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开花和结果”一节的实践与反思

2018-09-03 03:44王长艳
生物学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案笔者实验

王 娜 王长艳

(山东省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 淄博 255086)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课堂教学由无数教与学的细节组成,只有每个细节优化、和谐,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细节要优化则需对细节反复“打磨”,笔者在执教“开花和结果”一课时经历了“一课三磨”的磨课历程,最终获得了一师一优课教育部部级优课,现将磨课过程和个人感悟总结出来,与同行分享交流。

1 课例及磨课流程

“开花和结果”是鲁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2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课标要求学生能“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这一目标的达成将为学生后续学习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植物的有性生殖做好重要铺垫。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以恰到好处的活动设计和方式方法来帮助其理解和掌握。

本课例采用的是“一课三磨”的操作流程: 主讲教师首先独立备课,形成教学方案,针对教学设计学科小组进行研讨,提出改进建议,形成一备教案,此谓“一磨”;然后,教师进行第一次授课,学科小组组织听评课活动,依据课堂观察情况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形成二备教案,此谓“二磨”;主讲教师二次上课,学校聘请名师与学科小组共同参与听课,组织课后研讨,提出二次修改建议,形成本课例的最终方案,此谓“三磨”。

2 磨课的过程

2.1 导入环节设计 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成功的导入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初备教案,笔者选取的是10多幅娇艳美丽的花朵图片,以图片播放的形式引入,学科小组一致认为这一形式虽能视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尚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且耗时较长;二备教案,笔者做了调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桃花、杏花及两者果实的图片,借用苏轼词句“花褪残红青杏小”导入,笔者认为设计紧扣主题,但课上学生对于花和果实的探究欲望并未达到笔者预期,且新意不足;三备教案,笔者则选择桃花和桃的图片,同时提供桃子实物请学生品尝,品尝后提出问题。“吃桃”活动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随后提出问题:“果实的形成与花有什么关系?”“要结出果实,花需要具有怎样的结构?”“从花到果实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在一片浓郁的探究氛围中,导入新课。

2.2 实验活动的设计 “花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最基础的知识,教材安排了观察与思考活动,提供了桃花的基本结构及子房剖面图,意图通过花的解剖观察结合图片结构辨认,使学生能够描述花的主要结构。对于这部分笔者三次备课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花的结构”初备、二备、三备教案实验活动设计比较

对比三次教学设计,初备设计时,课上让学生解剖桃花并借助教材图片自主辨认花的基本结构,活动形式对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并不适合,且耗时较长,学生仅是口头回答,缺乏展示的媒介;针对一备的问题,结合学科小组的意见,在二备教案时做了调整,增加了动手粘贴和手写标注环节,相较于初备教学效果有很大提升,但耗时长的问题并未解决;既要学生充分参与也要提高课堂效率,在形成三备教案时做了大胆改变,将课上解剖观察花的结构实验设计为课下实验,要求学生录制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报告。分析三备教案,优点如下: ①就观察材料上,不再局限于桃花,学生可利用自己易于获取的花来完成实验,丰富了实验探究的资源,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②学生课下自主完成实验,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步调,快者可快,慢者可慢;③学生参与度较小组合作相比更高,人人参与,参与就有收获和疑惑,在目标落实和问题提出能力培养上效果更好;④信息技术时代,探究无需拘泥于实验室和课堂,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完成本实验,符合时代要求。

2.3 难点突破 “受精的过程”微观而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初备时,笔者采用PPT结合鼠标点击演示这一微观过程,学科小组一致认为这样操作人为割裂了“受精”这一动态连续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受精的过程”;二备时,笔者调整为播放“受精过程”的动画,但动画播放形式学生局限于被动观看无法主体参与。针对一备方案和二备方案存在的问题,依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结合学科小组的意见最终选择了图2所示的方式,即请学生想象有一位小精灵朋友——“精子”,请帮助他寻找“卵细胞”,顺势提出驱动性问题:“在柱头上,精子乘坐的花粉粒发生了什么变化?”“卵细胞在哪里?”“精子要与卵细胞结合,需要穿过哪些结构?”,由学生先猜想回答,然后教师播放受精过程的动画视频验证,最后学生概述受精的过程。学生以“精子”朋友的角色主体参与到“受精过程”内容的学习中,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层层递进的过程性问题将难点内容分解,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的理解;质疑—猜想—验证的方法过程利于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

图2 “受精的过程”突破方式

2.4 课堂小结与提升 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仔细研读课标,分析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主线是“开花—传粉—受精—结果”的过程,笔者结合板书,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最后,教师以“被子植物要产生后代还真不容易”,激起学生爱花、护花的欲望,整堂课伴随学生对生命的感知和敬畏而结束。

3 感悟

“好课多磨”,一节优质高效的生物课需要执教者用心打磨细节,本节课例从导入环节的设计至实验活动的另辟蹊径,再到难点突破方式的反复斟酌,无一不是对细节的精雕细琢,正是如此才带来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案笔者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触摸春天》教案
老师,别走……
《立定跳远》教案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