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美术教学的“主题融合”

2018-09-03 02:48孟丽芳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茶文化美术

孟丽芳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尝试通过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来优化课程结构;也可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把一个课题重新建构成为一个主题单元,进行综合性探究体验;还可以通过寻找教学内容的外延,巧妙融合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一个主题,融合相关内容元素,形成系统连贯的单元,以提高课程的整体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主题融合

《迎春祈福》一课结束后,不少三年级小朋友围着我“叽叽喳喳”,他们对剪“福”字意犹未尽。可是因为这个内容折剪较难,我已经上了三个课时,如果再上一节课恐怕会影响教学的进度。

《迎春祈福》后面是《中国结》一课,看到课本里的纸编中国结上也有福字的装饰,我想,可不可以将“福”融入“中国结”的教学中呢?这样既能完成新的教学内容,也巩固了已学的内容,关键还能让孩子们再一次过过剪“福”字的瘾,用福字装饰中国结,这样多好!于是,我尝试着将两课教学内容进行了“主题融合”……

美术教材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任务,选编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在《美术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一本参考书,在美术教学中充当基本资源和工具的教科书。美术教材的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的连贯组合、教学系列的循序渐进,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激发审美情趣、培养创新能力、形成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新课程教材,按照“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的学习领域设立了不同的小单元,教材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开放性和立体性,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立体选择空间(选择性体现在内容、学习方式和工具材料等方面),同时考虑了相关的教学配套资源,有利于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和教学效果的优化。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授课对象不同,如果一味“照本宣科”,我觉得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那么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呢?

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根据课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融合各学习领域的主题、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把一个课题重新建构等形式,对教材进行了“主题融合”的尝试。这样,通过一个主题,融合相关内容元素,形成系统连贯的单元,以能更好地体现美术学习的整体性、综合性。在课堂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了“主题融合”探索:

一、调整顺序,优化课程

系统论认为有结构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以主题组织在一起的单元教学内容,是一个有着内在的紧密连接和张力的系统,在对主题单元化教学资源的组合中,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教科书的资源优势,对教材进行分析、梳理,整体设计,深刻认识并合理运用同一主题下的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成为系统构成中的一个点,使这个点在系统中能承前启后,发挥整体的力量。

在教学中,可尝试通过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使同一类领域的课相互支持,互为资源,达到课程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地学习。

以浙美版三上第4课《纸拎袋》为例,本课的学习建议是设计制作一个纸拎袋,以添画或拼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同时该册的第13课是《黑白拼贴画》,第14课是《彩色拼贴画》。我觉得可以把《纸拎袋》的学习安排在这两课之后,因为学生在学习了拼贴画的创作后,能充分利用纸材的特性,考虑色彩的对比,创作形象有趣生动饱满的作品。再进入《纸拎袋》一课,学生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内容,去装饰自己制作的纸拎袋。或者直接利用前两次的作品装饰纸拎袋,互为资源,学以致用。而且教材的第15课《剪雪花》也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与《纸拎袋》之间的衔接是很自然的。另外,从我们农村学校的角度來说,更方便孩子们工具材料的准备和携带(学生作品见图1)。

我认为作这样的调整,将三课内容进行“主题融合”更能体现课与课的互相连贯、渗透,从而变“按教材教”为“活用教材”。

《新课标》将美术活动分为四个学习领域,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四个领域的学习是既有所侧重,又互为交融。“主题融合”教学的展开,能更好地将四个学习领域有机整合。

二、挖掘内涵,重新建构

核心素养时期的教学理念,为美术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美术活动要体现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与愉悦性等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结合多种体验活动和美术表现形式,把一个课题重新建构成为一个主题单元,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一)相邻课题间的融合

在学习《迎春祈福》一课时,我们可以在带领学生了解福文化,学习折剪福字之后,用一些简单的传统纹样装饰“福”;然后将“福”字带入《中国结》一课的学习,用“福”装饰纸编中国结,甚至可以创意表现前面一课《剪雪花》的作品——设计制作一朵特别的“雪花”。这样也就是对教材中的“福文化”进行了重新融合和建构,将传统文化渗透于不同的美术表现中,帮助学生理解感受其文化内涵(学生作品见图2)。

俗话说: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精耕细作有利于丰收。教学之理亦然,教学忌贪多图快,一定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接受程度,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咀嚼”、“反馈”时间。当然我们一定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分析,根据课题作灵活的处理,一些有内涵的、学生乐于学习的教学内容就可设计成主题式的单元学习。

(二)同一课题内的重构

在浙美版一上《心中的太阳》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课题与教材内容的安排,分析一年级学生的认知与兴趣,发现“画太阳”是一年级学生最喜爱表现的内容之一,因而对本课的进行了重新设计:从画太阳,到创作“我和太阳”的想象画,再到运用不同材料来表现太阳,对“太阳”这一教学内容作了系统的整合处理。

学生从感受太阳的“美”切入,通过观察太阳丰富的色彩,饱满的形象以及千百万化的光芒,在审美体验中运用不同线条与色彩表现太阳的“光”与“热”。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来画一画“我和太阳——”的想象画,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如“我和太阳做游戏”、“太阳乐园”……最后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制作,出现了太阳眼镜等作品,将艺术与生活相联系。重新建构之后的“太阳”系列内容,联系紧密,层层递进。学生兴趣浓厚,作品妙趣横生,显示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作品见图3)。

又如四下《茶香四溢》一课,教学目标是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要使教学目标得以更好地达成,这一课可以融合为主题式的单元学习,并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课时一:带领学生了解茶的历史、茶的发源,然后通过欣赏一些历代和茶有关的绘画作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湖州的茶文化,第一课时以欣赏感受为主;课时二:根据前节课对茶文化的了解,设计制作茶文化卡,文字内容以湖州的为主;课时三:关注茶叶的包装特点,感受其体现的创意与设计,交流自己收集的茶叶外包装;课时四:关注茶具,尝试用陶泥塑造各种茶具。

在以“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融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为一体,能让学生充分领略中国茶文化,并带着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去表现“茶香四溢”。

三、寻找外延,融合拓展

以融合教学内容的主题化学习,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寻找教学内容的外延,加强主题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我们在课内要善于利用教材内容,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外优秀作品、地方资源,利用地方文化特色,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果说教材知识犹如一棵主干粗壮、枝杈分明的大树,那么教师教学的与众不同,就是在完成既定内容基础上,给大树“添枝加叶”。只有不失时机地巧缀枝叶,才能使知识大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浙美版四下《爱书藏书》一课,教材着重于对藏书票的学习设计与制作。在藏书票的设计制作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我觉得读书时使用书签也是“爱书”的一个良好习惯,基于“爱书”这个主题我们可以“添枝加叶”——学制书签。书签是我们阅读时经常用到的,既实用又美观,小小的书签画面虽不大,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签好像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所以想让学生通过对书签的欣赏、制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他们爱读书、珍惜书的情感。

课堂上,我们制作书签的材料是非常特别的,是利用搜集的新衣服挂牌和某些包装盒上的图案,再运用剪贴和添画的方法来设计制作,最后的作品也极具个性。这样对教材进行“主题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作品见图4)。

“爱书”这一“主题融合”的拓展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展开想象,体验探究,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材料,经过巧妙联想与创新,可以变成生动有趣的造型。寻找教学内容的外延,在发现、想象、创作、评述等教学活动中,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明白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理念。

总之,立足于美术学科本位,明确学科教材的定位,致力于与之相关联的其它学科知识的融合创新,开发综合学习内容,确立新的主题单元,能提高教材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注重学科内、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可以优化课程结构,切实增强教材实效性。

“主题融合”的单元学习应基于美术核心素养,根据课标、学生实际、地方特点等因素作灵活处理,强调教学的整体性、连续性、综合性。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实践,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美术教学中的“主题融合”。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

[2]陈卫和主编《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湖州市白雀学校 浙江湖州)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茶文化美术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创意美术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