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本《榆树下的欲望》窥探其所处创作时代的美国社会现实

2018-09-03 03:49蔡晓芝
神州·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伊本奥尼尔榆树

蔡晓芝

摘要:《榆树下的欲望》是一部反映美国现代悲剧思想的戏剧作品,着重表现了剧中人物在特殊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本性,与其所处的创作时代紧密相联。文章通过分析该戏剧创作与所处创作时代社会现实的关系,对剧本的文字描写和所处创作时代的社会现实进行比较研究,从中窥探并总结这一时期美国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尤金·奥尼尔;20世纪20年代;社会现实

1《榆树下的欲望》与其所处创作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关系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完成于1924年的戏剧,以剧本《榆树下的欲望》为研究对象分析《榆树下的欲望》与其所处创作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关系,能从中窥探其所反映的美国社会现实。首先是奥尼尔写实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奥尼尔在创作该戏剧时以尖锐地反映美国的社会现实和病症为突出特点,不仅有对美国社会的反思,也包含对个体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其次是该戏剧注重刻画人物,在呈现每一个平凡但有血有肉的人物表象背后,奥尼尔更多关注人物内心和挖掘人物的深层次意识及精神冲突;最后是当时美国社会对奥尼尔戏剧的态度,当时奥尼尔的创作环境十分艰难,该剧曾因乱伦题材在波士顿遭禁演,1940年以前在美国不准公演,1925年在洛杉矶演出时全体演员遭逮捕,批评家对他的作品争议很大,连观众也表现得难以接受,他们极不愿承认“在舞台上惊奇地看到了自己。”总而言之,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作品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关系包含一种冲突色彩。

2剧本《榆树下的欲望》与社会现实的比较

将剧本《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文字描述与其所属创作时代的社会现实进行比较分析,能从人物刻画的细节当中窥探到一些重要特征。

2.1繁荣景象下享乐和物质主义的盛行

《榆树下的欲望》一个突出特征是精神与物质冲突,物质主义是奠定小说悲剧基调的根源。戏剧围绕争夺农庄继承权开展,凯勃特一生对农庄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农庄成为他获取安全感的精神载体;两个儿子执着于前往加利福尼亚淘金,渴望摆脱父亲的控制,对幻想中极具诱惑力的物质世界充满向往;而伊本和爱碧的冲突是由对农庄的争夺展开的,他们对物质的渴求狂热露骨,对于伊本,占有田庄是向父亲和苦难生活报复的最有力方式,唯有夺得田庄他才可能与自己和解,戏剧中杀子悲剧也根源于他无法完全占有物质的不安全感,以及引对人、生活和社会的不信任。戏剧中人物的共同特征是对物质追求的执念,他们缺乏富足精神世界的信仰追求,占有物质能填满他们精神的空虚和生活的无助。

反观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社会剧变带来精神文化生活的劇变和冲突,新旧力量的抗衡在繁荣的经济景象中逐渐消融,叫嚣的物质主义战胜精神层面的需求,资本主义世界极力追求文明而不重视精神建设的风气大行其道。大众处于精神迷惘空虚的过渡时期,投向繁荣的物质世界、寻找刺激和享受欢愉成为了最好的精神麻醉剂,“数百万的男女们以空前飞快的速度,将他们的关注目光、谈话内容以及情感兴趣空前一致地转向了数量巨大的琐事。”在这个时代物质主义侵入公众的精神生活,新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消遣令人眼花缭乱,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是填补精神空虚的方式,膨胀的享乐精神和狂热的物欲成为大多数行为的根源,总而言之,“吃喝玩乐明天就死”的精神影响整整一代人。

2.2纵欲风气的盛行与“性”观念的开放

膨胀的物欲影响着戏剧中的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伊本对田庄的强烈占有欲使他在面对继母的诱惑时能极力克制,而当与继母乱伦之恋的禁忌已经无法对他们造成约束时,沉迷于与爱碧的情欲能够慰藉伊本心中对母亲的愧疚和想念,宣泄对父亲的仇恨。纵欲行为的背后是伊本情欲与物欲的双重满足。从第一幕至第三幕,他对爱碧的诱惑从竭力克制转变为疯狂沉沦,实际上这也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公众关于性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剧变的真实写照,在与旧道德的抗争中,堕落无节制的性观念占据上风。除此,舞会上老农起哄老凯勃特七十岁生子,以及提琴师调戏姑娘小伙等都透露出公众性观念的开放和反传统礼俗的心理。

反观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公众性观念同样大胆开放,男女屈从沉沦于无节制的情欲,整个社会陷入性的狂欢。20年代美国小报报道,“美国人的生活是由体育、犯罪和性组成的三维生活。”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关于性和精神人格学说的理论为人们打破禁忌提供了有力依据,公众开始遵循内心的“本我”,认为社会现存的道德准则并没有普遍的有效性,“似乎性才是推动人类的主要而普遍的力量。”人们陷入对性欲的迷恋和探索。女性的袜子卷到膝盖以下露出胫骨和膝盖骨,少女涂脂抹粉不穿胸衣,抽烟喝酒参加“安抚晚会”;跳舞提倡“像胶水粘在一起一样拥抱。”;出现了性杂志、性欲望电影等性文化产品,连知识分子对开放的性风气也有所妥协。总而言之,性观念的转变体现在社会交际和生活内容中,美国青年作为大胆探索“性”的一代,将精神的空虚转化为沉沦性欲,以自己的方式向时代叫嚣并成功引发了社会对性的思考和关注。

2.3美国女性独立意识的增长和突出

《榆树下的欲望》中最为突出的女性是凯勃特的第三任妻子,伊本的继母爱碧,她是物欲和情欲相互融合和冲突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她为了继承财产嫁给年长自己四十岁的凯勃特,另一方面,她在情欲的驱使下无视伦理的禁忌,诱惑继子伊本并诞下一子。面对老凯勃特的挑唆和伊本的误解,她选择弑子以证明爱情的忠贞。除了对物欲和情欲的刻画,奥尼尔笔下的爱碧,同时也是特殊社会环境下女性独立意识增长的典型代表。第一,独立的经济意识。与凯勃特新婚后的爱碧在刚来到农庄时以女主人的身份自居,农庄的一切财产和物品被她视为己有。第二,明确的权利意识。爱碧嫁给凯勃特有明确的目的,并且她不认为以获取金钱和物质为目的的婚姻是可耻的,争夺田庄在她看来是斗争权利的正当行为。第三,开放的性意识。爱碧在与伊本的情感纠缠中扮演主动角色,敢于正视自己的欲望和本性;而在面对伊本的误会时,她选择杀子来证明她对爱情的忠诚。奥尼尔塑造的爱碧是大胆而独立的。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女性独立意识的增长是又一个重要变化。物质主义的发展和公众性观念的开放丰富了女性生活。美国女性在1920年赢得选举权“巩固了女性作为男性对等物的地位。”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得以“过上了自己的生活”。女性独立的经济意识和经营生活的意识逐渐培养起来,除了穿衣打扮和行为习惯等形象的变化,这一时期美国女性对待爱情和性的观念也是对传统的反叛,她们更自由和随心所欲,對释放自我的性陷入深深的着迷,“她们也希望成为不负责任的玩伴,而不是这个种族大屁股的母亲”,“她们考虑的角度不是浪漫的爱情,而是性;她们吸引男人不是欲擒故纵的狡猾艺术,而是坦率公开的直接态度。”在她们看来,“我将会非常自由。”

3总结

以清教主义为代表的旧道德和旧秩序的衰落是20年代美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社会风气和公众心理的剧变提供了滋养的温土。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旧秩序和旧道德日益衰落,美国民众在物质主义无法帮助他么重建战后心理和精神信仰的情况下只能寻求自救,而我认为这一时代,在缺乏精神信仰引导的背景下,美国民众为自己开出的药方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救赎,以沉沦和放纵为主要特征,他们在“度过一段兴奋的不安定时期之后,终于开始学习如何再一次放松和娱乐自己”,当幻想破灭,整个社会和民族还是要重新回到建立新的秩序的正途上。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极其特殊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代,剧变和冲突是这一时期的主题,新旧冲突之下呈现的具有辨识性的社会特征,必然是复杂多样的因素作用而成的。在所有表象的背后也许存在一种共同的公众心理,这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参考文献:

[1]孙宜学.论奥尼尔剧作的死亡悲剧意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78-84.

[2]汪义群.奥尼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卫岭.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悲剧创作[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美)尤金·奥尼尔.奥尼尔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6

[5]刘礼佑.榆树下的欲望的悲剧根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39-42

[6](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大转型时代[M].秦传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7]张瑞华.美国20世纪的清教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8](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浮华时代——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M].汪晓莉,袁玲丽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08

[9]黄德禄,黄安年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一九一七:一九三九年的美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0]魏啸飞.透视美国青年——二十世纪美国青年价值观的重要转变[J].21世纪,2001(9):17-19

[11]孟昭毅,曾艳兵.外国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郭继德.现代戏剧奠基人尤金·奥尼尔[J].戏剧艺术,1988(04):56-59.

猜你喜欢
伊本奥尼尔榆树
阿拉伯编年史家伊本·艾西尔及其所处的时代
回归的心路历程——奥尼尔戏剧叙事研究
特里·奥尼尔:捕捉此刻
老榆树下的等待
伊本·白图泰藏在摩洛哥“迷宫”中
榆树盆景的制作与管理探讨
试论伊本?西那对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
儿童文学 榆树懂得低调
阿拉伯人姓名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