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8-09-07 02:40刘洁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评量初产妇产后

刘洁

(成都锦欣妇产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17)

妊娠分娩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因其属于家庭的重大事件,对产妇自身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1]。同时由于初产妇没有生产经验,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2],危害产妇健康[3]。因此本研究以24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3月—2017年9月间来我院生产的24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1例产妇,其中观察组年龄20~37岁;对照组产妇年龄21~38岁。所有产妇均有良好的理解及表达能力,排除其他严重并发症、精神及认知障碍,死产及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疾病产妇。

1.2 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于观察组产妇则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理变化。对每位产妇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帮助其尽快熟悉医院,增加其安全感。待产妇进入产房后责任护士需要及时与其沟通,使其够配合生产。并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帮助产妇进行产后情绪调节,并积极解答产妇的相关疑问,促进产妇尽快恢复平稳健康的心理,定期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对产妇的日常生活、饮食以及喂养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

1.3 评价指标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初产妇的心理状况、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心理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护理干预前后两组产妇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对照组评分的改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

2.2 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121例产妇中未发生抑郁产妇98例,轻度抑郁产妇11例,中度7例,重度抑郁5例,产后抑郁总发病率19.00%;观察组121例产妇中未发生抑郁产妇111例,轻度抑郁6例,中度抑3例,重度抑郁1例,产后抑郁总发生率为8.26%。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30,P=0.023)。

3.讨论

女性由妊娠到分娩过程中,体内激素水平会出现剧烈的变化,同时由于初产妇缺少分娩经验,因此非常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4]。相关的文献统计显示,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约为10%~30%,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5]。本研究通过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中予以积极的心理指导和干预,同时帮助产妇调整情绪,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保持平稳、愉悦的心情,从而有利于产后的恢复。本研究对242例初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初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产后负面情绪,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评量初产妇产后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