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复脉颗粒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8-09-07 02:40钱轶华钱卫东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复脉症候气虚

钱轶华 钱卫东(通讯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江苏 常州 21316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常合并较高的猝死发生率,治疗预后不佳。由于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推广和实施,特别是PCI等技术的广泛开展,使得冠心病的病死率逐年下降,但是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并未下降[1],在我国,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进展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发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长期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本文中笔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方通络复脉颗粒剂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选自2016年8月—2018年3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入选42例,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2例,年龄52岁~78岁,男12例,女10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9岁~76岁。其中基础疾病:高血压病26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糖尿病10例、脑梗塞2例、肾功能不全2例、肝损害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基础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遵照《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1)患者存在典型的心绞痛(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样、紧缩、憋闷或烧灼感,持续2~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3~5分钟内缓解)。(2)以往可因劳累、运动、饱餐、寒冷、情绪激动等诱发,近期静息下或少于以往活动量即发作。(3)胸痛时间延长,程度加重,发作频率增加[2]。

中医诊断标准遵照《中医内科学》中气虚血瘀标准,症见胸闷胸痛、痛有定处、重者痛引肩背,可因情志不逐或劳累加重,舌质紫暗,脉涩[3]。

1.3 排除标准

排除(1)急性心肌梗死及冠脉严重狭窄需冠脉搭桥或介入治疗;(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严重心衰(心功能Ⅳ级者);(4)病窦综合征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行起搏器植入;(5)严重贫血或严重活动性出血;(6)恶性肿瘤患者。

1.4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正规抗心绞痛治疗,包括ACEI(或ARB)、倍他乐克、波立维(或泰嘉)、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安卓(或速碧林)等药物。并发恶性心律失常者给予胺典酮抗心律失常治疗[4]。治疗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通络复脉颗粒,药物组成:炒赤芍10g、燀桃仁10g、红花6g、丹参10g、郁金10g、醋延胡索10g、降香6g、醋香附10g、黄芪10g、党参10g(中药颗粒剂由江阴市天江药业公司生产),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一月后治疗疗程结束。

1.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国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和《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6]评定疗效。

显效:症状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发作次数减少,但未达50%以上。

中医症候定量标准:将心胸疼痛、痛有定处、重者痛引肩背、伴有胸闷,可因情志不逐或劳累加重,舌质紫暗,脉涩或脉结代等症状舌脉分为4个等级,分别计为1、2、3、4分,其中较轻的临床症状、偶尔出现的症状及好转的舌脉为1分,时轻时重症状,间断出现为2分,症状明显,经常出现,不影响工作生活为3分,症状明显,经常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生活及没有变化的舌脉为4分。(1)显效:症候消失或治疗后症候积分减少>70%;(2)有效:治疗后症候积分减少50~69%;(3)无效:治疗后症候积分减少<50%[6]。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临床数据,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显效占18例,有效占2例,总有效率为90.9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改善比较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P<0.05)。

表2 两组中医症候改善比较

3.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因其冠脉斑块不稳定及破裂随时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属内科疾病中危重症之一,多因心气心阳疲惫,鼓动血脉无力,血行瘀滞日久,瘀血不去心血不生,心气痹阻,心阳不振,面色唇舌指甲常青紫,甚则喘促大汗致脱,进而导致亡阳亡阴的危重症。其中常见证候要素有血瘀、气虚、阴虚等;常见证候要素中双因素组合常见于气虚+血瘀(49.32%)、气虚+阴虚(41.7%)等[7],其中以气虚血瘀为最常见组合。另《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中亦证实:冠心病血瘀者症候积分与冠脉造影相关性分析,二者密切相关;冠脉CTA亦显示冠脉病变越多,狭窄越重,血瘀证积分越大,血瘀证越重[8]。故本文中选取冠心病中最常见之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临床治疗首选。

另现代中医药理证实:通络复脉类药物具有抗凝及扩张冠脉疗效,理气类药物具有抗凝抗血栓疗效,此类药物疗效显著,应用广泛。近年来掌握较多研究成果的有丹参、赤芍、川芎等,黄芪、党参等亦有抗凝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9]。结合上述本文治疗胸中血府血瘀选取炒赤芍、燀桃仁、红花、丹参等活血通络合营复脉,郁金、降香理气止痛,醋延胡索、醋香附行气解郁和血疏肝,黄芪、党参益气养阴,诸药合用故活血化瘀而不伤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气。研究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西药正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通络复脉颗粒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

猜你喜欢
复脉症候气虚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