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2018-09-03 03:49张志鹏
神州·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党员意识党校

张志鹏

摘要:汉语言教学培训是党校培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当前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中,却存在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形式枯燥、考核制度不完善、党员干部意识跟不上等问题。在对当前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应用性环节,实现教学方法的突破、转变学习意识等,使得党校汉语言教学有进一步的突破发展。

关键词:党校;汉语言教学;党员意识

前言:

汉语言教学是当前党校教学培训的必然课程,这一课程的设置,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直接提升党员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全面提升其在工作中的工作能力;二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汉语语言的传承及发展。增加汉语言培训的应用性,提升党员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推进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进一步突破发展的关键。

一、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在当前党校汉语言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组织形式。在对党校汉语言培训的观察中,会发现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课堂中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而另一边学生在埋头笔记,看似奋发图强的学习分为,实际上隐藏的是另一种沉寂——效率低下、学习枯燥等问题的存在,反映的实质还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难以感受到课堂的魅力所在,难以关注到汉语言知识的应用性,更多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的接收信息,缺少了主动地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枯燥

教学内容的枯燥性,集中体现在当前的党校汉语言教学往往是对照着教材的照本宣科,缺少新变,加之教材本身更新速度就较为缓慢,教学工作缺乏创新,带有一定的枯燥行。其次,在当前党校教学中,教师更多的还是倾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缺乏对实践性的关注,但是汉语言作为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化,是在应用中不断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用到“不折腾”一词,就是一种创新性应用,能够将汉语知识进行准确的应用,才是学习的目标所在,在枯燥的氛围及过分关注到理论知识的课堂,其枯燥感就在于缺乏灵活性,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

(三)考核制度刻板不灵活

考核制度刻板不灵活,是当前党校汉语言教学的又一重要弊端之一。当前的党校汉语言考核往往是依赖于最终的一项考试,学生只要认真的进行背诵,就能顺利过关,这样的考核模式,即使学生记住了知识也多属于短期记忆,换言之,记下的知识也是通过记忆实现的,不确定如何进行运用。除此之外,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下,学生也难以在意识上对学习过程形成准确的意识与理解,拉低了教学效率,影响着学生对汉语言课程本身的理解与认知。

(四)党员干部意识跟不上

在党校的汉语言培训中,还存在着党员干部意识跟不上的情况。尽管汉语言教学作为党校培训的项目之一而存在,但是在很多党员干部眼中,汉语言是一项长期学习的基础性课程,越是基础越可能被忽视;在诸多政治课程中,在对党员的思想冲击中,汉语言的表现力往往是最为薄弱的。党员干部意识跟不上,在学习时自然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加之当前的教学及考核模式,很多党员甚至都是在最终的考核之前进行突击的记忆来完成教学任务,缺乏对教学的准确认知,难以实现最终的突破发展。

二、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的发展策略思考

(一)转变汉语言学习的思想意识

党校的特殊性在于对党员干部的思想的指导,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所在,由此,在推进汉语言教学培训的过程中,要从思维发展上推进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认知,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党员干部对汉语言学习的思想意识,是实现党校汉语言教学环节进一步发展突破的关键所在。汉语言文学作为传播我国传统语言文字知识的重要课程载体,在教学过程在也是实现传统文化与语言知识相结合的重要媒介,教学工作充分挖掘出汉语言知识的文化传播意义和语言教学意义,并且使参与学习的党员干部深刻意识到这种意义,自觉主动地深入到其中进行学习。在党校培训过程中,尝试逐渐丰富汉语言培训的环节,在开始之前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加以教学的辅助,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将其作为思想发展的重要环节所在。

(二)丰富汉语言教学的内容

在内容设计上,要进一步丰富汉语言教学,立足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创新的发展融入新的知识,最终实现教学的进一步突破。对于党校汉语言教学的内容丰富,可以尝试从如下方面着手展开改革:其一,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及时完善和更新党校的教材内容,不断与时俱进的将新的知识进行充分,并且在体系设计上更符合党校的学习;更进一步的,由于教材本身的严谨性,可以尝试配合教材的运用出版辅助的文本,收纳一些现代作家、政治演讲稿等内容,作为参与培训者的阅读参考,帮助其学习汉语言知识。其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应用性环节,如在实践调研、演讲辩论等,这些实践活动的带入,能够使课堂更具灵活性,并且能够在丰富的基础上作出学习,使学生真正的意识到汉语言的应用性,汉语言知识不是通过背诵记忆进而束之高阁的内容,而是能够使人以史明鉴、了解大道、掌握传统文化并且能够在日常交流中巧妙运用的内容,需要得到重视[1]。

(三)扩展教学组织形式

在党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拓展教学组织形式,实现教学的发展与完善。事实上,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在当前的各级院校的党校教学中,汉语言教学都出现了新的组织形式,然而反观党校的教学工作,往往处于一种被动说教的过程,讓人担忧。在当前的党校汉语言教学中,不断丰富组织形式,能够更进一步的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在教学过程在,给学生以主动权,党校学员都是有思想、有文化的党员干部,对于这部分学院需要调动主动性,可以尝试任务型教学,鼓励他们进行思考的同时、在应用中去学习到汉语言知识,也可以尝试组织一些活动,如模仿央视《朗读者》栏目组织“班级朗读者”活动,进行读书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用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增加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展示形式等。拓展教学组织形式,还体现在尝试多种的教学组织内容,增加应用的内容,最终实现教学的进一步突破[2]。

(四)创设人文性的学习环境

在当前党校汉语言教学中,要尊重汉语言本身的人文性所在,实现相适宜的人文性环境的创设。所谓的人文性环境,是尊重人的个性特征的,带有一定轻松性的课堂氛围。一方面,进行培训的教师要积极与学院进行交流,充分体现出语言的应用性、交际性,并且为学员提供交流的环境。另外,汉语言文学本身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带有传承意义,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挖掘,将其人文性充分的展现出来。除此之外,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要充分挖掘阅读的力量,激发学员阅读兴趣、提高学员的阅读能力。在培训过程在,可以将一些优秀的阅读书籍内容等推荐给学生,以丰富课下的阅读,最终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培养党员干部的阅读能力,不仅是课堂培训的重要辅助环节,也是为日后的自主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关注到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

(五)转变考核方式

在当前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中,也要对最后的考核环节做好把关,适当的调整考核制度,以此反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尝试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关注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如日常的课堂表现、实践作业完成的情况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考核的依据。除此之外,在当前的考核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为学生“画重点”式的教学,而是在日常讲解时将知识讲解到位,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应对最终的考核时不再是突击性的背诵,而是主动地去学习与探究,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党校培训工作对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关注到每一环节的优化。在当前党校培训工作中,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进行改革,能够全面推进培训效率为汉语言培训环节的优化作出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启华.基层党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5):27—28.

[2]郝爱丽.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18(3):63—64.

[3]王冬松.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及艺术特点论述[J].卷宗,2016,16(6):38—39.

[4]樊小芳.简议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學发展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6(12):74—75.

[5]耿晓慧.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J].新思路(下旬),2016,21(12):176.

猜你喜欢
党员意识党校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强化党员意识 提升国有企业精细化管理
新形势下增强党员意识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对强化党员意识的研究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党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