蓝本大纲,进行剧情重演或者编排。在空间布置和场景设置时,儿童可以利用对童话的理解与场景进行互动,从而提升观察力与想象力;如果以自然科学为主题,可以让儿童在认知的过程中明白自然规律和现象,增强理性思维分析的能力,在场景的布置与安排中尽量简洁,突出自然的主题,同时应当严谨性,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兴趣,让儿童充分领悟到教育情境中,在角色扮演和情境互动中有所学习,有所成长。

(二)突出氛围,注重情感引导

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儿童与情境的互动,应当在平等、尊重、融洽的氛围中开展,这轻松的氛围中,可以消除儿童的疑虑,建立儿童的信任。儿童情感的感染性很强,使得儿童一旦从情境中习得某种情绪,获得对某种体验的认同,便会不断的重复从而加深这个影响。比如,对童话故事中正义形象印象深刻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有可能具有男子气概,面对环境的约束和限制,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抵抗。在这种情况下,较之于传统教学口头文字引导,情境式课程教学在视觉上的影响,超过了文字的说服力,产生了更加深远的“移情”效果。

(三)提倡参与,加强情境互动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④情境式互动,提供了孩子建立想象路径的可能,在模拟的情景中,多数人物形象、定义都是抽象的,很多意象在现实中是难以见到,这为儿童建立抽象思维奠定基础。另外,许多故事经典形象诸如白雪公主、小矮人、猫、老鼠都有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有助于引导他们透过现象去想象更多的符号意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⑤优秀的情境引入往往可以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带给幼儿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多元的感受,从而转化为幼儿的自我认知,挖掘想象力的巨大潜力。在课程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通过教师与儿童的互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儿童在接触创设的情境后,会利用手绘、语言描述等对既有情境不断补充,实现情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推动幼儿园课程实践向更深层次方向发展。

三、情境式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案例分析

(一)设计主题

从雨景中培养幼儿的线条感。活跃雨天沉闷的教学氛围,满足幼儿对下雨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雨的线条感的把握,从而培养艺术素养,为观察、记忆、描述、创造打下基础。

(二)组织教学

1.准备资料。关于雨的音乐(《kiss the rain》)和写实雨景的影像资料进行展示,营造艺术体验,潜移默化地形式引入主题,避免直接授课的枯燥性;在室内教学中,从自然界的线条引入,展示一系列的图片进行类比分析,提出雨天线条的描绘。关心幼儿的发散思维,思考如何突出雨天线条感进行构图,欣赏作品中线条的艺术感,感受到线条的曲线感。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对可能描绘的线条进行预判,区分木炭笔、毛笔等不同工具的区别。

2.情境体验。在雨天进行观察,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雨的动态感与静态感中,学会对校园雨天景色进行记忆和体会,留下基本的印象,初步形成构图描摹的习惯。引导学生对雨的形状进行联想和类比,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

3.情境想象。引入教材中对线条的理论描述,在幼儿可以理解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行专业术语的初认知,结合之前的实景体验和作品体验进行赏析,带领幼儿去感受到真实体验与艺术体验交融的乐趣;利用语言描述的方式,鼓励幼儿对之前的雨景进行描述,通过在画纸上连接虚线成实线等游戏方式,对雨景进行绘制。

(三)体验式教学课堂反饋

课堂辅导注重保留幼儿体验部分和想象力部分,从技法和技巧上进行适当辅导。比如,针对幼儿线条感不足,想象力有余的绘图,教师不应该从绘画上进行纠偏。而是要鼓励幼儿根据描绘的图画讲故事,从而创设新的情境。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幼儿所讲出的故事可以起到活跃课堂、引发共鸣的效果,鼓励幼儿对所描绘的图画进行阐述,本身是跳出美术教学,全方位体验知识的一种全新突破。

同时,根据学生提交的作品,关注幼儿对课堂教授知识的理解,从作品中了解幼儿的心理动态,防止存在畏难情绪和厌恶情绪。

参考文献目录索引:

①刘晓燕.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

②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7.

③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2012.

④严仲连.论园本课程的存在〔J〕.教育导刊,2003.

⑤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2012.

猜你喜欢
幼儿园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