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对策研究

2018-09-03 06:05丁路伟
儿童大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家庭教育

丁路伟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离婚率增长迅速,單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愈来愈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本文指出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巨大的消极影响,并从爱的“尊重”、爱的“适度”、爱的“坚强”、爱的“鼓励”为各位家长和老师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单亲家庭 家庭教育 爱的运用

美国耶鲁大学耶鲁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勃特·索尔尼特指出:“离婚是威胁儿童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危机之一,这种家庭解体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单亲家庭是脆弱的,也是动荡不安的,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或母)疼爱的子女。他们是弱小的,除了父母和家庭,他们一无所有。孩子深爱着的父母将有一方会离他而去,生活发生改变,同伴“另眼相看”,这一切会让多数孩子陷入从未有过的心理混乱与心理矛盾中。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我认为,单亲家庭在教育子女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的“尊重”

家庭的破裂带给家长的也许是一种解脱,也许会是一次痛彻心扉。请别忘记孩子才是最无辜的,才是最无助的,千万不要忽视他们,别认为他们还小,什么都不懂。请尊重孩子,不要隐瞒离婚的事实,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父母离异的事实,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平心静气地接受夫妻离异的现实。这样才能坦然地面对孩子,告诉孩子你们将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新的生活需要一些调整,但无论出现什么问题,爸爸妈妈都像以前一样爱孩子,这一点是永远不变的。要让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离婚了,但他永远不会失去父母对他的爱,这一点至关重要。让他感受到虽然他只和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生活和以前一样安全、稳定,他不必担心什么。给孩子安全感,不要把孩子作为报复对方的武器。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虽然不在一起,但对自己的爱没有变。

二、爱的“适度”

据北京某少教所的统计,22%的问题少年出自单亲家庭。同一份报告显示,50%以上的问题少年出自溺爱家庭。现实生活中,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什么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的自私、专横和任性,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小丽的父母离异后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工作忙,小丽的生活都由姥姥照顾,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十岁的孩子自己不洗脸,不洗脚,全部由姥姥伺候,不喜欢姥姥做的饭可以一日三餐在超市解决,想要什么只要给妈妈打电话,货物准时送达,真可谓是有求必应。妈妈回家后还经常告姥姥的状“妈,你不在的时候姥姥不给我买好吃的,要什么都不给。”搞得妈妈和姥姥的关系都紧张。于是,姥姥每天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不敢说半个不字,生怕女儿回家不高兴,更不用说管教了,这样真的是爱孩子吗?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真的健康吗?爱要适度,爱要健康,爱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是非对错,要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娇惯他,要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种情况,必要时可请年龄稍大的孩子参与家庭的重大事情的决策等等。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要多鼓励他们,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古人常常告诫我们:“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

三、爱的“坚强”

单亲家长有更多的伤心,有更多的无奈。但是面对孩子自己首先要坚强,更要给孩子一份“坚强”的爱。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特点。小杰今年15岁,父母在他一周时就离婚了,小杰一直跟奶奶生活,父亲靠打工挣钱,每天干完活回到家都是一脸的怨气。小杰只要做错什么,或有些不当举止,他会对孩子说:“我是管不了你了!我是没有办法了!反正你妈也不要你了,你想怎样就怎样吧!”“我怎么这么倒霉,在外辛辛苦苦,回家你又不争气!”这种对孩子没完没了的指责、训斥、讽刺、打骂……使孩子的内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孩子会常常感到孤独、忧虑、自卑、失望,情绪会更加低沉。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小小年纪就上网吧,上歌厅,谈恋爱,成绩下降,不听劝告。这样的孩子同时很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单亲家长不要把个人的情绪附加到孩子身上,要用双手为他们撑起那片破碎的天空,要学会坚强,自己坚强的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坚强,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孩子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孩子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四、爱的“鼓励”

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多半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健全完整的,因为不能跟爸爸妈妈同时生活在一起,对于这些脆弱的孩子而言,他们容易嫉妒、多疑、敏感。某调查中,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对比,具有较强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前者比后者高约3%。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潜意识里还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我们班有一个男孩父母离异了,原本活泼开朗的他变得少言寡语。有一次和同学打架脸都被抓破了,只因同学望着他笑,还说了什么。可当我打电话想让他的家长来学校一趟的时候,他的父亲却说在打工,奶奶有病在床,爷爷在地里干活。还说:“没事,破就破了吧。没人有空去,老师您给处理一下吧。”望着眼前的孩子,看着孩子脸上的伤,我不想有半句的责备。给他贴上创可贴,告诉他,以后有事找老师。孩子的心是多么的脆弱,家长们要多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赞美孩子的进步,放大孩子的优点,让他知道你是多么的在乎他,让他知道你是多么的关心他,让他知道他并不比人差,让他挺起胸膛,勇敢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是心的港湾,是亲情的所在。家可以给你温暖,可以给你安慰。在家庭遭遇不幸变故后,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这些孩子,帮助这些孩子,给他们心灵上的安抚,给他们生活的力量,让他们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幸福一生。

(责任编辑:方洁)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单亲家庭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的个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