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美发展史看中国厢式车未来

2018-09-04 07:23纪鹏飞整理
专用汽车 2018年8期
关键词:厢式铝板立柱

本刊记者 纪鹏飞整理

欧美专用汽车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句话在厢式车领域或许是恰当的表述。封闭式厢式运输车的出现,是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变革。从裸露运输到封闭运输的转变,标志着世界公路运输业开始步入现代、文明的时代。

与国内相比,欧美厢式车技术成熟,产品成系列化、标准化,并向纵深发展,目前是国内专用汽车企业争先模仿的对象。在2018厢式车技术研讨会上,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宋延文从欧美挂车发展史回顾,解读了今后我国厢式车发展的方向,引起众多与会者的共鸣。

美国厢式车:材料推动车辆进步

美国最早的挂车雏形起源于马车(见图1)。1835年美国人Daniel M. Sechler开始致力于研究马车,1879年他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用马驱动的车辆公司。在Daniel M. Sechler的影响下,美国挂车发展迅速,1915年经过数月路试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车驱动的挂车,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台厢式挂车的诞生(见图2)。1919年,The Trailmobile Company发明了牵引座(见图3),挂车开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宋延文透露,美国的厢式车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基本上随着材料的发展而发展:上世纪20年代美国厢式挂车产品以钢板为主(见图4),30年代出现钢板、不锈钢板材料的厢式挂车(见图5),40年代铝波板和不锈钢板+立柱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厢式车的种类(见图6)。50年代轻量化的理念融入厢式车设计中,厢式挂车以铝波板厢体和铝板+立柱为主(见图7),70年代后内衬板开始在厢式车中出现,铝板+立柱+内衬板成为主流(见图8)。八九十年代后,随着轻量化技术的成熟,薄铝板+立柱+内衬板结构进一步降低车体自重(见图9、10)。2000年随着钢塑复合板的研发成功,钢塑复合版厢式车逐渐占据美国市场主流,市场份额占据80%以上,同时,采用LV-O独立悬挂系统的大容积厢式车不断涌现(见图1 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厢式车产品技术发展伴随着厢体材料技术不断进步而创新。”宋延文表示,厢体材料从钢板、不锈钢板发展到铝波板、厚铝板、铝板+立柱,再发展到薄铝板+立柱+内衬板,2000年后的应用钢塑复合板,都是厢体材料推动了车辆进步(见图12、13)。从美国厢式车的发展史来看,有着两大明显的特点:一是无纵梁厢体承载技术是美国厢式挂车的主流技术,从发明厢式挂车一直应用到现在;二是轻量化技术始终贯穿厢式挂车的发展。空气动力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厢式半挂车的侧面、前端墙、车厢底部导流和后部扰流装置(见图14)。加弗里尼亚已经办法法律要求所有厢式半挂车必须安装这些装置。

欧洲厢式车:帘布使用娴熟

与美国相比,欧洲厢式车的发展史稍微晚一点。1896年戴姆勒发明了一台1.5t时速15km/h靠机械带动的汽车(见图15),推动了欧洲挂车的发展,1920年欧洲第一台半挂车在德国诞生。1935年Schmitz发明欧洲第一台全挂车(见图1 6)。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欧洲厢式车的发展历程相对比较简单,不过另有特色。欧洲厢式车最典型的特点是帘布的使用,从诞生之日至今一直在使用,而且使用非常娴熟。上世纪50年代欧洲厢式车以钢栏板+帆布为主(见图17),70年代逐渐轻量化以铝栏板+帆布为主(见图18)。1969年Edscha发明了滑动顶更加方便货物装卸,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见图19)。进入七八十年代后栏板挂车、仓栅挂车+帆布已经成为欧洲道路运输的主流运输方式(见图20)。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侧帘半挂车在欧洲发展迅速,货物的装卸和固定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固定货物的不同,侧帘车形态各异。这个阶段的侧帘布可以滑动到两侧,左右同时上货,滑动顶可以开启,装载大件货物,固货物装置齐全,货物和整车均安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进入2000年后,侧帘车固定和装卸方式进一步丰富,诞生了侧面设计滑动立柱、挡货栏杆、内部拉环、左右挡货横杆等(见图21),与此同时,紧跟美国厢式车发展的步伐,复合材料厢式半挂车也在欧洲逐渐兴起(见图22)。

宋延文透露,欧洲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栏板挂车+帆布的形式开展公路物流运输,开启厢式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阶段。挂车栏板材料从钢板发展到铝合金材料,70年代后期诞生侧帘半挂车及相关配套技术。目前欧洲的冷藏车发泡技术在全球领先,环保理念先进。从欧美厢式车的发展史来看,轻量化是两者共同的特点,值得国内学习。

图22

中国厢式车:侧帘车和厢式车前景光明

欧美等发达国家厢式车已占到货运汽车总量的90%以上。厢式车之所以得到迅速的推广、普及,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发达的公路运输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与裸露运输相比,厢式车避免了刮风下雨等气候变化对货物的损伤,可减少货物运输中被盗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另外厢式车是按统一的系列标准设计制造,控制车辆超载,从而保障不会对道路和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产生破坏。随着各行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货主对货物运输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

目前国内干线运输主要以仓柵(见图23)、栏板(见图24)、17.5m低平板和45英尺集装箱半挂车+非标集装箱为主,超载超限问题普遍,运输效率低下。

图23

图26

随着近些年国家治超力度的加快,以及标准法规的不断健全,国家在政策和标准层面推动厢式车替代仓栅栏板半挂车。宋延文表示,从GB 1589-2016限制仓栅、栏板类车型的外廓尺寸,到GB7258-2017增加仓栅、栏板类车型的配置,贯穿始终的是国家要限制此类车型发展的意图。在GB 1589-2016中限制了平板、栏板、仓柵半挂车的长度尺寸,该类车型列入淘汰产品系列,厢式半挂车等半挂车长度限值放宽至13.75m,鼓励其发展。GB 7258-2017对栏板、仓栅半挂车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三轴栏板式和仓栅式半挂车增配盘式制动器、空气悬挂,会使这两种目前主流车型成本上增加4.5万元左右。对仓栅、栏板类车型的限制,有利于封闭式厢式半挂车(见图25)、侧帘式运输半挂车(见图26)等车型承接仓栅、栏板车型的运输需求,从而得以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加快推进铁路货物集装化、零散货物快运化运输。组织开展厢式半挂车、水陆滚装多式联运试点示范,积极推广江海中转联运、江海直达运输模式,有序发展铁路驮背运输、“卡车航班”空陆联运等组织模式,将大大提升集装箱、厢式半挂车等标准化货运车辆和模块化汽车列车(见图27)在国内的发展。

“托盘化运输、无纵梁结构、复合材料这是中国厢式半挂车的发展方向。”宋延文认为,厢式半挂属于标准化、模块化的车辆,易于组合成双挂或多挂列车。借鉴欧美厢式车发展经验,未来厢式车材料将出现多元化:高强度钢板、铝板、侧帘布、复合板(钢木复合板、FRP+复合木板、钢塑复合板、塑料蜂窝板)等百花齐放,13.75m厢式半挂车和8.6m中置轴半挂车在治超加严下或将成为干线运输主流。

图27

猜你喜欢
厢式铝板立柱
风荷载下铝板幕墙的全实体有限元数值模拟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立柱挠度影响因素试验分析及其仿真
正式发布“中集灯塔”品牌,国内厢式半挂车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基于蓄能器的液压支架立柱冲击试验过程数学建模
锌系磷化应对钢铝混合车身要求浅析
“嘟嘟车”,再见
2018年厢式专用车市场回顾及2019年一季度市场分析
五台山掠影
建筑幕墙面板不平整的分析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